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丽的日志

宋秀丽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教学设计

宋秀丽
更新于: 2017年12月1日 16:50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

2、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 体味白描手法。

3、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熟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 体味白描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

2、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背诗句。预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环节可以出示相关图片提示学生吟诵相关诗句。

师: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学生回应)  可是? 如果诗人的心中一片寒冰,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三、知识链接:

出示课件湖心亭的介绍: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间,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边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四、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五、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一,听录音,初读课文:

         1、标出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

      2、注意文章的节奏,并标出停顿;

      3、圈划出关键字词句,感受作者的情感。

      4、注意下列黑体字的读音:

    衣炉火   铺对坐    沆砀     是日定       有此人

  (二)、自主学习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2、注意文中重点字词句子的意思。

      3、标出疑难,同桌或小组交流解决。

      4、检测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加黑字的意思.

           (1)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学生展示以上句子的翻译:

       (1)天,报更的鼓声停了,我一条小船,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

       (2)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3)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4)看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5)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三)、自主学习三,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3、“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及金陵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4、展示交流以上问题,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后,出示课件:

   崇祯五年十二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心——超凡脱俗  故国怀念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超凡脱俗,淡泊孤傲,故国之思.

六、合作探究,赏析雪景:

 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后,在班级展示,之后老师出示课件)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   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 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 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传神地写了出来,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上下一白”之大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之小鲜明对比,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白描手法写人: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白描手法写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鲁迅先生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八.精讲总结,出示课件:

         湖心亭看雪

     痴行     雪夜到湖心亭看雪

     痴景     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人

     痴情   喜—知己之乐   痴—醉情自然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七、当堂检测,出示课件:

   1、解释加点词。

     ①余挐一小舟            ②雾凇沆砀                        

     ③及下船                ④客此           

   2、翻译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在文中 ,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4、试着背诵文中第二段描写雪景的句子。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