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远在路上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身必须有着源源不断的流水,这样才能自如驾驭课堂,才能正确处理课堂生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在大组活动时增设了一个项目,那就是对语文的本体知识进行培训。反思自己,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教龄,长期教学,应该说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很了解,对这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也非常了解和熟悉,可是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以及不断发展着的孩子,有时也有底气不足之感觉,很希望通过培训能充实自已,完善自我。恰巧这学期教研组安排了这样一系列的培训,培训内容设置丰富而充实,内容多、涵盖面广,涉及了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每个年级配备了一位主备人和辅导者。让参与活动的老师都受益匪浅。通过讲座学习,我领略了这些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深刻的反思能力,从中获得了很多新信息、新理念,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拥有一桶水。”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给予学生的这杯水的容量、内涵发生了变化,使得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我准备的这桶水的容量或内涵是否也应该进行一个扩充与弥补。重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退化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由于课程、教材的改革,由于新引入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师本体性知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在语文学习中提供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探索规律、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而学生在这样的理念熏陶下,乐于对接触到的语文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而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之时,其实是一个极佳的教学时机,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而恰恰在此时,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确失使得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会大大延长学生探究的时间,更可能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所以说,当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退化影响到教学的落实,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可能完善地发挥,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
语文本体性知识是我们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即每个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了解语文的发展脉络,了解语文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我们语文教师,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感悟、反思和体验已有的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是找到并真正感悟中学课程教学中的那些核心内容,及时地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与他人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