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有约——一字立骨法
今生有约——一字立骨法
这世间,一切的相遇都是缘分,真的。这也包括现在的你,恰巧正在看我这篇文章。我的文字虽然浅薄了些,但彼此遇见了,这也是一种缘。
我相信,只要坚持行走,一定会遇见不同的人,一定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说到我与“一字立骨法”结缘,要感恩有两位我生命中的贵人。
一为军梅。
初遇军梅时,她的身份是区教研员。原来如蔓草一样生长的我第一次遇到了园丁,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算结束了我的瞎生长状态。然而,我的青春已经被浪掷了15年!
2011年,为了讲好和天津普育中学的同题异构课——《斑羚飞度》,我九次试讲,九次磨课,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自己,反复尝试错误,反复修改,几乎全靠军梅的指点,最后确立了以探究镰刀头羊的品质为主问题,在天津普育中学名师大讲堂上完这一课,下了课,学生竟然舍不得离开。那个时候的我才真真切切地懂得了语文课的成功在于心中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语文老师的幸福只能来自语文课堂!这种幸福感整整持续了一个月。这堂课可以作为我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研究语文的一个标志。
2013年,在军梅的指导下,我又参加了全市的说课讲课比赛,我选择的课文时《秋天的怀念》。为了准备这一课,我读这篇课文达到了几百遍,全文能够脱口而出。在军梅和侯明红的帮助下,最后我选定了“好好活”为关键词,贯穿全文。比赛在友谊中学进行,我获得了全市一等奖。但是我心中还是有一种遗憾,因为我讲得不尽兴,不尽情,我感觉自己没能把学生全部调动来,我还有遗憾。
2013年,我又参加了是电教馆组织的全市比赛课,我选择的是《安塞腰鼓》,在军梅的指导下我采用了问题驱动式——如何来描写雄伟豪壮的场面?整堂课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这样整篇文章就有了抓手。为了准备这堂课这堂课得到了市电教馆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市二等奖。
通过这几次大型比赛课的磨练,我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字立骨法”的概念,但是心中隐隐地有了一种追求,那就是一堂课我要用一条线,或者一个问题,作为全篇文章的魂,这样这一堂课就有了生命。
一为王君。
2014年,我负责全区的国培。也不知怎么那么巧,那一天我突然在省培页面上发现了一段王君老师的简介,并推荐所有参加培训的人阅读王君的作品。
这王君是何许人也?怎么这么厉害?
带了好奇,我开始在网上查找王君。结果一下子就走进了王君的新浪博客。我彻底沦陷了。那一夜,我从暮色西沉一直看到夜半更深又看到第二天东方发白,王君的文字竟让我一夜无眠。居然有人可以这样!居然有人可以把语文上到这样的程度!以我有限的认知看来,这样的人简直不是人,而是神了!
于是我着了魔似的买来了能买到的王君所有的书,于是开始字斟句酌地读王君的每一本书,甚至不放过每一个标点。多少次叹为观止,多少次热泪盈眶。王君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因为她的文字中有一颗心啊!
她的关键词咀嚼法给了我无穷的灵感,她的《老王》一课的文本解读,全篇围绕“活命”展开,有老王的活命到杨绛的活命,再到老王和杨绛彼此的活命。这一课,已经被王君演绎成了中学语文课堂的经典,有着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她的《散步》一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我们”“田野”“散步”三个关键词展开,一堂课我们就那么慢慢地、稳稳地跟着王君老师在语文课课堂上散步,看到了那明媚的春光中那美丽的菜花、桑树和鱼塘。
王君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魂,或者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种思想。如果说,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一字立骨法”解读文本,正是受了王君老师最直接的影响。
一切美好的遇见早已经埋好了伏笔。
在2015年10月,清华大学百年诞辰那一天,我有幸拜王君老师为师。直到这个时候,直到我在语文的路上行走了22年的时候,我才开始见到语文更宽广的天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可是我却当了那么多年的井底之蛙而浑然不觉。
如今,我拜王君老师两年,可是我似乎感觉到这两年的行走我相当于以前我浑浑噩噩十年!
2015年五月我跟语文湿地的伙伴们一起到山西晋城,我和王君老师、司艳平老师同课异构《变色龙》,我花了将近一个月准备这堂课,直到讲课的前一天我还在修改,还在思索。最后我确定了我的教学主线:
赫留金是个受害者。——赫留金是个受害者?——赫留金是个受害者!
这一堂课我上得风生水起,学生上得津津有味。
回来的路上,王君师傅对我这个徒弟赞不绝口。而受了赞扬的我灵感好像被空前激发,回到家中,自己设计文本的热情依然高涨。我接连围绕“横”完成了《故乡》的教学设计,围绕“好”字完成了《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均得到了师父的认可和赞赏。
就是从设计《变色龙》开始,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在教学设计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一字立骨”,并苦苦寻觅用一个字(词)撑起整篇文章。
2016年自己有幸听了师傅的经典课例《看云识天气》《紫藤萝瀑布》《风雨》,自己对一字立骨在课堂上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我忍不住重新设计了曾经获得了市一等奖的课例《秋天的怀念》,我利用王君师傅的文本特质理论,抓住了母亲的特质——苦,整篇文章围绕“苦”字展开,一字立骨,咬文嚼字,落脚点在“爱”上,最后用“苦苦地爱”打通了苦与爱之间的关系。我应邀带着这堂课去开滦第十中学送课,自己把学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效果很不错,终于弥补了我当年的遗憾。
2017年我又听了王君师傅讲《木兰诗》,她紧紧地抓住一个“我”字,这一堂课便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一堂课,真的把我上跪了,听到动情处,我好几次都不由得眼中含泪,关键词到了王君的课堂里真的如唐代名画家张僧繇的点睛之笔,一个词激活了一堂课!
2017年4月23日,自己和王君师傅被邀请上课,我准备上《故乡》一课,但是原来运用“横”进行一字立骨的构思还是感觉不顺畅。经过师傅的点拨,自己的教学设计终于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升华。就是在这堂课上,自己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字立骨法”,虽然由于功力不足,自己的课跟师傅的课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自己经过师傅点拨后的一字立骨法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交口称赞。
朋友军梅,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悉心指导我,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将我带上了幸福的语文研究之路,于是中年的我重新焕发青春。
王君师傅,让我见了天地,指导我读书写作,日理万机的师傅坚持阅读我每天在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而且在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师傅热情洋溢的鼓励,精要恰切的点拨。是师傅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晓东的“一字立骨法”如果真的能立得起来,那一定是你们还有那么多默默支持晓东的人增加了我生命的钙质!!
长按二维码关注“陈晓东讲更好的课做更好的人”让我们一起且歌且行。坚持真的不容易,您的阅读、分享、转发都是对晓东最大的鼓励,让我们一起把爱传递。
作者简介:
陈晓东,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税东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名师。2011年编著《中学生写作素材集锦》,新华社出版发行。在省级刊物《快乐作文》上与特级教师王君、司艳平共同撰写专栏“京冀晋写作三人聊”。在各类书籍、杂志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公开课多次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励。渴望“讲更好的课,做更好的人”,被评为2106年全区十大读书明星,唐山市读书活动先进个人。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