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东的日志

王战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研修日志: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改变

王战东
更新于: 2017年9月25日 13:40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因而往往被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 在大力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历史教学怎样被学生接受、教师怎样教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我们也知道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内容多难记不说,升学考试占的比重也不如语数外大,不值得认真去学。显然学生持此态度,就会严重影响历史课的授课质量,消弱它应有的思想教育作用。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第二,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给历史教学以新的认识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历史,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历史教师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历史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而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知识,二是训练基本能力,三是培养情感及历史思维的意识。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前一点,忽视第二点,特别容易忽视第三点,教学中以灌输为主,不但不能尽达历史教育之目的,而且使历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中有一个基本观点是教育的民主化,其中的核心之一则是提倡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观念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应是主体,而教师则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育资源。中学历史课堂要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的教学原则。托尔斯泰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位富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传授知识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其关键应是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笔者曾在开始教改时,选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别章节进行试验,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相互提问、相互回答,先总结一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再就文化成就中的某一方面纵向归纳线索。在整个课堂上,主角由学生来唱,教师虽然只有三言两句,起一个组织与导向的作用,但却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有关历史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教师教给学生的也会更多、更有用。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实效。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常以固定的模式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只不过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与接受者而已,课堂缺乏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又缺乏情感和思想,只是机械灌输历史知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那种千篇一律按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经过、意义、教训、评价等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1、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让学生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在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问题时,关于农奴制的危机,在学生阅读完后,可以这样提问:(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 的情况如何?(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到农奴没有自由,导致资本主义 工业 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沉重的封建压迫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扩大。所以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继续向学生提出“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既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要客观全面,切忌以偏概全,又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向。从而得出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即改革的消极一面),但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即改革的积极作用和主要方向)。使教学既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又能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方面的突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和风俗习惯结合起来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都比较熟悉,课堂上如果能把历史知识同风俗习惯结合起来,不但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风俗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讲佛教的创立就可以和腊八节联系起来。相传乔达摩·悉达多是在十二月初八成道的,所以,以后每逢这一天各大寺院都诵经拜佛,用谷物加杂果煮粥供佛。后来逐渐成了民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煮腊八粥喝,庆祝一年来的辛勤劳动成果,并祈求来年有个好年景。
    再如讲古罗马帝国就可以和公历二月份为什么只有28天联系起来。相传凯撒创立的历法规定一年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但这样算下来,一年不是365天,所以必须设法扣除一天。因为当时处决犯人都在二月份执行,认为二月份是不吉利的月份,在二月份扣除一天,不吉利的月份就少一天,于是二月就成了29天。后来屋大维为了显示他的尊贵,把生他的八月份也改成了31天,二月份因为不吉利又被扣除了一天,这样二月份就成了28天。

3、教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记忆方法
    教学中,如果能教给一些有趣的记忆方法,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很多同学容易把东汉时出使西域的班超同《汉书》的作者班固搞混淆,笔者就对同学们说:“出使西域是走着去的。”说完就在黑板上写了个“走”字旁特别突出的“超”字,同学们看后顿然醒悟,马上意识到出使西域的不是班固而是班超。再如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往往认为头绪多,很难记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谐音,将《辛丑条约》各条内容归纳为“前进宾馆”四个字,这样,我们只需要让学生理解:“前”,指赔款;“进”(禁):指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活动;“宾”(兵),指允许外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扎军队,拆毁大沽炮台等等;“馆”,指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外国可以驻兵保护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大大地减轻了,学习历史也就并不显得那么难而枯燥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也同样能提高同学的记忆效果和学习兴趣。

当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人格素质,熟练应用现代教学工具,把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揉合起来,不断追求教学方式的灵活化,教学目标最大化,教学负担最小化,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丢开包袱、无忧无虑、兴趣盎然地徜徉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在完善自我、改进自我。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