听王教授《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专题讲座有感
听王教授《言语识字,读写萌发》专题讲座有感
听王教授《言语识字,读写萌发》专题讲座,受益匪浅。“言语识字,读写萌发”说起来很生疏,其实很简单,很普通。就是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言语”和“识字”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学生的口语识记汉字。这就把教师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学生已有的口语资源上,启发教师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越过口头言语与书面语言之间好鸿沟。
“言语识字”实际上类似于“语文”(口头语和文字组合在一起,表明它们是密切相关的)。“五四”前后,有“文言文”、“白话文”之说,其中均包含着“文”、“言”或者“话”和“文”。这就说明,“言语识字”教学法不仅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也遵从了历代前贤对汉语、汉字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识字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问题。“言语识字,东西萌发”之所以“至简”,是因为它揭示了汉语与汉字之间关系的本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符合汉字的识记、学习规律,给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找到了一个他们自己早已拥有的梯子。因此,学生比老师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的方式,他们在课堂是一反常态的积极、主动和按捺不住。其实,只要老师们排除急躁、浮躁的心态,把心静下来,认真学习、理解有关“言语识字,读写萌发”的文字材料,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暂不说“语文教学经验”,因为,对“言语识字,读写萌发”来说,“经验”有可能是个魔障。因为,它关注的首先是学生的言语生命的成长,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精神的涵养,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学生思想品德的修行,而不是首先死盯着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基本把握“言语识字,读写萌发”的要点,并且能够尝试着上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汉字必须依存于汉语。汉字必须以自己的字形关联了语音、语义才能称为文字,才有价值。完整的识字过程是把汉字的形体和词语的音义全面联系起来,也就是把口语词转化为书面语词的过程。”也就是说,所学生字必须与是学生的词汇系统发生关联(比如组词、造句),才能表明他已经懂得了这个生字的意义,这个生字才能够成为“已经认识的字”。
学生用生字“组词”,看似简单,实际上在大脑中是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接受信息、调动词汇、选择词汇、表达信息的过程。把生字字形的识记纳入到学生已经拥有的汉语语汇当中,相当于帮助学生给已学的生字在自己庞大的语汇中找到了每个生字的坐标,因此,通过组词可以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很方便,很容易,很快捷。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