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爽的日志

梅清爽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梅清爽
更新于: 2017年9月9日 15:31

  《我这土地》教学反思

2017年9月1号正式开学之后,我担任八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教材有所变动。第一单元是现代诗单元,包括《我爱这土地》、《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星星变奏曲》和《樵夫,别砍那棵树》,诗歌感情真挚,节奏鲜明,适合学生在理解诗歌主题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很多朗读的环节,比如听录音泛读,老师泛读,同学自读,配乐朗读等等,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感情真挚,富含哲理著称,它抒发了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把学生带进文本构建学习的起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分层面,争取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收获。同时注意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如自渎、范读、配乐读、竞赛读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如课前搜集有关1938年祖国状况的资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通过查书籍、等多种渠道获取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使学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总向课外充分拓展和延伸,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情境创设,同教师的灌输讲解所得的收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象征“这一难点问题,再创情境。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一只“的身份舍身处地的去体会作者对”这土地“的挚爱之情。对主题的理解事半功倍。

    三、注重评价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在生生、师生之间充分展开。对朗读、讨论等环节的评价不仅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亲和力,而且使教与学同时变得生机无限,摇曳多姿。

    四、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就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朗读与解读不必严格分开,可以将朗读融于解读中,更有利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回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

“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这只是对诗歌教学的一个尝试,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