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超的日志

赵思超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冬日的怀念

赵思超
更新于: 2017年12月9日 20:52
冬日的怀念
——沉痛缅怀于永正老师   
 文/李斩棘

    今天天很冷,很冷!不知道为何,尽管已经包裹了很多层依然觉得冷!
    来到办公室,开始处理手里的活,等处理完,查看手机,发现已经铺天盖地各个群里都留下“于永正老师一路走好”的话语。心中一惊,前段时间还看到了于老师的朗诵视频,那篇《秋天的怀念》让我泪流满面。昨天晚上还在翻看他的《于永正和五重教学》的书,再次感受于老师的语文魅力。今天怎么有这样的结果呢?是巧合?是冥冥之中?
    第一次知道于永正老师,是我刚上班的时候去参加的一次观摩活动,听了他的《燕子》。当时因为年轻只觉得这个老师不紧不慢,对孩子那么有耐心,不抢孩子的话,老师还会弹琴还会唱歌,多好玩啊。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于永正老师,是商丘邀请了他来给我们讲课。当时上的是作文课《一朵大红花》,一节课循循善诱,没有花哨的形式,没有声光电的展示,就是在教方法,让孩子在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又同时学会了写作文。他当时对孩子的举手投足,对孩子的轻轻拥抱,都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次听他的视频课例——《草》。这节课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节课。一直到现在,我在评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这节课给老师当例子。没有说教,没有滔滔不绝,没有多媒体课件,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就在于老师装傻的过程中调起了学习兴趣,学生就在于老师装笨的过程中通过读、画、看、说、议学会了古诗。这可是二十多前年的课啊,二十多年前的课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那将是有多么大的魅力呀。
    读于老师的第一本书是《教海漫记》。当年同屋的同事王晨玉老师买了他的书并认真阅读,读了之后感动了她。她每天把读到的内容滔滔不绝地在屋里讲给我听,一篇篇小故事,一个个教学案例,被我像听书一样听得津津有味。后来王老师退休了,把这些书留给了我,我一直当宝一样保存着,没事拿出来翻看,越来越佩服于老师的教学魅力,佩服他对小语的执着。
    第一次见到于永正老师使用课件,我当时都要笑喷啦。课件没有任何底板,白底黑字,无任何修饰,字体大小不一。会场上电脑格式似乎和他平时电脑排版不一致,翻页也不听使唤,他手忙脚乱地操作着,还不停地怪电脑不行,怪鼠标不行。哈哈,第一次见到于老师这么不淡定啊,第一次发现他原来还真是这么可爱啊,当时大家都笑得肚子疼。想想也真难为他了,六七十岁的人啦,还来学这个,真的是比“三五十五”还要难呢。
    第一次知道于永正老师知道我的名字。“于永正老师知道你的名字,师傅!你好厉害啊!”这句话是从徒弟口中传来的。袁昌环,曾经是我工作室的成员,后来去了省城。外面的世界是很宽广的,当她第一次被学校派出学习的时候她是兴奋的。尤其是在会场见到了崇拜已久的于永正老师的时候,她激动地跑到台前要跟他合影,并主动地介绍自己,当于老师听到他是商丘人的时候,说:“啊,你是商丘的啊,商丘的商丘小语很厉害,商丘的李斩棘我知道。”当徒弟把这句话传到我这里的时候,真是让我深深感动着。这么多年一直怀着敬畏仰视之情而默默关注他,在观摩活动中见到他,不敢与他合影,不敢与他交谈,以为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哪里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谁知道,他居然什么都知道,内心亮如明镜。
    第一次听到于老师得病,很多小语人都在为之担忧,但于老师的生活状态,传递出来的信息都是那么淡定、美好而无任何变化。还会经常听到他在讲台上唱出一曲曲豫剧,还会在网络中看到他的朗诵视频。一首《秋天的怀念》,我听得泪流满面,母亲的那句“好好活”于老师在朗读的时候也是几度哽咽……
     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最美好的怀念。
     今天惊闻噩耗,泪流满面,方知先生原来已入我心很深很深……
     缅怀于老师,于老师一路走好。
     附“商丘小语”群友悼诗几首,以示哀思:

哀悼语文泰斗于永正老师
(河南省商丘虞城 王林英)
于老七三庚,
西游驾鹤行。
音容笑貌在,
哀覆小语城。

悼于永正老师(外一首)
(河南省商丘虞城 王林英)
语文泰斗谓名人,
德艺双馨风范存。
课堂教学多创新,
圣人为伴倍生神!


怀念于永正老师
(河南驻马店 王志刚) 
语文泰斗驾鹤去,
哀痛一片在小语。
师德风范闪光辉,
终生不悔为教育。 



悼于老师(一)
(商丘梁园区 赵思超)
大雪节后天愈寒,
忽传于老驾鹤仙。
泰斗明灯指方向,
音容笑貌似眼前。
悼于老师(二)
(商丘梁园区 赵思超)
丁酉十月晨,
悲传小语人。
眼睛干又湿,
犹问真不真?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赵思超
    惊闻于永正老先生逝世,深感难过,转发李斩棘老师文章,以寄托哀思!
    2017-12-09 2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