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珍的日志

张立珍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普罗米修斯》说课材料

张立珍
分类: 精品教学设计
更新于: 2017年4月9日 18:3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故事长廊”

31课《普罗米修斯》说课材料

唐山市五里屯小学  张立珍

   依据小学语文国培线下活动“六流程十五关注点”(详见学员研修手册13、14两页)的备课要求,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31课《普罗米修斯》说课如下:

第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关于阅读教学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这节课我将着重完成前五方面的要求。

2、     教材结构。

单元导语部分点明本组专题为“故事长廊”,提出学习要求:感受故事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练习复述;并提出学习希望:搜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课例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精读和略读各两篇。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口语交际”部分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习作”安排的是不同

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我的发现”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日日月累”歇后语、“趣味语文”趣联巧对。这些语文活动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编者意图及蕴含的科学思想、文化蕴涵。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理解与感悟。

第二、学情分析。

思维特点: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因此,中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充分考虑机械识记法和意义识记法的交叉渗透性,直观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性。

预备知识、生活经验:故事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因此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读故事,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古希腊神话不是十分了解,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古希腊神话,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有所了解。

第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学生基本学情、本单元导读提示及本课课后习题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具体叙写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能抓住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情境导思,激发兴趣;问题导学,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尝试应用。

2、运用朗读法、归纳法,讨论交流法,训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树立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念。

重点、难点:

1、在反复阅读中,抓住相关词、句、段揣摩,感悟人物精神,体会人物心情。

2、复述故事。

第四,教学流程。

1、情境导思,激发兴趣;

图片展示,猜一猜:我国的神话传说。最后落脚在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故事。师过渡语:其实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也有一个神,相传他不仅创造了人,同时还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交给人类知识和技能,他就是——普罗米修斯。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他的故事,认识这位伟大的神。(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问题导学,任务驱动;

读通内容:字词正音。出示和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有关的词语,以及容易读错的词语,

纠正字音,以轮流读、指读和领读形式开展。

    具体内容如下:喷射  火焰  驱赶  领袖  惩罚  吩咐  敬佩 饶恕 违抗  押到   锁在   狠心  双膝   啄食  肝脏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挽弓搭箭

把握情节: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朗读或者默读);跳读找出正义和邪恶的代表,再读理清人物关系,用文中词语或自己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为练习复述课文做准备,活动方式:全班讨论填写思维导图之后,以同桌互相说一说的形式练习复述课文。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主要是感受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人格魅力。

走近人物采用的方式方法:精读课文,学习写法;研读品味,深层感悟

(1)    说一说,普罗米修斯取火种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省略号的作用?你从

中感受到他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板书:正义、善良)

(2)    师: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

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结合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最严厉的惩罚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3)火神:如何劝告?普鲁米修斯怎样回答?思考:火神为什么敬佩普罗米修斯?

①指名分角色读4、5自然段。注意动作、神态(指导朗读课文)。

②句式比较:男女生分读,分别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板书:正义坚定的信念、勇敢。)

第一组:A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

B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第二组:A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正义感十足)

B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不会承认错误,不会归还火种。

③师:普罗米修斯不仅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幻灯片:指名读6、7两段)为什么说痛苦没有尽头?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哪个词同样让你感到普罗米修斯的痛苦没有尽头?(一直)

从这两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勇敢、无畏)

④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正是这份勇敢与无畏,才使他(指名接读)

面对沉重的铁链,他坚定地说;面对悬崖峭壁,他还是说;面对雷风暴雨,他呐喊道;面对鹫鹰的啄食,他愤怒地吼道;(全体)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仍有一个信念: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4)师:普罗米修斯如何获救?

指名读最后一段。

(5)通过阅读整个故事,其他人物:宙斯、火神、赫拉克勒斯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先在书中批注,再全体交流。

4、拓展延伸,尝试应用。

(1)明晰道理:正义者和邪恶者分别有怎样的下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明晰道理    战胜)

(2)    读写结合:普罗米修斯获取了自由,他的精神也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间,就让我们

用一首小诗、几句话、或是一个词语来赞美他吧,想一想,动笔写下来。

(3)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送给普罗米修斯的一首赞歌。

配乐朗诵:普罗米修斯赞歌

(4)布置作业:

1、把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讲给家人或附近的孩子听(进一步练习复述);

2、用本文学到的方法,阅读你搜集的故事,让我们的“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教材处理及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我将此理念 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情境导思、问题引领,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重点词语感悟,放手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环节的把握:读通内容,解决字词,纠正字音;问题导学,任务驱动:依据思维导图,练习复述故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学习写法;研读品味,深层感悟;抓住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拓展延伸,尝试运用。 总结归纳学习方法:读通内容——把握情节——走近人物——明晰道理,在课外阅读中延伸与应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总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六,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多媒体画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音乐和画面的听觉、视觉冲击效果,能够使学生保持兴奋地学习状态,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信息技术的介入对思维的引领作用,也拓展了课堂的学习的空间。课下作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课各类故事阅读,也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总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为教学活动添砖加瓦。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