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妮的日志

田秀妮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古诗教学的方法

田秀妮
更新于: 2017年5月17日 20:59

       当我们确定了古诗教学的三个价值取向之后,接下去就是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下面,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三条基本的实践策略。

    第一,既然是诗性为重,那么它的基本策略就应该是“会心吟诵得其韵”。古诗教学基本的方法就是吟诵,当然现在讲吟诵,是现代汉语语境下的吟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吟诵了。或者说,对传统意义上的吟诵也要进行现代重构。

    第二,既然是意象为重,那么基本的教学策略就应是“诚心直观得其象”。所以我反复强调,古诗要“举象”,“举”就是打开,就是呈现,就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只有在举象、造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诗之三昧。

    第三,既然是共感为重,那么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应是“潜心涵泳得其意”。这个“意”,不是意思,不是意象,而是意象所承载着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理,是意蕴,是共感。

    

下面我们来讲第一条:“会心吟诵得其韵”。

    在古诗教学中,诵读、吟诵是对诗最大的保护。吟诵的整体性,吟诵的音乐性,吟诵和诗的直接晤面,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诗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当然吟诵得讲究方法,不是傻傻地吟诵,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吟诵得揉合到诗的整体意境中去。

第二,既然是意象为重,那么咱们就得:诚心直观得其象。
    诗一定要把象呈现出来,状难言之物要历历如在目前,这样孩子们通过形象,通过意象,通过印象,才能直抵诗歌三昧。
    我曾经执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引起很大轰动,我就讲讲当时怎么呈现意象。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身”,我说:“纳兰的身,身体的身,纳兰的身到过哪些地方?”这是举象。我一口气叫了八个孩子,前面叫一个,后面叫一个,中间叫一个……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纳兰的身在路上。”他答完我就让他站着。第二个孩子站起来说:“纳兰的身在向着山海关的路上。”方向有了,答对了,我也让他站着。第三个孩子:“纳兰的身已经在山海关了。”我发现,三个孩子的思路僵住了,没有象。我说:“你们再读读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看到什么啦?”两个逻辑重音,一个落在“山”,一个落在“水”上,聪明的孩子明白了:“哦,老师,我知道了,纳兰的身在山上。”怎样的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羊肠小道,布满了荆棘,山中还有豺狼虎豹出没其间。”这个“象”就出来了……
    好了,八个孩子发言完毕。八个孩子都站着不是?我就说了:“同学们,课堂里面站着八个孩子,八个孩子是八个点,八个点把它连在一块儿,你看到的是一条线,这条线就是纳兰的身经过的路线。他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的身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的身经过了荒郊野岭,而此刻他的身正在军营的帐篷里。想一想,如此征途,艰难吗?艰难。辛劳吗?辛劳。疲惫吗?疲惫。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

灯。”
    这是第一次举象,紧接着是第二次举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心”字。
    我说:“孩子们,那你们可知道,此时此刻,纳兰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在什么地方?” 我又一口气叫了六个孩子,“在哪儿?”“故乡。”“在哪儿?”“老家。”“用词中的话来说在哪儿?”“故园。”心系故园。假如到此为止,那还是在诗的门口徘徊,没有进去。因为到此为止,在孩子的心中,故园还只是两个符号,没有脉搏,没有温度,跟他的灵魂没有链接。
    真正的诗的教学从哪儿开始? 从下面一步。
    我用多媒体呈现画面:秋天,火红的落叶,正是秋色很浓的时候,正是思念亲人的时候,这位妇女在刺绣。一针一线,用的不是丝绸的“丝”,是相思的“思”。意境很美,然后我放了一段音乐——《琵琶语》,曲子充满着悠远的思念,情调出来了。这时候,我说:“如果有可能,如果有机会,你去纳兰的故园走一走,用你的心去看一看,你将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怎样的场景?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一个孩子这样写: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纳兰和孩子来到郊外放风筝。儿子在前面拉着线,纳兰在后面举着风筝。他们一边跑一边喊,风筝飞上了蓝天,跟着风筝一起飞向蓝天的,还有父子俩朗朗的笑声。
    我说:“孩子们,这就是故园啊!故园就是父子俩放飞的风筝,就是跟着风筝一起飞向蓝天的朗朗的笑声。”
    又有一个孩子写道: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纳兰一家人在月亮底下围坐着。他们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他们有说有笑,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说:“什么是故园?这就是故园!故园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其乐融融。”
    瞧,这是干什么?举象!把象举出来,放大了,呈现在每个孩子的眼前。象的叠加,象的连续呈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意境。孩子们融人这个意境以后,就能够和诗人心心相印。
    第三,共感:潜心涵泳得其意。
    我说的“意”不是“意思”,也不是“意象”,而是“意蕴”。“意蕴”是象背后的东西。“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最难把握、最难琢磨的还不是“象”,因为“象”是可以呈现的。还要再上升一个境界,那个境界叫什么呢?那个境界叫“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注定你只能远远地看她,所以诗写到最后,跟人对宇宙的了悟是差不多的。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一个“比”——“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叫千古一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再也没有人超越这千古一比。所以这个“比”后面的意蕴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这一比好在哪儿?
    第一,从神韵上看。一个字:宜。“水光潋滟晴方好”,西湖晴天的时候,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也是好,晴雨天都是好!这叫全天候的美。我们再看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不施粉黛,天生丽质,怎一个“美”字了得!后来到了吴王那里,那是整天打扮啊,那是“浓抹”,还是美啊!淡妆是美,浓抹是美,所以西施的美也是全天候的。这是从神韵上“比”出来的。
    第二,从气韵上看:水。两种美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但却有着气韵上的高度一致:她们都跟水有关系。西湖的美在水,杭州的文化,杭州的精髓,杭州的生命,就是一个字:水。中国找不出第二座城市同时具备水的五大形态——江、河、湖、海、溪,杭州都有!再来看西施,也和“水”有关。西施之美,叫沉鱼之美:她到江边去浣纱,鱼就围过来看她,一看,哎呀,怎么那么漂亮!鱼儿都羞得不好意思了,“唰”都沉到江底去了,这叫“沉鱼”。
    第三,从风韵上看,都是一个字:清。西湖之美,在它的清澈、清纯;西施之美也在她的清纯、清明。“欲把西湖比玉环”,行吗?不行,玉环太肥了;“欲把西湖比飞燕”,行吗?不行,飞燕太瘦了。比来比去,“欲把西湖比西子”最恰当。
    第四,从情韵上看,两者之美,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湖在哪儿啊?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西施在哪儿啊?江南。江南出美女!所以,两者都有江南文化所滋润所浸养下的那种特有的气质。
    第五,我们还可以从音韵上看,两种美的命名.第一个字都叫“西”:西湖,西施。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押韵。
    从神韵到气韵,到风韵,到情韵,最后到音韵,我说苏东坡的“比”是天才之“比”,是千古一“比”!这样的“神韵”,自然需要我们去嚼,去品,去涵泳,去挖掘。
    也许有老师说,这对孩子来说有相当的难度。错!孩子不一定要像你体会的那么深,那么多,那么丰富,但是你可以把对这“千古一比”的咀嚼和感受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