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我赠你一个名字——一字立骨法,好么?

陈晓东
分类: 教学回眸
更新于: 2017年5月16日 12:44

我赠你一个名字——“一字立骨法”,好么?

 

“一字立骨”本是古人一种写作技法,晋代陆机提出了这种思想,明代金圣叹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而到了清代李扶九终于为它定名——“一字立骨”。

 

古人在运用这种方法创作时,就是由一个字生发、延展开去,借助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层层剖析,最后又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发挥了一字之帅,总揽全局的艺术作用。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而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思想,使立意显得更为明确、凝练而深刻,从而使文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既然“一字立骨”可以很好地构思文本,那么对于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而言,只需要对“一字立骨”进行逆推,我们就可以把古人的文章创作技法“一字立骨”推陈出新,让古人的“一字立骨”由文章创作技法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手中的文本解读的一把金钥匙。

 

名正方能言顺。那我们给这种使用“一字立骨”文本解读的方法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或有意或无意地对“一字立骨”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王琴老师在《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期)一文中,把这种文本解读方法命名为“一字解文”法,并举了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例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内容如春风,让人耳目一新。可是“一字解文”这名字通俗是通俗了,但是我感觉生动性差了很多。

 

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跟“一字立骨”有些类似,他针对语文课堂碎问碎答的现状提出“板块”化教学法,在每一个板块之内都设计一个的主问题,围绕主问题组织语文活动,整个课堂条理分明。但是余老的主问题更侧重于问题的提出和设置,而不侧重于全篇都围绕关键字词展开。

 

特级老师王君在解读文本时,提出了“关键词咀嚼法”。这种文本解读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聚焦,围绕一个词不断地锻打。在他的经典课例《老王》中,她在解读老王和杨绛时选择“活命”为关键词,思考之深让人简直叹为观止。王君老师的关键词咀嚼法的运用更多地侧重课堂的某一个环节。那对于用一个字解读全篇文章方法,用什么名称更为恰切呢?

 

我把这种运用一个字撑起全篇骨架的文本解读方法以及在这种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法命名为:“一字立骨法”。

 

这种方法我于2017423日在北京全国名师大讲堂应邀讲授《故乡》一课时,第一次明确提出。

 

之所以命名为“一字立骨法”,是因为这个名称极为生动形象地揭示出这一个字在整个文本解读中和具体课堂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揭示了这种方法的实质,而且也体现了对陆机、金圣叹、李扶九的一字立骨文章创作方法的继承发展,推陈出新。

 

此“一字立骨法”已经不再是清代李扶九提出的文学创作的方法——一字立骨,而是我们语文老师所特有的用来文本解读和课堂实践的教学法。它已经被赋予了我们新时代的内涵。

 

前一篇文章和这篇文章我们分别探讨了一字立骨法的前世和命名,那我的“一字立骨法”的想法究竟如何萌芽的?又是如何长大的?

 

敬请期待明天第265季《今生有约——一字立骨法》。

 

参考文献:

1.       王琴《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9期

2.       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

3.       王君《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