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穿越雪域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09

01 替她着想,就等于爱自己(文/孙彩文)

和亦欣谋面,仅一次,是北师大吴国珍教授特意的安排。

吴老师电话说,一位马来西亚女孩,在加拿大读博,要做多元文化田野,想我帮忙来带,问是否愿意,我欣然应允。2012年5月,在北师会客室与吴老师以及她的研究生一起,和亦欣聊了20几分钟。

第一感觉,受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影响,她像极了“芬”,尚未摆脱“岳”的影子,尤其专注倾听的样子,让我联想“上课点名的时候,全班女生的眼光,总要不约而同地会聚到她那张脸上,男教员中间年轻的,每叫到这个名字,也会不能自已地将眼睛从点名簿上偷偷举起,向她那红润的嘴唇,黑漆的眼睛,和高整的鼻梁试一个急速贪恋的鹰掠。”

那一刻,我同样专注,聊着我们区域推进城乡统筹读书叙事的做法,也谈到我们如何以课题做引领,把“大阅读”植根课堂。

亦欣微笑着点头,始终没有插话。我在想,相遇一定是这样,灵魂面对面,从眼神中照见自己、激励自己。

后来,通过QQ越洋语音,我们彼此了解更多了些。

她的经历我充满好奇。她2岁开始读中国传统经典诗文,15岁随父亲生活在大陆。受中国文化熏陶,她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观,像她高中时期的印象派油画,拼接的鲜艳的色块诉说多种文化和谐并存才会让人爽心悦目的哲理。

她喜欢和黑人孩子共读。

她常到社区做调节实践。

她和博士学友做共同体研究,提出“爱的学习”理念。

我不禁想问询:你的爱充盈饱满,源头在哪里?

亦欣发来这样一段文字:

大学主修社会发展研究与人类学,让我逐渐对各地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文与社会发展进程感兴趣。我很庆幸有机会能到北美学习他们是怎么推动当地社区发展的,西方政府怎么通过援助资金促进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受助国家经济、教育、卫生、环境的各方面的发展。但在外学习久了就发现怎么上课时和阅读的文献里总是很难寻找到自己华人、马来西亚人、第三世界人的声音,即便找着了,也可能是他人的发声。华人、马来西亚人、第三世界人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智慧难道不能更平等无畏地在国际上,“第一世界”学术政治圈子里流淌?国外求学的时间里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必须学会搭建更多的东西方对话桥梁。

我被亦欣深深感动着。

我承诺,安排她吃住,带她到基层学校做乡村教育观察,建立学习共同体。我们的谈话她做了梳理,并做了详细的计划安排。她发我邮件说:

玉田县心灵教育的活动主要是结合教师网络远程教育进行,教、研、训一体,包括专家面对面引领、县域校本研究、叙事研究、案例(教师的自我反思)收集与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及身心灵的成长,影响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转变。教师的转变包括,老师能够学习自我放下,走好他们的教师成长之路;学会自我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变好。

我们也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要在平台上改进。亦欣告诉我,她会在研究计划里尝试提供教师自我研修和心灵修炼的方法与空间。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成长评价机制的制定。她还说,应该继续在研究过程中试用虚拟教师互动平台, 可以是校本的,也可以是校际的。在这个过程中刚好可以探索专家和一线老师的共同体创建模式。她认为,玉田城乡统筹工作的优势包括:自上到下的培训及引领(专家引领校长,城区的学校引领农村学校,城里的老师支边)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叙事工作结合;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的参与;读书会;注重文化建构;心灵成长既是城乡统筹的方向又是目标,还是策略与方法,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切入点,值得去关注。

亦欣在玉田的研究计划涉及心灵教育、心灵成长、教师共同体、正念融入、正向融入、城乡统筹、叙事研究、积极研究、教师自我疗愈等。她希望能够将正念修习的方法融入教师心灵成长共同体的运作过程当中,探索正念修习和心灵成长共同体的建立,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与课堂教学。这是她2012年9月的想法。2013年9月,她开始把正念修习的方式,正念与心灵成长共同体的运作和操作模式远程做分享。我们学习她的研究手法,个体访谈、小组对谈、田野研究、教师案例研究(教师的日志),用于国家级课题研究,26所项目校获得国家级奖励83项,占课题组奖励总数的四分之一。亦欣原定2014年9月实地调查,由于她学业太忙,加之中途改变了研究方向,“来做田野”一事未能成行。后来,我们一同对“正念”进行教育实践研究,有了共通的话题。她加入了河北教育叙事“勇气村”。群里,她无时无刻不在传递正能量,留给大家优雅、睿智、诗文一般感性和严谨的文字。亦欣说,她作为叙事研究者,与她的小学老师们结成了彼此滋养的共同体。他们彼此开放,彼此滋润,共生成长。她自问,是什么让她们建立了如此水乳交融的联系?她回顾了她们共处时的经历,说她们是都带着缺陷的人走在一起。她们所做的只是了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作评判。这是一种站在一起的感觉,彼此受到尊敬,彼此接纳各自的优缺点。亦欣的导师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开拓者康纳利教授。受他影响,亦欣认为叙事研究的核心就是要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生命状态,研究者与教师通过一种共生的朋友关系达到互助互惠,共同成长。

今天有幸读她的《我心中的雪域——对话青藏高原》。她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心中的雪域”展现在我们面前。融入其中,领会其传达的爱的精神,即便是职业倦怠的教师,也依然能够从中发现睿智的闪光点,获得修道的领悟。她文中提到一次不同寻常的教育机缘,“在青海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一个寺院里教藏僧人们中文”,足够共情她善良、悲悯、智慧的悟道者心灵,并见证一个美丽女孩个人成长道路上的蜕变。仿佛看到她,困难却坚定地走着,坚持背后,时隐时现女孩特有的温情和娇柔。能捕捉到她的生命如雪域灵光,有热烈的绽放,有曲折的跌宕,有平缓如溪流的回归。亦欣说:“关爱少数民族地区,替少数民族地区朋友们幸福着想,就等于爱自己,这不会错。”不得不佩服一个“弱”女子的践行和担当,在寺院学校,跟一群年龄参差的悟道生命共度时光,或坐在草地上,或坐在青灯前,或看着天上的星星,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进行交谈,沉浸在自我对人生的种种洞察之中。

受她影响,我用国际视角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精髓“尊重”与“包容”,根植县域“大阅读”活动。《玉田:地球村的一个家》校本教材编撰工作进展顺利,教学视频录入全国教师培训教程。感谢亦欣,毫不吝啬地将雪域灵光传递。

雪域的神奇/从花的绽放中品出/教师的欣慰/在多姿的形态中/看到了页下注/博爱的心/透过音节的演绎/变成洒给学生的深情/深信/对话的力量/一定胜于藏天的蓝/永远为明天璀璨

感悟到教育真相,推动自己走上蜕变之旅。对于每一个愿意打开心胸,愿意从多元文化宽广的生命里接收无尽幸福的人而言,平静、满足、充满活力的生活,就在眼前:“爱她,替她着想,就等于爱自己,这没有错。”

02 我心中的雪域:对话青藏高原(文/邱亦欣)

我是马来西亚女华裔。上高一那年,父亲在中国工作,随亲来华居住。住久了,就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觉得中国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大学主修社会发展研究与人类学,遂对中国的乡土文化、民族研究、社会公平和正义、农村发展特别感兴趣。在加拿大和美国留学这些年来,放假回家我都喜欢往青藏高原跑,那里有基层草根捍卫和平和永续发展的朋友们,也有我喜爱的高山和草原。青藏高原,对我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曾到印度拉达克做义工,父亲曾带我到川西北草原游览过,喜欢跟那里的朋友们打交道。我曾经在青海的果洛教中文,也打算继续做更多的教育实践工作和学术研究。我很关心汉藏问题,在海外留学工作期间,也会参与汉藏民间对谈。和他人分享我的理想后,会有人挖苦嘲讽我,一位在象牙塔里的海外华侨,在中国没呆多长时间,又不是藏人,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怎么老管他国的问题?像我这样的局外人,究竟能为汉藏友好关系带来什么?一位弱女子,自个儿的饭碗都保不了,又如何能到少数民族地区做教育扶贫工作?教育扶贫即便重要,海外华人来做更是困难重重,马来西亚多种族问题也挺多的,怎不见我也去参一手呢?

问得好。认真想想,我真的是局外人吗?谁来断定谁属局内外,就算一位局外人的汉族后裔难道就不能卷起袖子,为汉藏和谐人际关系尽一番努力?

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谈到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区分,但真正的局内人确实很少。个人认为,我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海外华人,从小到大,不管是在马来西亚、中国、北美,都被视为少数的群体,所以在某些民族议题上,与中国同胞或有不同的观察视角。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美国某大学上国际教育发展硕士课程。当时的我每天满脑子都在想着,怎么让中国从事教育发展的经历在北美学界里受到更多的关注,思考着如何将国外优秀的办学理念融入到中国,尤其是基层、地方条件较差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进程当中。我意识到,这样的东西方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扎根于本土、放眼世界与未来。

碰巧在念硕士的时候结识了一群海外藏人和汉人朋友。这群友人希望通过搭建坚固友谊,实实在地在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教育发展服务。西方舆论政界喜欢放大或扭曲中国民族问题。但在海外却有一群藏人和汉人,愿意持着开放的心、通过跨界文化交流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男女老少的生活经历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从当地人民的角度来思考他们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有幸与这群朋友邂逅,在与他们的交往对话过程中我懂得了如何聆听不同观点与心声、施于彼此尊重与关爱,懂得了在对话中求同存异、交织彼此的梦想。这场邂逅也激发起我希望到少数民族地区做教育实验及实践,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心。我想乘着海外藏人汉人友谊梦想的翅膀,穿越国界族群身份,去重新思考中国多元文化教育如何能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包容与尊重;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的多元文化教育如何能够推动当地社会的永续发展;藏人和汉人如何更好地携手创造更好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社会的未来?

2011年夏天,我有机会到青海的一个寺院教藏僧人们中文。跟学生们相处的短短一个月里,我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做教育的想法和方式,学习打破固有的教育成见,尝试在当下正念地体悟汉语教育对我的藏人学生们意味着什么,搭建汉藏师生间的信任及成长桥梁。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国家,马来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华人约24%,印度人占7%,其余的由其他民族和原住民组成。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溯到明朝,从明朝到民国时期,众多从中国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越洋迁居大马。我印象中的马来西亚社会,是个文化多元丰富多彩的社会。虽然马来西亚仍存有种族歧视现象,但不同民族基本上相处得相当融洽,身为马来西亚华人,我们有幸能够在以马来文(国语)或母语媒介语的小学中进行选择。私立华文中学,大量保存传统中华文化,公立马来文(国语)媒介中学,也能选修母语。当我们庆祝华人传统节日,如龙历新年时,其他族裔也会跟我们一同庆祝这些重要的节日。马来西亚的华裔仍然过着有着浓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清明节、盂兰节、中秋节、端午节和冬至,我非常庆幸自己是马来西亚华裔。我能保有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语言,体会到她的重要性,懂得欣赏多元文化之美,更珍惜那些华裔先辈如陈六使、林连玉捍卫文化权利,不屈不挠,如陈嘉庚废家兴学、培育人才,和谐的社会需要各方的妥协、谅解,也需要大众一起来努力创造。

针对青藏高原问题,个人没有一套完整的说法,也没有独到的见解,而是以宽广心怀,不以局内人也非局外人的立场,去了解它,看清问题所在。个人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不是藏人,因流着中国人的血去思考,或许更客观些。中国及青藏高原都之于我都是亲切的地方。怀着对雪域留恋又敬畏的心,我写下了以下文字,希望通过回顾往事以及青海支教经历更好的了解自己,看看能从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学习到些什么,以更清晰坚定地继续下一段的教育旅程,完善自己,成就年轻一代与他们的未来。

*        *        *

犹记得2004年的夏天,刚满19岁的我,独自跑到印度最北方,一个叫拉达克的地方做志愿者。是大学一门关于国际全球化的地理课,鼓舞我背起行囊,去了地处扎姆和克什米尔群山,沙漠环绕,以藏人为主的地区做志工。课堂上,老教授让我们阅读一位倡议本土运动的人类学家——海伦娜•诺伯格(Helena Norberg-Hodge)关于全球化经济如何影响本土文化和农业的文章列在结尾的参考文献中,他的著作《远古的未来——向拉达克学习》介绍了诺伯格创办的生态及文化国际学会(ISEC),其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审视社会和环境危机的问题根源所在,提倡合理可持续和更平等的生活模式。2004年夏天,我报名参加了ISEC志愿者项目,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踏上了向拉达克藏人的学习之旅。

七月的拉达克正值青稞收割季节,我被分配到一个小寨子里帮一户农家干活。清晨,我帮忙灌溉即将成熟的青稞,做印度煎饼给大家吃。早餐完毕,洗碗,挤新鲜的牛奶,煮好甜茶,又到田里工作。每天不外乎清除杂草、择菜、种菜,这些活儿虽不怎么起眼,但却关系到生计和家人们的温饱。寨子的生活让我体会到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差距,拉达克人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生存?当大部分的青年人和壮年男人都离开村子到城市打工,守候着田地的女人又是怎么为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努力?

寨子的生活既简单又清苦,除了学习干农活儿,其余的时间就用来了解接待我的那个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由于刚开始语言不通,很多家庭活动无法参与,所以多半独自坐在家的一角,观看家里成员的活动,自顾自的傻笑。不过,这些呆坐在墙角的日子不长,很快,我学会了拉达克话,能够简单跟家里成员交流。

和素昧平生的拉达克人生活,往往受到温暖的照顾,这让我学习到什么叫谦卑,什么叫无国界的爱与付出,什么叫世间真情、人间温暖。接待我的ama-ley(拉达克语对妈妈的尊称),待我如同己出,天冷了叮咛我要多加衣服。有一次,我要徒步远行,ama-ley做了我最喜欢的烧饼,把家中所剩无几的鸡蛋,煮了三枚,给我带着在路上吃。在这偏僻的寨子,鸡蛋是珍贵稀有食物,能吃上鸡蛋是幸福的事。那天赶路疲惫不已,打开便当,吃到ama-ley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烧饼和鸡蛋,那瞬间心里涌动起无限感动,非笔墨能形容。直到如今,每每想起当年与拉达克藏人朋友的结缘,都让我无比温暖,不胜感激。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却是那么的慷慨、无私、知足常乐,是他们丰富了我的视野和灵魂,让我成长,变得与众不同。没有那段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我。多年以后,我仍旧关注藏人文化及其社会发展与面对的挑战,因为没法忘记对拉达克妈妈的思念,和拉达克藏人朋友们给我的种种教悔。在拉达克,我看到了印度藏人们另一种生活姿态,也体会到了他们的生活困境。我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能带着我对他们的感激,与他们赋予我的信任和关怀,继续做那些让世界更温暖、更快乐的事。

从夏天开始,第一次认识青藏高原,喜欢青藏高原,想更多了解青藏高原。跨越中国边界,没有政治枷锁,纯粹是爱的化身。

*          *          *

个人深信,好的少数民族教育是促进和平、和谐,发挥孩子们天性的教育。它不仅能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潜能,帮助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得到一个好工作,造福社会,还能让他们立足于乡土族群,集合主流文化,拥有跨文化的交流技能,兼备公民道德心、批判与创新能力,快乐骄傲地主动为自己的族群、家乡、国家和世界干一番事业。这不是我的泛泛之谈,相信很多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及父母们,都有着对教育相同的期盼。中国的教育内容能够与时并进,变得更多元化,不止让少数民族的儿女们学习到自己的语言及文化,也让所有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拓展他们的文化事业,了解不同民族与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个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推动人类文明。中国的社会文化资产雄厚,其教育系统如果能够带动人民,可持续地利用这些文化资产,真诚的创建翻新其价值,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能走得更远。

当然,想归想,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困难,阻挠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多元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硬体设施已经是难上加难,哪来那么多精力去创新教育?让教育多元化?更何况教育行政化和升学至上的高考制度主导着目前的教育系统和教学模式,除非高考制度变了,否则多元文化教育只能加重学生和教师们的负担。少数民族地区有众多孩子半途辍学,有些牧民孩子们根本不到学校,上了学的孩子们不适应学校主流教育体制,非母语教学导致成绩不理想,老师们待遇不佳,难以为教育献身,主流社会普遍对藏存有偏见和歧视。挑战诸多!多元文化教育要是不能深入民心,难于解决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所面对的基本教育与生存问题。多元文化教育思路再好,如果强制式地加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身上,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2011年,机会又来了。工作数年重回到大学,我决定再次从内心出发, 探索青藏高原。这一次的探索角度跟以往不同,随着自己对中国教育发展课题和藏汉人和平关系更深一层的理解,我愈发想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弄清那边教育状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国家正规教育是否能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地方的发展,并推动和平文化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永续发展。

夏天,我下定决心去一趟青藏高原,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以及当地学校的情况,探讨多元文化教育到底面对什么样的窘境?未到藏之前,我编了一套结合语文学习和乡土环境教育的教材,渴望在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派上用场。老天作美,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区县,一间寺院学校刚好在找一位汉语老师,我马上与校长接洽,于是就来到了这个坐落在翠绿草原上的僧人学校,开始教起僧人学生们。

幸福与痛苦,和平与纠纷,很多时候在于一念之间。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和平永续发展,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站在汉人的角度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社会,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用平等心态聆听,了解及体会。青海支教后,我才认识到其实自己只窥探了少数民族地区藏人文化的冰山一角,要成为出色的多元文化教育者,我还需多充实自己,增加对藏文化、历史、语言、社会的了解。写这篇文章,望更多人来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平永续教育及其社会发展,了解在任何教学规划与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对话,熟悉地方知识、社区现状与文化的重要性。 凡是出自真心的对话,利他人之心,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我们放下成见,放下身段,不为不同观点而斤斤计较,一切自然会豁然开来。

这些年来,跟各地的藏人朋友们接触,我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青藏高原与青藏高原文化。我所感知理解的青藏高原,不是国际报导中所呈现的一连串的问题,而是充满着丰富历史、精神文化、生命气息的地方。青藏高原上的一花一草一木,圣洁巍峨的雪山,震撼人心的苍穹,不是美景神话,不是旅行时短暂映入眼帘的奇妙景色,而是时时刻刻属于你我。想想,千万年来不断滋养孕育着中国大地的生灵万物的三大江河 - 长江、黄河、澜沧江 - 源头就在青藏高原,没有青藏高原,确实就没有我们 。

我一直以为自己虽然不是藏人,却延续着各地藏人朋友与我一起编织的生命故事。在这儿写下的故事属于我的,也同时属于拉达克的藏人朋友,青海的藏僧人学生,一切影响过我的人与物。尤其感谢曾经成就过我的拉达克藏人朋友及青海藏僧人学生们,因为你们我才能有更大的勇气,更广大的心去从事教育工作。我曾怀着你们给予我的尊重、理解与关爱,去关心你们的现状与未来,也告诉自己会继续下去关注你们,不管自己身在何处。我深深知道青藏高原是辽阔的、无边界的。青藏高原看似远在天边,其实尽在我的血液里。而我的藏人朋友和学生们,你们本来就我相即一体。关爱少数民族地区,替少数民族地区朋友们幸福着想,就等于爱自己,这不会错。

03 雪域良知(文/杨小洪)

读着亦欣的文字,在想,她心中为什么会有一片雪域?

知道她是马来西亚华侨,知道她会汉语,但是她笔下汩汩流出的文字,却让我感到大为惊讶:在大多数国人心中已经枯萎了的仁爱之心,在她那里却依然生意勃勃,用朴实清纯的节奏,展示着一种直透心底、无法抗拒的力量。

能够理解她对汉语的依恋,能够理解她对中国怀有家一般的感觉。

她汉语的纯正,让她在青海果洛获得了一个寺院汉语教师的职位;她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和对青藏高原文化的理解,倾注着她全部的情感与心智。但是,我在想,是什么精神力量让她这样一个青春妙龄的姑娘走进寺院去直面只会藏语的70多位男性僧人?是什么样的个人气质让她这样一个华侨,在少数民族地区局势紧张的时刻能够赢得藏族学生的信任?

也许是她自觉践履的天性,一门关于国际化的地理课,就让她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印度达克拉的旅程。也许是她不曾泯灭的赤子之心,在与达拉克村民的短暂同甘共苦中培养了对藏族文化的深厚情谊。也许是她多元文化体验的背景,让她渴望在更广阔的跨文化交流中对自我身份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探索。

佩服她的勇气,为了心中的一份好奇,而走向许多中国女孩视为畏途的印度之旅。也很佩服她的自我承担,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走得更远,便深入到雪域去亲身体验多元文化教育的窘境,去寻找汉藏文化和谐交融的密径。她的开放,让她在十九岁的时候,学会了简单的达克拉语,融入了当地藏民的家庭。她的博爱,让她在二十六岁的时候,把汉语语言的教学与藏民的生存环境与宗教信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她自己,也因为这样的开放和仁爱,走进了另一个文化,受到藏文化传统的滋养和浸润。读着亦欣的文字,一直在想,她的这种开放与仁爱,与她的华侨身份有何种关系?与她曾侨居的马来西亚有何种联系?

循着她文字的提示,百度陈六使、林连玉和陈嘉庚等大马华人杰出代表的事迹。其间既有大马华人对祖国文化血脉依依不舍的眷恋、坚持与回归,也有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挑战中的调整、开拓与创新。从作为主流文化的母体相分离、成为多元文化社会的边缘人,大马华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一种跨文化语境中特有的深刻。50年代大马争取独立建国时期的华人社会领袖,在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兴盛的时期,就展示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汉文化智慧。马来亚华人公会(马华公会)的陈祯禄爵士说:“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主席林连玉说:“创造文化,享用文化,发扬文化,是任何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我们的文化,便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崇高的、圣洁的灵魂,必须受到极神圣的尊重”。与此同时,林连玉以一种开放姿态阐释马来亚独立建国的蓝图:“马来亚精神最美满的境界,应包含下列四种要素:第一,是英人的民主精神;第二,是华人的勤俭美德;第三,是巫人的乐天襟怀;第四,是印人的和蔼态度。”虽然林连玉在大马建国后因捍卫华文教育开罪当局,被剥夺公民权,但是他始终坚韧不屈。1980年,在教总二十九周年的庆典上,久未公开露面,已达八十岁高龄的林连玉上台致词:“我受到严重的打击,至今整整20年了,从1961年到现在。我今年80岁,难得上了高寿,变成了寿星公……我们古代的圣人教训我们,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现在我不怕自吹自擂,我做到了!我,威武不能屈!”他的威武不能屈,不仅表现在他高昂的斗志,更表现在他始终不渝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理想:“马来亚,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你要谈什么公平,谈什么团结,我们的信念是,多姿多彩,共存共荣。”

怪不得亦欣的文字,流动着中国文化的智慧,渗透出自觉践履的精神。一代代大马华人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捍卫了大马华人学习汉语的权利,让中国文化的血脉得以继承。记得亦欣说过,她作为华侨,“两岁就开始背三字经。”虽然她认为,“真正把经文的含义在生活中理解透彻的机会太少”,但是在她在的思想和行动中,处处都透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仁爱之心、践履精神、担当精神。

读着亦欣,她对中国、对青藏高原的那种深情,散发在每一个汉字里:“在我心中,青藏高原是辽阔、无边界的,我永远属于它,信任它。爱它、替它着想,就等于爱自己”。这样的胸怀,如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如明道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总是在想,亦欣心中的雪域,似乎与孟子的“良知良能”相似。它是我们生来本有之性,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只是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渐渐地离心中的雪域远去,沉迷于眼前的名利和积俗,忘却了心中原有的高洁与清纯。行走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亦欣摆脱了单一文化中难免的局限和历史重负,放下其中的历史糟粕,直承中国文化的灵魂,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和敏感,在每一个跨文化的历史相遇中,找回了那心中的雪域。亦欣的文字,展示了一个“求放心”、“致良知”的生命旅途。彩文说得好:“对于每一个愿意打开心胸,愿意从多元文化宽广的生命里,接收无尽幸福的人而言,平静、满足、充满活力的生活,就在眼前。”

教育肩负着唤醒良知良能的使命。在教育被名利和积习绑架了的今天。我们每一个教师,作为龙的传人,是否也应该回望心中的雪域,用开放的心胸,去与我们的孩子们相遇,共同践履“求放心”、“致良知”的生命旅途?亦欣说过:“跟孩子们的互动,往往在不同的边界上游走,教育会是教育,也是因为我和孩子们能够一起开创共享属于彼此成长的空间。”亦欣行走在边界上,走向心中的雪域。她的背影,像一支激越的号角,也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我心中萦绕……

04 感恩,杨小洪老师(文/邱亦欣)

第一次听说杨小洪老师,是在与孙彩文老师的一次QQ语聊中,当时彩文老师提到杨老师如何用“词刺激”帮助她了解自己,与自己相遇,顿时激发起了我对杨老师和“词刺激”的好奇心。而彩文老师在讲述词刺激时流露出的平静、自信与喜悦,也不禁让我对这位深深影响着彩文老师心灵的杨老师升起了无比的敬意,心里期许着有朝一日一定要与杨老师相识相遇。

2014年,我把一篇名为《我心中的雪域:对话青藏高原》的教育叙事发给了彩文老师,由她转发给杨老师进行点评。杨老师对文章的反馈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杨老师与我素昧平生,却能在字里行间中捕捉到我对生命的渴望与教育的执着。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我每次读杨老师对我的叙事评析时,都会对自己了解多那么一些,并重新燃起对教育和生命的热情?

仔细阅读杨老师《雪域良知》这篇评析,发现杨老师特别善于观察、追问、追溯与融通。在他的文字里,我不再是个静态的个体(一个懂得汉语、在海外求学的马来西亚华裔女青年),而是流淌的生命。杨老师写到,“亦欣之生命涓流里不只流动着大马华人的历史以及与藏人朋友跨文化相遇的经历、也延续着中国文化的智慧”。杨老师更是敏锐地观察到这生命河流正往“求放心”“致良知”的方向涌去。阅读杨老师笔下的自己,我一次又一次的与过去、现在、未知的自己相遇,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感动并感恩者着自己能够被看见。我想,任何一位能够“看见”学生的老师都会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耀眼的幸福、心灵的自由与为人的尊严。而有能力跨越文化历史看见学生并陪伴他们谱写生命乐章、发现伟大事物的老师并不多。在我眼里,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老师。

2015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场有关互惠学习和共生发展的研讨会上,我总算有幸见到了杨老师。虽然研讨会的节奏非常紧凑,我还是找着了机会和杨老师聊天。短短的两小时里,杨老师跟我分享了他的童年记忆,成长蜕变的经历,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非比寻常的大学生涯。杨老师传奇的人生,以及他不断反思及重构自己生命的勇气令我赞叹不已。在与杨老师的交谈中,我逐渐理解、也更加坚信:积极内省的生命状态是构成一切互惠学习和共生发展的基础。

杨老师的生命智慧,随时随刻,都在引导我们前行。虽然好久没和杨老师在读书叙事微信群里聊天,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国探望杨老师,但杨老师已经驻在我的心里。每一次在海外想起杨老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都不只是杨老师一个人,而是一群曾与杨老师相遇,被杨老师看见,与杨老师生命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希望我们这一群人能够给老师您力量,希望我们的教学勇气,能够让老师您放心。

祝愿杨老师早日康复,永远安康!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