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刚的日志

杨永刚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微课设计制作中的典型问题与解决策略

杨永刚
更新于: 2017年5月20日 06:25

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源形态和建设模式,微课“短小精悍”,让人面目一新,实用好用。因为“参与性强”、“技术门槛低”、“易制作生成”,微课发展迅猛,甚至形成了“全民微课”的壮观景象。但是,随着微课数量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偏差,并出现了微课资源的内容构成随意、实用性低效等现象,具体说来有以下八大问题:第一,内容过多;第二,节奏过慢或过快;第三,形式与气氛太过正式;第四,主观不清;第五,讲解不清不明;第六,存在分散注意力的元素;第七,视频尺寸比例不恰当;第八,标题没有吸引力。鉴于此种现状,为微课作了一个新界定: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所谓微课,微到极致才是经典。微,是其外在特征,课,才是其本质特征。微课的基本资源可以用“4+1”来概括,“1”即微视频,“4”即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学习任务单。真正的优质微课必须做到:第一,教学针对性强;第二,教学过程简短,时长在5至8分钟左右最为合适;第三,教学内容精选;第四,资源容量小;第五,注重教学设计;第六,以服务学生学习为主。一个好微课需要有恰当的主题、创新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讲授,以及良好的视频编辑。

微课视频的四种主要制作方法:拍摄式、录屏式、软件输出式和混合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教师要有新的理念,掌握新的技巧。一般说来,微课教学设计要掌握六大原则:时间性、内容性、结构性、语言艺术化、媒体多元化、专题系列化。目前,许多微课仅有“微”的外表,而无“精”的实质。微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已有的微课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缺乏微课开发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微课建设无序化;注重微课资源实体开发,忽视微课学习管理平台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第一,要高度重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大力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微课。微课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考虑,这样才能制作出“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优质微课。第二,加强微课的应用环境平台的有效开发,整合与汇聚整个区域的微课资源,使其产生集聚效应。第三,把微课的开发当成一个系统工程,精心准备、内容规划、系统设计、统筹考虑、分工合作、逐步推进、交流应用,充分发挥微课自主个性、高效学习的应用效益。在注重对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某个学科系列化、专题式、结构化、完整性的微课程建设。第四,要注重团队协作开发,提高微课特别是专题化、系列化微课程的建设水平与开发效率,避免教师个人或学校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