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峰的日志

王新峰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重视策略意识的渗透

王新峰
更新于: 2017年4月2日 09:23

重视策略意识的渗透

我们正在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逐步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转化。我们认为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的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这一意识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对小学生来说,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比较常用,倒推、替换和假设的应用相对较少,而转化可以说是应用于整个数学学习中。当学习了某个策略以后,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运用策略的意识,这个引导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才会进一步加强,运用策略的能力才会增强。

一支好箭,拿在手中反复把玩,只呼曰 “好箭”,不把它射出去,永远只是玩物,而不是一件好武器。同样的,学生学习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经常使用它,并把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才是有用的策略。教师要随时提醒学和使用它,而不必拘泥于教材是否提倡这种策略。比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材注重使用列举法,分别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然后再找出两数的公倍数,再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在学习通分这部分知识时,教材却使用另一种方法。其它我们同样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列举的方法,例如,求 EQ \F(3,4)和 EQ \F(2,5)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可以把 EQ \F(3,4)的分母和分子分别扩大2倍、3倍、4倍……,列举出同样大小的分数;然后把 EQ \F(2,5)的分母和分子分别扩大2倍、3倍、4倍……,列举出同样大小的分数。再在其中找出两者中分母相同的一些,其实这就是通分,而教材却没有使用它。于是“求最小公倍数”和“通分”使用相同的列举法策略,学生可以很容易感悟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时再引导学生得出,通分就是把分母化为两个分数的公倍数(不仅是最小公倍数)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于是自然地把“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迁移到“通分”中来,实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