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平的日志

马世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 误区与思考

马世平
更新于: 2017年4月20日 10:51

一、新课程背景下思品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1.滥用多媒体

好多老师为了追时髦,滥用多媒体。多媒体代替了教,代替了老师必要的讲解,代替了板书。由于多媒体容量大,占用时间长,甚至没有时间让学生理解课文。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满堂讲”变为现在的“满堂放”.

2.教师配角化。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有些老师就变“教”为“不教”。任由学生讨论,教师闭口不言。美其名曰“发挥学生的个性”。如有些老师在教初一思品第8课《走自立自强之路》时,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他是这样做的:先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每组代表到台前轮流发言。整堂课堂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教学气氛活跃,而这位老师只是来回走动,没有对任何问题进行指导。由于整个课堂缺乏老师的的正确引导,学生如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分组学习模式化。不论任何课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分组,已造成一种热闹的场面。如简单问题就不必要讨论,更适合自主学习。

二、新课程背景下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思考

(一)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1、更新观念,改变师生角色    教师不是权威,主宰者,学生是客体,不是附庸者顺从者。而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是朋友。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能愉快的学习。

2、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性的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景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初一思品第6课《我爱我师》一课,我们就做到了传统教学方和新的教学法结合,新教学法自主教学方法和探究教学法的结合。教学中有讲解法。对生字采取自主学习法,疑难问题采取探究法。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开头放了=====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所谓用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理念。它的特点是: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更多的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教师要有反思意识,不断反思教学行为。过去老师只管教完就没事了,不注重过程,学生听没听,听了多少,从不考虑,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说话者有之,睡觉者有之,听mp3者有之。现在就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时间的分配,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知识。容易的问题用的时间短些,难一些的问题用的时间长些。不搞一刀切。

在教学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点拨;在教学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二)针对学生的学采取的措施

1、要备学生(结合学生实际)     我们要做到了解学生知识背景和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如学生学习超前了,而且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按备课本的重难点进行,就会这些学生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还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原则(学是核心,教为了学,教服务于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解惑者和合作伙伴,是服务员,是裁判员。当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们要“淡定”。不要按捺不住,替学生答题。当学生讨论问题偏离方向时,我们要及时纠正;当学生有问题争论不下时,我们要及时裁定。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走入为改而改的误区,把课改落到实处。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不做样子,不搞花架子。让政治课不但成为知识的传承课,而且还是艺术的享受课。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周丽侠
    新课程背景下思品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总结的很好,也是目前我们教学中的实际现状。
    2017-05-16 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