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自我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拥有一桶水。”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给予学生的这杯水的容量、内涵发生了变化,使得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我准备的这桶水的容量或内涵是否也应该进行一个扩充与弥补。重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退化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由于课程、教材的改革,由于新引入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师本体性知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在数学学习中提供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探索规律、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而学生在这样的理念熏陶下,乐于对接触到的数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而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之时,其实是一个极佳的教学时机,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而恰恰在此时,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确失使得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会大大延长学生探究的时间,更可能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所以说,当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退化影响到教学的落实,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可能完善地发挥,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
数学本体性知识是我们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即每个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数学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了解数学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我们数学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不掌握,就很难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作为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感悟、反思和体验已有的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是找到并真正感悟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那些核心内容,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与他人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果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而不仅仅有一桶水,因为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变得无用。确实,在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教师主要缺失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全力予以弥补的背景下,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改变,新的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