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苍穹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12

01苍穹(文/孙彩文)

(一)“弱势”是好事

一直在关注苍穹。

读他的文章,不会被故事或情节吸引走。因为没有。有的话,也是课堂教学中或处理教育问题时,或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相遇的小片段。似乎不是为了告诉你是怎样一件事,他是在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怎样形成,观点怎样升华为思想,如何揭示思想的存在,怎样自然显现教育的本质。我想,我为什么不会像他那样思考和进行逻辑梳理呢?

读今天的短文《孩子已“弱势”》,显见他的上升点还是语言思维,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是要找到“语言结构”背后的“理”。

“在家里,我让孩子……”

“我帮孩子……”

“我要求孩子……”

“我替孩子……”

看看,连完整的句子都不写。意义何在呢?

——聚焦。

我也用这样的思考方式解读我的内在言语结构,我的思维聚焦在一个词上:弱势。想起这样的一段经历来:

去年年底,一位退休教师的妻子来局里“闹事”,想给丈夫讨个说法,多要些退休金。丈夫原是民办教师,生二胎下放后又被召回。但由于没有“转正”,干了31年也还是临时编制没有退休金。前年得了喉癌,妻子开始把政策文件和同期同样情况的老师,已经转正按月领取退休金的情况,一级一级向上反应。上面批复由基层补偿解决。局里没有这笔开支,任她每天在楼道里闹。开始她坐在办公室讲道理,后来进门就骂,再后来被赶出教育局,直至年前被关进劳教所,出来后继续闹。

我跟进了这件事。本不该管,看她可怜,每次来上访给她买些吃的,走时给些钱打车,需要政策网上搜一下给打印出来。主管领导不满意我的做法,说帮了倒忙。我咨询了律师,她的事情应该由组织负责协调解决,可是解决不了。每到政府有重大活动她就被看管起来,好吃好喝好伺候,上边安全任务要的是不紧了,就放她回家,她闹得厉害,就打个电话关进去几天。

我问过她:你这样每天不回家,丈夫怎么办?谁伺候?

“亲戚帮忙。我要是在家他们就不管。我又没钱。我来局里局长管饭,可以省点钱。”她说着这些话时,是笑着的,我感到悲哀似乎是同情。

春节的时候,她给我拿来些羊肉,说自己家养的羊杀了。她说她丈夫让她给我拿点儿。

“为什么?”

“就你是真心为我们好,还给我们出主意。我到哪都受气,他们还骂我。”她说着,眼里转着泪花。

我想到她和我不一样,又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也不知道该不该同情她帮助她。她的确是弱者。好在我也是“弱者”。如果我是强权者,是不是也要骂她,甚至拳打脚踢她?说不定。应该说不会。

曾读到过一篇报导,时间长了但大致内容还记得。哈弗大学一位清洁工保尔被解雇,学生示威游行。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立即对哈佛大学发出抗议。由于哈佛没有做出恰当的回应,SEIU一边将此案提交劳工仲裁,一边积极组织游行示威。游行的参与者,不只是工会成员,还有不少哈佛的教授和学生,“学生劳工行动”组织配合SEIU,在校内动员学生,并且给校报组织发稿。哈佛大学迫于压力,不得不跟SEIU以及保尔本人谈判,结果是保尔10月之后恢复上班,过去4个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哈佛补偿。

想对比一下,可能不应该这样比较,但有两个要素,与“弱势”勾连起来了。一个是独立工会的及时帮助;另一个是哈佛大学内部的“学生劳工组织”,对外部工会的接应。最核心的要素,我想到一个词:自由。

回读一下苍穹罗列的家长的话,很显然,是语言结构映射的心理弱势,带来孩子教育形成更加弱势的心理结构、思维结构,甚至人格。与“自由”有关系吗?这样问自己,我想到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麦克白当上国王之后心理恐慌,是因为洗不去弑君篡位的血迹,同中国故事,比如唐太宗弑兄夺嫡后总做恶梦,所以,有尉迟恭秦琼两位门神流传至今。

这样联想,我想传达我当下的思考:家长的心理弱势,到底是不是因为不自由?也许他的父亲管束严?还是经历过特殊事件?心理上是强势还是弱势,是一言难尽的,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其根本与成长经历有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发现这样的现象该深入思考怎么做的问题:有没有应对和补救的策略?弱势和强势与成长的关系是怎样的?

苍穹在思考语言结构背后的“理”,是不是更加值得思考一下“问题”的根源?联想这两年治理腐败,政府决心大、力度大。局里的车贴着封条没人敢揭开。一位科长女儿回门请喝喜酒被告了接受调查。“公务员”成了“弱势群体”。大家由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不敢胡乱作为,也不敢不作为。我想,若果早“弱势”些,还需要政府“打苍蝇、抓老虎、治小鬼”吗?

看得更“透”点儿,原来,“弱势”也是好事。

(二)教育是雕琢

苍穹说他这段时间为一些老师磨课,能感觉到他们所营造的话语的不同。他感慨:风格的形成,一定是雕琢的结果。

苍穹说,老师需要“雕琢”。“雕琢”语出《荀子.王制》,苍穹之意,应该是指“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想起窦桂梅《我的教育视界》,紫丁香水木清华是她的风格,简单大气意志自深,风神近楚《骚》,这是不是雕琢出来的呢?我想孩子的教育,也需要“雕琢”。

今日和几位校长去转学校,车上大家叙事。一位校长聊到心烦的事,说每天有“缠”人的家长告状。一位女校长和大家意见相悖,她说她最喜欢处理这样的事:哪个班有家长到学校找班主任告状,她都要凑前旁听,偶尔会插上几句,家长总会说着感谢的话回家。她说她的窍门通常会问:你童年的记忆是什么?这段记忆发生时,你的父母在身边吗?80%的回答是“不在”。

“这样问,目的何在?”我问她。

“多数家长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解决?”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多不愉快的纠纷,孩子们之间都会用一句“对不起”、“没关系”云散。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透过那份“魔鬼式训练”日程表,看到孩子们早早到校,跟亲爱的雷夫学习心算,午餐时间围在雷夫周围弹吉他,放学后,雷夫先生微笑着陪孩子们一起阅读《莎士比亚》,为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非常关键的门。其实,“理”是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留给他们自己去“雕琢”的空间和时间。老师陪伴以引导,让他们懂得分辨什么是本质的。

“陪伴”是真情性的雕琢过程,需要长久地修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高出1.67时,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而且,90%的教师都超工作量。按常理,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但是,中国真有这样的雷夫,亦庄实验小学的常丽华教师就是,她致力于全课程教育实验。

我们也在做“全课程”理念支撑下的“大阅读”实践。我县108所小学,有76所300人以下的学校,班多人少教师包班,教师得全能,语文数学品德生物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全包,有的还带着英语。全课程是改革方向,“大阅读”是重要载体,其中,“叙事”是有效的策略和路径。

一位校长回忆说,有一次她用“相遇”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叙事。她仔细聆听一位孩子说,自己最快乐的记忆,是和小伙伴关起门来在床上“跳”。校长受到启发,于是,她允许孩子在草场上“跑”。每天课下,孩子们显露了愉悦的分享。再后来,校长在草场上安装两个足球场,草场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大床”。现在,校长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练“颠球”。她说自己颠“排球”没问题,手臂能控制好平衡。“足球”怎么练也不行。她笑着说,自己两周了,才能颠三个,而孩子们不一样,脚腿并用可以颠10分钟不掉。她说孩子们的统觉能力是天生的。

我们进到她的学校。正好是课间,孩子们个别的有跑的、追的,更多是有组织地游戏,或者在长廊看书,孩子们习惯了“静”,连上楼梯都是慢步轻声靠右行。

“在床上跳”是外在显现。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外在,创设适合孩子“活动”的修炼场,让他们自我雕琢,成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运动”。这样的雕琢更像是开采。

(三)教育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

读苍穹的《师权与女权》,想起一个故事:

大鸟一圈圈地领着小鸟飞行,大鸡一次次地领着小鸡捉虫……这恐怕是连许多动物都懂得的道理。但是后来,大鸟大鸡进化了,它们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把小鸟小鸡十几年关在学校里,让它们坐在那儿听飞行课和捉虫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讲得天花乱坠,小鸟小鸡听昏昏欲睡。后来,终于有了两个有文采有口才的老师。小鸟小鸡们听得脸上有了笑容。但飞行呢?捉虫呢?依然不会……终于毕业了,小鸟小鸡离开学校后,发现还要重新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飞行和捉虫的本领。

大鸟与小鸟的故事,激起大家的再思考,在不断生成的话语中,拓展自己的视角,重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喜欢若水的一句“我更喜欢在平日里,把这些生存的本领,潜移默化地融入在教育之中。”这填补了苍穹关于课堂话语重思考、缺实践的重大缺失。

当下生成的生命话语很少在日常的课堂中生成。

生命是话语不断生成的源头,没有生命的课堂会成为学生心灵和教师心灵的坟墓。

教师与学生分离,教育会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

当下,教育的内生态和外生态如此,让每个有教育情怀的人唏嘘不已。

想起梁继璋对儿子说的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教师和学生是父子、是师徒。师权不是女权。

教育不是猫捉老鼠,也不是老鼠追着猫四处逃。

(四)等待,时光在的时候慢慢回语

没有落雪的日子,我在等待。

唯我,静谧、上升、飞扬,飘起来。啊,雾气蒸腾的海,如明镜,白纱拂着玉体,乌发垂入水中。我呼喊着自己的名字,黛山回应。我拼命地游,拍打着水……

掀开梦,苍穹的叙事入心。

我在思考。思考中有我有学生有课堂,有我该思考些什么。

苍穹说:参与式学习——不要小看。

晨起,阳光像杯中的豆浆,乳黄,也像群中的聊语,温热而暖心。

晓斌有感苍穹的探究:“这样的一种探究,让孩子与老师处于一种同等的地位,处于协同作战的战友,这种共同的劳作,师生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形成友谊和爱。师生共舞。”他发群语音,柔和沉静的声音传来:一辈子与一天——活着的意义,享受美妙。想到他本来就是柔和的哲学家。他说:“这是第三次读,为何不如前几次。前几次在读的过程完全投入,没有杂念,而在这次读的过程中,想到大家会有怎样的评价和反应,于是思想开了小差,出现了错误。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顾忌他人的评价和反应,这种思想反而会影响发挥,这是小我在作怪。在讲话时,不能全情投入,在乎他人的评价,这是一种指向我的,维护自我的思想,这种思想会干扰自我的发挥。心底至善,了无私心,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只要我们的动机是至善的,不顾忌他人的评价,忘我,为他,去除了私心杂念,我们就会做的更好!”喜欢这样静谧芬芳的禅意,用一颗淡然易感的心聆听岁月中细微的花开声音,润物无声缓缓浸染,铺陈成一片姹紫嫣红。

铲土机的轰鸣妨碍不到我,窗前的学校矗立起三层楼房,操场前进后退的车辙平坦结实,一条条连成一片。如梦,逆光起航。却发现,一种简单的参与是“小说”境界的课堂。

电脑桌上,枝头的光环延续极尽鲜妍的那朵白蔷薇和紫红的月季插在一个玻璃瓶里,极喜欢——柔和的、哲学的,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的温暖。这理性的温度,来自杨老师西方思想史课堂。回忆课堂,杨老师那谢顶的光环还在;男生耳鬓绽放的花儿还在。打开PPT,狰狞的温馨的纠结的烂漫的摄魂的唤醒的画面,带着花叶的香,把我的的课堂唤醒。

生1:这段写得真好,其中有一个字特别传神:“横着”,是哪个?

生2:如果换成“卧着”行不行?老舍写过“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生3:不行,“卧着”给人很活泼、温暖的感觉,而“横着”能给人一种悲凉萧条的感觉。

生4:我从“终于”二字体会到了他叫老爷之前激烈的思想斗争。

生5:后文还有一句——“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这里也用了“终于”,可见决定任何事情他都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连座位都不敢坐。

我在尝试“词刺激”解读鲁迅的《故乡》,这是“参与式学习”,我把它嫁接在小学“大阅读”课堂。

《故乡》丰富到以任何一个“词”切入文本都可以各取所需且各有所得。横看:人物、环境、情节;侧看:叙述、描写、抒情;主角、配角、衬角;铺垫、对比、映衬……令人眼花缭乱。取之点太繁,讲之处太多,如何取舍,如何构思,方能引领学生在经典中走一个来回,帮助他们把握精髓享受精妙,从而留下回味留下思考,为正在进行的小说阅读增加些智慧,为人生的小说打下基础,“小说境界”的人生?

我们在做比较阅读。

较之散文。我们用小说把一个故事讲“圆”,小说境界的课堂奠基、蓄势、展开、高潮、收束,层层铺垫,处处呼应,浑然一体。“和杨二嫂对话”“和闰土对话”“和我对话”三个部分。以“我”作为核心支撑架构,互包互容,相互成就。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去研究思考,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大文本读到精处,厚文本被读薄,深文本读平易,“旧”文本被读“新”。

较之戏剧。我们用无数的人生之“戏”构成一篇小说。小说境界的课堂从细节上审视,从榫接处研究,讲究系统思维,看重局部和整体的配合,撰写自己的生活小说。

较之诗歌。我们用“咬文嚼字理性关照”使绿波荡漾的涟漪和水上仪态万方的莲荷沉入水下的淤泥,还原人性的真实。小说境界的课堂,总在沉潜,总在漫溯,慢、稳、实。

小说境界的课堂用词语调出直觉,用故事支撑灵动,“叙事”降临,“参与式学习”成为师生共舞的场。

一直在等,等待柔和的声调、柔和的眼神、柔和的故事、柔和的课堂,还有柔和带来的悸颤:猫头鹰瞪着大眼睛,怎么那么可爱?石头里长出花,为什么阴暗了自己的影子?刺猬把自己裹成刺刺球,心怎么还是最软?曾在沙子上写的字,被风吹散了没有?海水里的云,怎么融化在春雪毛桃的骨子里?

不再是空白,那是什么颜色?

没有了黑色的粘土,捏不出漂亮的记忆。记忆忘记了密码。

太多问题,等待时光在的时候慢慢回语。

02 只要愿意,生命是有奇迹的(文/陈林)

不会写叙事,但依然要写杭师大杨小洪老师。

“你就是陈林!”虽然曾经在“河北教育读书群”里发过一次公开课照片,但没想到教授刚见面就一下子把我认了出来。

坐下后,教授接着说:“咱们是老朋友了,我有两句话一直想当面跟你说。”

一听就知道不是“好”话。但,说实话,我的“心态”一直很好的,我也喜欢听“批评”,只是不知道教授会批评什么,况且我们刚见面啊,不至于一见面就来当头棒喝吧,心中略有不安。

“觉得你总是为权威尊!这是其一。第二,你读了很多书,也知道了很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却没能化到你的思想里去,比如,你吃了一个方块的理论,你根本没消化,到运用时,还是一个方块!”

“你必须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要不卑不亢,或者暂且在自己的电脑里再准备一份说真话的文字。还记得我在英国的时候,与小威廉多儿的接触……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很注意倾听,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作了20分钟的发言,那些专家纷纷问我是谁……”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你掌握的化为自己的……,你要学会化……”

在我写的文字里,你是看不到他说话时双手舞蹈的样子的;你也是听不到他说话时那充满激情的声音的;你也是感受不到他说话时那热切的期待的。

你更看不到的是,他双手挥舞时手臂上所插的针管;你更听不到的是,医院里除了他的声音之外的宁静;你更感受不到他为了昂起头来,整个身子使劲往枕头上蹿的艰难!你更看不到的是,说一会儿,他就要使劲喝上一口水;你更听不到的是,他在讲述的时候,我不太敢发出的呼吸声;你更无法感受的是,他微微攒起眉头时可能有的病痛……

“下面,请你们三个人轮流谈谈对于《全神贯注》的看法……”

我们三个人一一谈了。

他一一点评。

然后他又开始“滔滔不绝”,挥舞手臂,口泛莲花,昂头蹿身来……

“这篇课文,我以为,要让孩子反观自己,要让孩子自己从罗丹身上学到点什么……教师要做一个电梯手,有的孩子在第一层,有的孩子在第二层……教师要开着电梯一个个把他们接上来,共同地抵达知识的最高层……”

接着,他又回到文本,总结道:“最终,你要让孩子分析自己,你喜欢的是什么?你正在做的是什么?你打算为你喜欢的人或事牺牲什么?……”我大口喘着气,我不知道是因为他的激动,还是他的病痛……

看着手表,一晃已经40多分钟过去了,说实话,开始的不安,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我的激动了,但也越来越担心了,因为他这样的激动,身体能承受得了吗?况且他昨天才做过手术啊!我悄悄发了个微信给同行的孙大姐,但孙大姐也早已听得入迷了,许久也没发现……

此时的教授,那还是个身患重病,现在医院正以全力医疗的人呢?我情不自禁地说:“杨老师(他不准我们叫他‘教授’),我觉得我看到罗丹了。您这身体已经跟您的精神融为一体了!”是的,教授的精神是如此充满活力啊!

我从来没有被一个人如此震撼过,虽然在书中也读很多励志的感人故事,但面对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大师,震撼如此强烈,以至于我虽然不忍再打扰,却居然没勇气打断他。

精神的力量如此慑人!当一个人真正做到剑气合一,才会有如此的力道吧!当一个人真正将身心与世界合在一起,才会有如此的威严吧!当一个人眼里只有他所专情的事业时,才会有如此的磅礴和豪迈吧!

杨教授,不,杨老师,不,小洪老师,奇迹必在您身上诞生!

(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 陈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写自我”)

03 文字里的苍穹(文/杨小洪)

l 读苍穹的文字,那天与诸友相谈甚欢的情景又历历在目。那时的讨论,从罗丹的全神贯注开始,一一涉及到文本处理,教师想象,课堂生成,最后聚焦在文本引发的三个人生哲学问题: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在不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准备为自己的喜欢做出多大的牺牲?联系到文本我们继续发问:罗丹的全神贯注回答的是那个问题?罗丹年轻的时候,是如何回答前面两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喜欢苍穹欲抑实扬的笔法:在我的文字里你看不到……更希望他表现为生命中欲静而实动的进取状态。

l 读苍穹,那位教师的课外备课 ,奠定了一节优秀课的基础。但要真正成为一节优秀的课,不仅需要教师的生气 ,更需要学生的生气。同意苍穹的思考,学生的生气来自于教师能发掘和给与的空间。这种空间及既能包容山水,晓蓉,密哲,丽玲,春英及类似的种种叙事,也能鼓励昌军与若水的抬杠,并一切化为共舞的资源。

l 读苍穹两篇文字,议论似乎读集中在课堂和文本解读的形式。不知是因为讲课的教师本来就是如此,还是因为作者目前的关注正聚焦于此。就我而言,文为心声。心动而文起,心摇则文曳。我若上课,一定会全力聚焦于作者文后的生命状态和灵魂状态,沉浸于中,体悟作者也体悟自己。如孔子之学琴,沉心端坐,轻抚丝弦,先得高山流水,再而得文王威仪。说文而不得其心,如居狗尾而欲摇其身,若得其心,如居其身而摇其尾。具体到丑小鸭,此童话其实就是每一个个体欲坚持其天然本性的一部成长史,不仅对孩子而且对一切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有志之士都是一种鞭策与激励。在我们这个群里,聚集着一批想飞向天空的丑小鸭。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讲我们的故事,并让我们的故事播种下未来天空的飞翔?

l 读苍穹,觉得其中二位教师的课,充满各自对生命的理解,其间有对学习心理的体悟,也有在当下场景的生成。对于汪先生的学理,听山水介绍过,窃以为陷入名相太深,反容易忽视不在学理视角中的生命本体。

l 苍穹一篇,富有哲理,读后让人深思。其中教学中的对话可能需要一种游戏性的洞见,我深以为然。不过我也有异议,主要对其中一句:在这种游戏中,我显然是一个已知者,我是知识的完全掌握者,孩子们的任务就是能在通过猜测来“发掘”出我的“已知”。当他们“发掘”出来之后,自然就会感到胜利的愉悦,而我则甘愿做一个被揭露出“秘密”的“失败者”。

l 今天读苍穹的文章,忽有所悟:君子之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阴阳相互为用。没有厚德,自强不息失之过刚;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只是乡愿。一路行走,走的越远,经历的越多,担负的越多,对行在路上的人,不论远近,也就能够理解,能够承载多物乃至万物了。不宽容,是因为自己行得不远,更要自强不息。我的过去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资源,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愿我的历史成就我未来的梦。近景中花开,如入微的叙事,传递着载物与自强的信息,此乃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弱者当自强,厚者当载物。两面复融为一体,道与德,不弃不离。求道之志,厚生之德:仁者爱人。

l 读苍穹,依然是思维慎密滔滔若黄河之水。不过其中一点,以为独立自由之精神来自西方,我有不同理解。就近代而言,此精神确实从西方引入,但统观中国历史,先秦之诸子百家,宋明星之理学心学肇始,都不乏独立自由之精神。只是中国统治者,屡屡高压与招安二策并用,坚持独立自由精神者斩尽杀绝,屈身依附者高官厚禄。故每到盛世,精神界一片死气。待到末世,外在世界一片凋零,独立自由之精神方得苏醒。

l 读苍穹的规则与权变,觉得这是一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就一个社会而言,规则捍卫的是人类过去的成果,而权变则开辟通向未来的道路。规则因权变而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权变因规则而立足于前人的智慧。但,7-11岁的儿童正处于发展规则——角色能力的阶段……教师过多的说教和指责,传递的不是规则和角色的信息,而是焦虑的情绪和我他关系的失衡。

l 读苍穹,以为深解以意逆志。其思维脉络,从文章阅读开始,最后落在学校教育的自我认同。苍穹是位语文教师兼校长,其思考总是素位而行,不离自家生命体悟。读其文章,觉得这种思考方式,让他获得内在的灵动,每每将高深的理论化为对日常问题的解读。但苍穹的思考,目前尚以抽象为主,常以典籍辅之。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他生动的叙事,一个场景,一个故事,总是透出他生命最底层的信息。只可惜他这样的叙事太少,到目前我只读到他关于局长来访与下班听课发生冲突的一篇。

l 苍穹的叙事,有了切己的问题,于是场景,人物,对话与思考,一齐鲜活起来。看来苍穹此番与山水和才华的相遇,其中感悟甚多。

l 读苍穹,文风大改,不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仅仅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让自己当下的思考,成为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的智慧。这样的课堂,首先要放弃教师的独角戏。苍穹的方法,就是对课堂流程进行一个改变,先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示初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要怕孩子们犯错,这错误正是教师思考和智慧的资源。因为错误让教师有了一个介入的突破口,让他的话语有了一种针对性。记得在杭州与苍穹山水相遇之时,我说了一个关于师生关系的比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认知层面等教师来接引。教师是电梯,他的认知能力有较大的自由度,需要下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去接引。而教师要去接引,首先就要学生先行表达。亦如苍穹文中所示。杭州一别才数日,苍穹就有佳作问世,其知行合一的作风感人至深。

(注:苍穹,陈林网名。)

04 心灵叙事如穹宇繁星(文/石卫芳)

杨老师让我们学苍穹,一是每天叙事,常年不断。二是学会理性思考和逻辑重构。

当自传叙事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发现,敏锐捕捉生活碎片相遇群中闪光的灵魂,心灵的探究叙事会汩汩流入笔端。每日窖藏对教育和人性的思考,用繁星点缀心灵的穹宇,内部景观自然壮美。

《纪昌学射》课堂进行中。

学生读了三遍课文。有的眨巴眼睛沉思,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默默勾画,有的小声朗读。按照事先的准备,接下来该梳理重点词语和句子。我却突然改了主意。用“问答”法解读文本。

问:如果你想学到射箭的本领,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学?

答:拜师。

课堂有了小小骚动,有的同桌有了小小的争议,我窃喜,看来学生把自己当做“纪昌”了,他们在用文本角色解读文本。

问:你会去拜谁为师?我顺水推舟,想考察一下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解读的能力。

答:本领高超的老师。

看来学生们的概括能力挺强。“高超”一词大家无异议。文中本领高超的人是甘蝇,但是已经不在人世,他的徒弟飞卫本领得了他师傅的真传,你准备拜他为师。第一次见老师,老师说:“你先学不瞬。”一位学生一边读一边“眨眼”,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看来“瞬”是“眨眼”的意思他懂了。“你如何想?”我见缝插针。学生的回答开始多样化了。有的说先回去练练再说;有的说会想想老师为什么叫我这么做;大部分学生在这时还是选择按照老师说的:试试这个方法,先练不眨眼有道理。“要练多久呢?”不同的学生选择也不同了。

时机到了,学生打开了思维,我抓住文中语句“亚学视而可”质疑:这时的你会想什么?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学‘看’的本领?”从他们的私语中强调“看”而且是大大的“?”号,我似乎猜到他们的心思:“看的本领”和“学射箭”风马牛不相及啊。我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会听老师的话,回去好好地学习‘看’。”

“这个老师根本就是神经病,我还是走吧。”

“这是为什么呢?我得好好想想再做决定。”

“我会问问老师:为什么要我这样做呢?”

大家的意见多起来。看来“亲其师,信其道”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我内心高兴但不露声色,跳过这个话题继续问:“你,可以坚持多久?”大家选择的时间出现了大的跨越:一周,一个月,一年,有的更久。“当你最终学业有成的时候,你会说什么?”这个问题,尤其我强调了“最终”,同学们有些愣住了,望着我,又相互望望,我知道他们在思考——“我”能不能走到“最终”?并且我怎么可以“学业有成”?我不是要他们的结论,想要他们的审辨过程。于是六个学习小组自然分开,开始研讨。

5分钟过去了,进入交流环节。先拆组。

大家已经熟悉我的套路。抽签:第三组解散,插入其他五个组,并且作为陈述主持人。只给一分钟时间梳理组内意见。紧张的讨论过程,大家探着身子伸着脖子:“我的观点三个。”“我是五个。”“共32个。”主持人用“词语”速记,边记录边勾勾连连,由你跳到他再回到我,文本的内容被肢解后搬入新的“家”。

最紧张的时刻到了:分享。

空气中略带凝重。第一次机会没了,第二次机会没了,第三次……陈述的同学表述时间三分钟,有的时间没到,有的观点没有阐述完。其他同学补充,时间一分钟。“不许重复,要在上一组的基础上表述自己的观点。”我重申着,“可以否定可以反驳可以补充可以深化可以质疑,不可以重复。”最后一组,用“讲故事”的方法表述。不是结论,是思考过程,“学射箭、看射箭、思射箭”还原为生活场境,其他组的同学在质疑,表述组引用书中的语句或联系生活或旁征博引。故事激活故事,大家在故事背后思考着,表达着。

记得第一次拆组时,被拆的同学心里忐忑。他们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状况。“哪个组也不要我怎么办?”“万一说不出话来怎么办?”“万一很丢人怎么办?”心里的拉锯战是当初每一个同学都要经历的。后来他们总结出经验:“不要怕丢脸,丢脸是最大的财富!”是的,现在的课堂,没人在乎你丢脸,大家敬佩的是你丢脸以后能站起来。我想起了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的走进这个良夜》,似乎听到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咆哮吧!不要温和地走进这个课堂!

想想:自己备课是不是也在寻找自己?

记得在讲《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是这样“备”课的:首先,看苏轼的三本传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康震评说苏轼》、王殊的《苏轼传》。然后上网查阅“文言文如何上”,并在中国知网中下载查看一些研究生博士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最后是网上狂看各地、各家、名师的、普通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看了六部关于苏轼的电视讲座,看了11篇关于此文的赏析,看了五篇关于喜欢苏轼的散文。恰在这时,去青岛参加培训,听了三大流派的言说。经历几个夜半,我的设计出炉:以读为主,读中有悟,最后背诵。开始试讲。可是上完后总觉得这课没能“拔”出来,后面想升到一个高度但总是被什么堵住而出不来。继续修改,再试,还是不满意。在第四个班试讲的时候课顺畅多了,但不知怎的,总有些不对劲的感觉。我的承天寺、我的苏轼呢?学生的呢?学生自己呢?

回顾试讲过的四个班,我发现,学生跟进的内容很浅显,活动表面化,如果一味顺着以学生为主的思路,势必让这个课堂缺少深度和厚度。“你怕讲吗?”我问自己,“以学生为主要全盘否定老师讲吗?”再看学生,他们自己能理解的为什么我要设计装模作样的交流活动,老师假装深入小组听学生不着调的呓语?

我得把原先的设计推翻。可是,明天就去参加省大赛了,来得及吗?新设计方案后我连试讲的机会都没有了。有了想放弃的心思。外面的阳光很好,风儿轻柔。柳树发了新芽,一团一团的绿,朦朦胧胧。我好想悠闲地走走看看。只要放弃,那么旧设计名次不会太差。咬了咬牙,扑在电脑上拿出新方案:重构课程,预设活动,变教案为学案。凌晨一点,做好ppt,上面有5张图片,三个话题,做了跳转链接。

我上了讲台,把学生带进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月夜……如我所愿,用读贯穿,读中理解,理解后再读,有了深度厚度广度。苏轼的纠结成为学生自己的,苏轼内心深处不是要做闲人而要忙起来,忙的要有价值成为诠释孩子们自己生活的参照,那束光不仅在承天寺,更在心底。

闲着还是不闲着?这个很纠结的话题,仅84字,言短而丰富的意蕴在以“读”为主,读中理解文意、读中欣赏意境、读中体会情感、读中走进自我,从认识苏轼处逆境而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到引入相关的资料浅文深读,“我”在课堂站了起来。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依然在回味孩子们的话: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前的12位英雄,其中有罗马帝国的皇帝,有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在这12位英雄里还有一位中国人:苏轼。《世界报》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一个中国人的生平,尚属首次。苏轼,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外国人如此的欣赏和敬重?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了。我也可以做这样的苏轼:一个博学的、幽默的“闲人”,我喜欢这样的我自己。

入夜即睡,闲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闲也。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和怀民一起赏月。闲也。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闲也。盖竹柏影也,看的如此仔细,闲也。一幅月夜美景图,这闲,该有着怎样的闲情雅致。想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读苍穹的评课:我将我周六晚上看到的情景跟老师作了介绍,会场上一下子显得十分安静。那个晚上:8点,我去学校拿汽车时他的教室里灯还亮着,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刚刚试了课件。当时我还纳闷,因为我不知道这一周轮到他上公开课。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他从上一周开始就准备今天的公开课了,而其实,这只是一节正常的组内交流课。

还在回味苍穹的话:其实,一堂课成功与否,第一是看,教师有没有发生发自内心的教的行为;第二是看,这节课学生有没有发生对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行为。也在琢磨他最后那句话:“孩子学的最重要的知识,便是教师对于知识的好奇和探求……”

我在探求什么?是“闲”还是“不闲”?我希望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究吗?

那一年遇到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和《故乡》。教《藤野先生》磕磕绊绊,几周后教《故乡》适逢周二的下午,考虑到下午上课效果不好,就没安排什么具体内容。我是提了一个录音机走进教室,然后播放了《故乡》的朗诵。听了几乎一节课,最后只剩下五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听出了门道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学生说:“老师啊,我一直很讨厌鲁迅的文章,老是读不懂,可今天我才知道鲁迅的文章是这么的有意思啊,那个杨二嫂让她写活了。我得去读读他的其他文章。”第二节课继续听,听得是《藤野先生》。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响起的时候,仿佛有份魔力控制了课堂,学生们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当听到“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还要将脖子扭几扭”一片笑声,过后又安静下来。当听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他们小声的在骂,“你才是低能儿”。我也跟着激动了,和学生们聊起来。一通则百通。接下来的课堂顺利极了。

聆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到日本的藤野先生,到《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学生写文怀念老师的欲求高涨,而我只说了一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学生马上做恍然大悟:鲁迅念念不忘藤野先生,皆是因为其没有民族偏见,没有和其他日本人一样的歧视中国学生。所以鲁迅才有了对老师怀念的一些具体行为(三件事)。习作的目的是跟着鲁迅学写老师,以给藤野先生制作档案的形式解决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描写问题。我们开始研究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肖像特点、掌故、供职学校、教授课程、相识后的事情及表现品质。因为前面的课文听得认真,这些问题几乎没有障碍。我们拓展。讲藤野先生是如何知道有《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读藤野先生在鲁迅去世后的悼念文章《谨记周树人君》。学生提交习作,我闻到了一种暗香,那是文佳手里的平安果散发的香味。

什么是懂?原来这么简单:聆听。

像苍穹那样,聆听老师,聆听学生,聆听自我,听出五彩缤纷。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