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的日志

李亚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论语》学做人

李亚平
更新于: 2017年5月3日 09:25

                                     读《论语》学做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论语》博大精深,它以不灭的光辉普照着人类向至善发展,带着这种高山仰止般的情怀,本学期我又走进《论语》,与学生一起品读先哲智慧,倾听心灵的声音。
一、反省自我
儒家倡导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的真正的勇敢。孟子曾说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所谓大勇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勇敢。君子的这种自我反省的勇气始自于人格与内心。提升了自我修养,内心完满、富足,而后才能表现出来一种自我反省的勇气。
古人说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敢于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甚至错误,敢于作自我批评,并坚决地把它改正,这更是勇敢。一个人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能够在自己犯错时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在错过过太阳之后,仍能看到美丽的星星,才永远不会给自己留遗憾。
有句话说的好:凡事怪别人,路越走越窄;凡事怪自己,路越走越宽。读了《论语》对这句话的领悟更透彻了。遇事不回避,不逃避,不企图扭曲事实,善于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一步步向成功靠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生的前进永无止境。
  、把握分寸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你用自己的仁德和宽厚对待不值得的人和事是一种生命的浪费。珍惜生命,发挥最大的生命价值。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做的多,是君子之耻。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
首先,慎言。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凡事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哪怕是有把握的话也要谨慎地说,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不要疾言厉色,要让别人易于接受,不能好心做坏事。就是在你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话说七分留三分,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为自己以后铺好路。哪怕是别人对不起你,你也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待人,宽容别人就是厚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那么行为中就会少一些后悔的经验,成功也就在其中了。 
其次,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强调的是个人的内在修养,修养高深的人,内心才会淡定,从容,善于听从内心的声音。为了实现理想,谨慎地选择一种适度的,毫不张扬的方式。
当步入社会,能以一颗淡定之心,笑看尘世,不迷失自我,找准自己的角色,勇于担当,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与朋友相处,不会太过苛求,能用一颗宽容和理解之心待人,与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无需把朋友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无需事事关心,时时关心。给别人造成压力,让别人感到压抑,这反而成了罪过。在朋友烦躁时给他留下一定的个人空间,在朋友需要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正是君子之交。
当与领导相处,能以一颗敬重之心和自重之心做人做事。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在背后谈论领导的是非,看到无才无德的人受到重用,不抱怨不喊冤,更不溜须拍马。坚持自己的原则,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时间证明一切。
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留点想象的空间,让自己内心充满美好的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三、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要养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多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从自己内心出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消除了水患,最终给社会带来了安宁,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倘若以邻为壑,历史上不会有个贤人大禹。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尊重别人,爱护别人,一个人才会被别人尊重,爱护。推己及人,互相帮助,一个团体才能和谐进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一个社会才能和谐文明。
、人生戒斗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里的是指与人争斗,人被自己的方刚的血气所迷惑的时候,容易与人斗勇、斗气。人被自己的聪明所迷惑的时候,容易与人争论。无论何时何地与何人争斗,总会伤人伤己,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孔子提醒,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跟别人争斗。
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人生壮年以后就走下坡路,所謂好花看到半开时,做事就在这个時候,过了这个时候就很难有大成就。历史上很少有廉颇﹑黄忠之类的老有所为者。当想要与人斗狠时,要想想不好就在眼前。《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唯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什么意思?有一点,人的度量是非常重要的,你把什么事情都思考清楚、看开,你的度量自然就大。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这也要靠长期不断的学习和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在戒之在斗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吧。不战而胜,不争而得这样的结果需要更多的处事技巧。
读《论语》寻找内心的安宁和智慧,做一个胸怀坦荡的智者。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李忠平
    我和孩子一起学,很好!!
    2017-05-03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