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我恋爱了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13

01 我恋爱了(文/许丽玲)

写这话时,内心甜蜜蜜,如同又遇初恋,兴奋,喜悦,幸福。

就在前天,闲坐之际,脑海中倏忽闪现出上周四孩子上台讲故事的场景,觉得有点话说,于是就琢磨着怎么样和每天晚上阅读的《教学勇气》对接上。

这是第一次尝试用教学中的事例对接教育理论,心里忐忑,惶恐。对于事件的回放式描述,我倒有信心,但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要和哪一部分的理论链接才稳妥,倒是难倒了我。因为我只是初读这本书,只是关注书中文字所表达内容,至于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我还没有觉察到!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了实现有效对接,我反复翻阅《教学勇气》,努力地寻找与帕尔默相遇的契机。在一番思考与探索,我以史上最拙劣的方式载入了书中的几行文字一一“一个老师,当他不了解自己时,他就不可能他了解他的学生,就只会要一层不变的观念,通过重重的墨镜去看学生。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地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的精神地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教导自己认识自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的这种低级拙劣的行为肯定逃不过专家老师的火眼金睛,但我又渴望以此为学习契机,得到他们高屋建瓴地指导,哪怕这作为反面教材?犹豫!纠结!徘徊!

“可以发群,看看大家的回应。你的叙事思路很清晰。”这是孙老师读完我的处女作《我和学习单结缘》后给我的建议,因为担心自己文化底蕴太薄,表达与认识太肤浅让大家见笑,所以那一次我选择放弃。

再一次放弃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算了吧,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于是硬着头皮把《我能读懂你吗》发到叙事群里。

那天晚上,我如坐针毡在守着手机,心情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有担心,也有期待!有紧张,也有激动!

彩文老师以她光速的思维,在第一时间里给我回复,运用了帕尔默自我认同理论,从叙事的内容到语言表达两方面进行点评。紧接着,她又以“山水”的身份再次从另一个角度对我的认识进行理智地评点。

“剔透玲珑用教学勇气帕尔默的智慧勾联生活,为我们面对教育经历做叙事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想教师生存的更有价值,想自己的教育变得更加自由,更有尊严,想沟通孩子和家长更有底气和魄力。

从剔透玲珑的叙事来看,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看清自己的问题,明白自己的局限,清楚自己的理想,可以更好的制定自己的教育策略,从而更好的处理自身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获得生命成长的丰硕果实。这是认识自我的现世价值所在。

但认识自我的终极目标,剔透玲珑还没有觉知,那是更高境界的终极关怀。”

韩春英老师以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评讲,最后以问题形式抛出一一教师为什么要“读懂学生”?教师要读懂学生什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读懂学生”?教师又该如何重塑角色?今天的教育该给予学生什么?教师该想什么,该做什么?在认知领域,今天的学生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已站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起点上,甚至在某些领域,他们所表现的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该给予他们什么,引领他们什么?一连串的追问把我带入了更深层的思考。

对于我,一个羽翼未丰的我,她们给予我的更多的是温暖的鼓舞,爱的肯定。让我感受到她们内心世界的那份真诚与大爱。

多么善解人意的心灵导师,多么温馨的学习共同体,是她们语言的力量帮助我重新建立起写作的信心。这样的心灵相遇让我忘记了最初的卑微,忘记了之前的紧张与不安,走出了孤独,发现了希望的曙光。

那天起,我对夜晚的时间特别期待,如同在等待初恋情人一样,内心涌动着兴奋,激动与幸福。

我渴望看到叙事群里那满含着真诚的对话,我渴望看到那充满人文性的关怀,我更渴望汲取到润泽我干涸心灵的言论。

我恋爱了,与叙事群,与《教学勇气》。

【小洪点评】

晨起,读丽玲。一个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子,在群里公开宣布,我恋爱了,这是一种何等的情怀!

她的这份深情,来自她生命深处的一个悖论:她能够自信地描述教学的事件,但尚不知道如何与理论对接。

实践与理论分离,让她一直处于难以摆脱的纠结。

她要穿越过这个瓶颈,在深层次的融合中去寻找一个更美丽的世界。

感觉到她的努力,回到初心,用最原始的方式摘录那打动了自己的词语,试图由此出发,去探索一条属于她自己的生命之旅。我知道这种摘录,是在记录她与帕尔默的相遇。但摘录的方式不太规范,没有运用引号,让读者无法分辨帕尔默从哪里开始,作者的思维在哪里与帕尔默对接。这也是许多教师写作中的通病,引用没有任何标记,被人误解为有抄袭之嫌。

丽玲是勇敢的,她知道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拙劣的,但是为了学习的契机,她愿意以此为反面教材。她的纠结,徘徊,见证了她的勇敢。她先是将处女作《我和学习单结缘》发给山水,然后又将《我能读懂你吗?》发群。从她自己的描述中,感觉到她的那份激情:“那天晚上,我如坐针毡在守着手机,心情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有担心,也有期待!有紧张,也有激动!”这份激情,虽然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但它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已经是很遥远很遥远的过去。我们很难想象,人到中年,如何会有初恋时的那份心境。

丽玲的故事,叩动着群友的心门。

山水光速回应,运用了自我认同的理论,春英老师在她的读后感中则抛出了一系列问题一一“教师为什么要读懂学生?教师要读懂学生什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读懂学生?教师又该如何重塑角色?今天的教育该给予学生什么?教师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她们内心世界的那份真诚与大爱。每一个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心灵导师,多么温馨的学习共同体。”

读丽玲,感觉到那是一个初恋的情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涌动,在分享她清纯的甜蜜:“那天起,我对夜晚的时间特别期待,如同在等待初恋情人一样,内心涌动着兴奋,激动与幸福。我渴望看到叙事群里那满含着真诚的对话,我渴望看到那充满人文性的关怀,我更渴望汲取到润泽我干涸心灵的言论。我恋爱了,与叙事群,与《教学勇气》!”

读着丽玲,发现自己深深地被打动。

群里,不时地光标闪动,有昌军的“小舟爱上大海“,有山水的”待我发酵”,也有永清的“回到刚入群的感觉”。他们言语各异,但内心的那份感动相似,一种对更高境界的爱群里旋回。

这让我想起帕尔默在书中所说的伟大事物——“真正的共同体……并不只是借助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结合在一起。”(p107)

我不由得自问,那个让丽玲恋爱、让山水发酵、让昌军渴望打破自己独有的那层膜的伟大事物是什么?那个让我们经历了“养心斋”的误解,但依然初心不改,依然自我承担的伟大事物是什么?

记得吴国珍老师曾经说过,要保持群里语言的纯洁性。因为只有纯洁的语言才会引导伟大事物在我们中间降临。

昨夜今晨的群互动,没有官话、空话、套话、近乎话,远离奉承、俗语,让我们的心灵沉浸在对理想的探索和追求之中。

在这样纯净、坦率、沉思、倾情的气氛里,我们大家都变得年轻。

02 爱,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文/许丽玲)

因为爱,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这是帕尔默在《教学勇气》导言部分提到的。敲打着这一行字时,我的内心却传出一个不一样的声音——难道把心肠变硬就不是爱了吗?

思绪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个九月。

那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天,那是我和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我很期待,毕竟太久没有接触到这么稚嫩的小孩了。

我老早就站在教室门口等待着这些小天使的到来。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陆续进入了教室。这可是他们一次来到小学,一切是那么新鲜,一切又是那么陌生。孩子们眨巴着明亮的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一张小嘴巴叽叽喳喳地叫着喊着,教室里因为有了可爱的孩子而焕发出生气与活力。可爱的还不仅仅是天真的孩子们,家长们更是可爱至极,他们像呵护什么似的,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嘘寒问暖,没有丝毫离开教室的念头,有的家长干脆坐着孩子的位置上,把孩子紧紧地揽在怀里。上小学就意味着孩子要经历第二次断奶,意味着孩子要开始学会独立。可如今,家长们都没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对家长的做法不能苟同,但这是我和大部分家长也都是第一次见面。为了彼此留下良好的印象,我努力地平缓住内心的那份冲动。耐住性子,对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不容易才让家长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可没有想到,他们只是转移了阵地。不大会儿,窗户旁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算了吧!暂且包容与理解一下吧!我走下讲台,细心的安抚好每一个孩子,好不容易才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阵哭声打破了这个费劲换来的安静。

谁?

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哦!一个长得特别清秀的小女孩,她坐在位置上,梨花带雨,甚是伤心。

大伙儿也向她投去疑惑的眼神,窗台那边也引起了小小的骚动。

怎么啦?

我一个箭步走到她跟前,蹲下身子,轻轻地问道:“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告诉老师,我会帮你的!”孩子没有任何回应,似乎没有听清楚我的话,于是,我提高声调,放慢语速再次问道:“怎么回事呀?谁欺负你了吗?或者要上洗手间?告诉老师,可以吗?”我一边拿出纸巾轻轻地擦拭泪水,一遍爱怜地抚摸着她的小脑袋。我满心期待她的回答,可她依然咿咿呀呀地哭着,任凭你怎么安慰,怎么问询,她都不理不睬。我只能把目光转向她身边的同学,但周围的同学都表示不知道。女孩的家长就在我问询的那一刻不分容说地闯进教室,她告诉我孩子哭的原因。原来,那个孩子看到自己幼儿园的小伙伴也在同一班,就闹着要和他同桌。刚刚家长也劝过了,但是孩子根本不听劝,末了,她用商量的口吻说:“老师,能给她换个位置吗?”家长的说辞让我啼笑皆非,换个位置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这仅仅是换个位置这么简单地事情吗?我觉得不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像小霸主,想干嘛就要干嘛!没得逞就耍脾气,从而赢得自己的要求。该挫挫她们身上的娇气了,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呀!我刚想狠下心了把她撇在一边,冷却她时,我眼角的余光传递给我一个信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窗外目光如炬,家长正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我,我的做法会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我的评判。要知道,在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里,家长选择老师是司空见惯的事,这次编班,很多家长是慕名而来的,他们对我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我贸然采用强硬的做法,他们会怎么看待我的举动,我的用心良苦呢?他们会在背后对我作怎么的批判呢?不用深思都知道,否定的声音绝对胜过认可的声音。对他们而言,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呀!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那一刻,我犹豫了,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一方面是家长对我的认可,孰轻孰重,我心底是明朗的。我该如何是好?如果我选择包容,选择妥协,就会赢得家长的普遍认同,因为现在的家长更渴望孩子能遇上一个温柔的,和蔼的,平易近人的老师。我确实渴望家长的认同,但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误以为,可以用眼泪达成自己蛮不讲理的目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好教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不好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帕尔默的话唤起了我作为老师的良知。我是老师,我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肩负着引领我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岂能因为外在的评价而错失了教育的良机呢?那一刻,我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已经长大了,老师希望你能要语言来讲道理。当然,如果你还想哭,你就继续哭,但老师不可能因为你哭而满足你的要求的,因为,我不怕孩子哭!”说完,我就转身回到讲台,继续刚才的话题。那个女孩什么时候停止哭泣,我已经忘了,但是我发现这个爱哭的女孩再也没有泪眼婆娑过。那些家长当初什么评价我,我不想知道,但是在后来的时间了,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日俱增。

帕尔默说,《教学勇气》适合这样的老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我要说,其实这本书同样适合于这样的老师:因为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心肠变硬。

【小洪点评】

读丽玲,题目就让我有几分惊喜:“因为爱,我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这些文字全部来自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只是用一个“硬”替换了“软”。显然丽玲在挑战帕尔默。

一个读者,有勇气挑战权威的论断,或者是因为她完全站在不同的阵营,或者是她对作者有重要的补充。认真读过全文,发现丽玲是后者。

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任何一个理念,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对接,在对接中发现共鸣,也在对接中进行批判性思维。

作为作者,其写作时的焦点是他的核心理念,一切个体经验都要服从这个核心理念,支持它的加以采纳和运用,不支持的暂时放在一边。这就是所谓敞亮与遮蔽之间的悖论,也是读者必须与作者不断对话的理据所在。

丽玲的故事,展示了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方式,接受作者的基本理念,同时检索自己的人生阅历,从中发现反例,并通过反例的描述和阐释,对作者加以补充、拓展甚至是颠覆。

丽玲的挑战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爱的内涵。这让我想起论语:“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丽玲的故事,表明做一个真正的仁者,何其之难。有来自家长的压力,有来自学校的压力,有自己内心对家长好评的渴望,也有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判断。丽玲的故事,表明做一个真正的仁者,何其之难。有来自家长的压力,有来自学校的压力,有自己内心对家长好评的渴望,也有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判断。丽玲的叙事,第二段的白描,既充分地展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家长们的呵护和自己内心的理解,也为冲突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当孩子一声长哭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安静的时候,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个性、角色的异同立刻得到凸显。

喜欢丽玲的下蹲,那是一个母亲的姿势;喜欢丽玲向周围孩子的询问,那是教育者一种开放的心态。孩子家长贸然闯入,丽玲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并由此了解的事情的原委,让她可以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内心,凭教育者的良知去进行处理。

钦佩丽玲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的勇气。这让我想起昨夜外孙纠缠外婆要看电视时的情景。外婆的犹豫不决,让小外孙吵闹不已。我见状走了过去,把他手里的遥控器拿了过来,放在他够不着的柜子上。外孙一看没戏,便立刻停止了吵闹,颠颠地跑到玩具室与外婆一起去做游戏。

丽玲的教育智慧,体现在她语重心长的话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已经长大了,老师希望你能要语言来讲道理。当然,如果你还想哭,你就继续哭,但老师不可能因为你哭而满足你的要求的,因为,我不怕孩子哭!”丽玲说:“那个女孩什么时候停止哭泣,我已经忘了,但是我发现这个爱哭的女孩再也没有泪眼婆娑过”。这就是仁者的爱,能好人,亦能恶人,而好恶之间不离爱的本意。

因为有了这一份内在的爱,孩子有了成长,家长已有了成长:因为那位贸然闯入的她,在丽玲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自觉地离开了教室,把这一片空间还给了她所信任的丽玲。

03 放手,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文/许丽玲)

因为补课,孩子周六下午五点方能放学,他爸负责接送任务,我呢,准备晚餐!谁知,在耐心与焦急中看着时钟飞速奔过六点,又奔向七时,怎么回事?车塞得再厉害,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回不了家!

直到七点十五分两个人才出现在家门口,问及原因,他们俩话可多了,原来是儿子蚊帐上的拉链头扯过了,跑出来了,两个人在那里琢磨着如何安进去,一做就是一个小时,最后,蚊帐是拉上了,但拉链头又因用力过猛又跑出来,他们俩只好作罢!其实我早就知道父子俩动手能力差。

根据我先生介绍,儿时的他潜心学习,父母舍不得让他帮忙做事,他的时光都皮在学校学习和捧书阅读中度过!

记得恋爱期间,他跟随我到田地里去收庄稼,一路上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啥都新鲜,更让我啼笑皆非的是活脱脱的大麦韭菜分不清。说真的,那天不是去帮忙,而是帮倒忙!结婚以后,他俨然是家里的领导,专干磨嘴皮子的事情,左一句老婆你去干什么,右一句我不会你来做吧。灯坏了,我装,水管堵了,我疏通,壁纸松了,我买胶水粘上……

儿子一路成长,似乎也如出一辙,因为做事磨蹭,动作慢吞吞,早上担心上班迟到,往往是在他睡眼朦胧的时候,我就赶紧帮他穿好衣服袜子,拉着扯着带他洗刷,晚上,怕这只书虫睡眠不足,拉完二胡后总迫不及待让他上床,收拾书包的任务自然而然我包办代替了!

后来的一次,他的班主任也曾提及他自理能力问题,那时我才下意识地告诉自己要学会放手,不能越俎代庖。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放手开始,慢慢地,他开始学着整理书包,虽然书包还是凌乱有余;开始试着整理书房,虽然书房离井井有条还有距离;他开始天天起床铺床单,虽然被单还是揉皱不堪!毕竟是起步,我宽容地看待他做的一切,给予欣赏,给予鼓励,给予引导与必要的帮助,孩子也乐在其中。五年级儿子参加劳动实践,要独立生活一周,我还是有些担忧,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我。临行前我故意戏言:“儿子,不要连人也丢了哦!东西丢了可以再买,人丢了,妈妈会伤心的!”儿子听了腼腆地笑了,他知道我的话意。那次回来,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初见成效,心里更坚定教育的方向,更坚信放手的必要!可这次拉链事件让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教育,再次想起开学前一天发生的事情——

这次正月十五那天早上,他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舍长说下午要先去打扫宿舍!”这个想法挺好的,免得周二早上匆匆忙,“你联系他,下午你跟车过去打扫!”他似乎不满意我的回答,疑惑地望着我,许久冒出这样一句话:“妈妈,难道你要让我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扫宿舍吗?”声音不轻不重,却如同一块石子在我猝不及防时重重地落到我的心里,并荡开一圈圈的涟漪!怎么是如此的反应?我愕然,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呀!我不再言语,选择沉默:追朔三年初中生活,在宿舍其他同学的家长无声语言的影响下,在他爸一次次的强力胁迫下,我渐渐地失去了我的教育的原则,在有意无意间,我犯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揽了孩子的起居生活,帮他整理储物箱,收拾柜子,定时帮他整理床铺,过分的照顾和宠爱,过多地包办与代替。在我默默的付出中,孩子由最初的感激签约到默许认同,再到后来的理所应当,渐渐地,他在自己本该有的责任意识迷茫了,缺乏担当。

不然发现,现在大部分学生不求上进,对什么事儿都没兴趣,也严重缺乏责任感——检查作业时,不是某某同学忘了带作业本,就是某某同学找不到作业本,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其原因,学生淡淡回答——忘了!丢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收回执单,教午餐费等日常事务必须要三令五申,方能勉强完成。每天总有一些孩子总在铃声响后姗姗来迟,没有时间观念,与家长沟通,家长竟然将孩子本该负起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们也常常谴责家长——他们强烈的保护意识剥夺了孩子努力、负责的机会,使得这些在这个年纪本应充满活力、充满好奇的孩子出现了与年龄不符的沉闷消极,谈话间,我们也忧虑——家长把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看作是合理关爱,丝毫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当,这将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悲哀。在侃侃而谈,唾沫横飞的时候,在批判家长过度保驾护航的时候,我竟忽略了透过他们来审视自己,觉知自己。殊不知,我和他们是何等的相似呀!同样包办代替,同样剥夺孩子历练的机会,同样在培养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问题少年。

这次,微信群里发表的的《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深思。

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仅仅经过一个假期就变得什么都会,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会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钦佩得五体投地,问玛丽:“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的儿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长大懂事了,像变了一个人?”玛丽说:“我什么都没做,只是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玛丽确实什么都没有做。正是她的放手,正是她的不干预,才让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在短短的时间里成长,成熟,有了责任意识。

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付出真爱(利于孩子内在成长的爱),而不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满足家长内在需求的爱)。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人,还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学会为自己作决定,学会为自己负责,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妈妈,难道你要让我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扫宿舍吗?”写到这里,儿子的这句话又一次回响在我的耳畔。如果时光倒流,我不会再选择沉默,我会淡淡地告诉他:“孩子,是的,那是你该做的!”

【小洪点评】

丽玲的反思,揭示了中国家庭教育一个最深层的问题。且这个问题,自独孩政策以来,由父及子,代代相传,必将累积为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丽玲的叙事,顺手拈来,写得风生云起。

从父亲到儿子,从自己家的个案到社会的普遍现象,有白描,有场景,有人物,有对话,友反思,还有与国外教育成功案例的对照,读后印象颇深。

丽玲有如此进步,源于她的不断实践,从分享第一篇叙事开始,如今已经是第5,6篇。且她心态甚好,不紧不慢,心无他鹜,故能专注叙事本身,以求心里和笔下的突破。丽玲的这种心态,正是我们可以借鉴之处。

丽玲叙事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她心中有大格局,于一事切入,而见现实联系之关系网。于是,个体的问题成为社会的问题,儿子的问题成为家长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成为政策的问题。如此层层深入,没有抽象的议论,一切观点都一隐在故事之后,但给人的冲击却不可抗拒。这就是叙事的力量。

我感觉,丽玲的进步,与她从思想上放开了某些东西有关,包括名利。我们无法做到真正完全“无求”,那种绝对状态连圣人都不可能做到,但我们可以在看清看透某些眼前表象的东西后去追求更为深层本质的东西。考试分数排名、绩效奖励、评模评先,这些都是表面看来不可或缺,实际跟真正的教育分离的东西。

丽玲的叙事(好像从第二篇开始),就呈现一种由纠结到平静、由急迫到舒缓、由掺杂到澄澈的变化。思维放空后笔下无碍,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取他物为己用信手拈来,建立联系如水乳交融,再看不到生硬斧凿的痕迹。

丽玲说,这应该就是您和彩文老师一直希望我达到的“打通”境界吧?

叙事不仅是写写故事,更重要到是它激发到的成长,不仅是自己的成长,还有自己挚爱亲朋的成长。只有大家都成长了,叙事才真正有了意义。

最后有一点想提醒丽玲,你孩子尚小,充其量还只是读初中。建议你将叙事和玛丽的故事与家人分享,然后听他们如何反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你不说、不创造条件让孩子成长,难道让他毫无免疫能力地走进世界,在头破血流中成长?

04 难忘那个复习阶段(文/许丽玲)

晚上,按惯例依然给上初三的儿子送餐去。

本以为此次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他定会神采飞扬,可现实没有。

孩子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不甘心,是郁闷与不快。

个中原因我是知道的。

今年的体育考试因为身体原因申请不考,体育只得个C,因为这个C,让语数英总分434,年段排名第四的他排名滑落到464名,这就意味着他要失去了2000元奖学金,失去了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见面时,孩子一直对我们念叨着:“要是有参加体育考试,我肯定能得A。”虽然他没有直接责怪我们阻止他考试,虽然仍然微笑着和我们谈话,但我这个当妈的觉察得出来,孩子情绪是低落的,内心是难受的。

从初一到现在,他是班级唯一一个总保持在年段前十名的学生,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老师对他寄予厚望,可这一次,因为因为体育成绩,却被远远甩在后头。强烈的挫败感让孩子无精打采。望着远去渐渐被夜色吞噬的单薄的背影,我的胸口堵得慌。

“分数”这个熟悉的词语很快地把我的思绪带到两周前,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为了班级的平均分不落人后,为了能让更多孩子评上全面发展突出奖,赢得进入晋江一中实验班的资格,更为了内心的那份虚荣与恐惧,我提早安排复习计划,可是反复权衡,都无法将复习内容全挤进计划里头。期末复习时间何其短——仅仅是八个午的复习时间。内容何其多——十二单元课文的复习以及学校增补的十三首古诗词,两篇散文,十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与背诵,还需要完成学校分发的十六面的提纲,和三张综合卷的考核。量之大很难用语言来形容,量多时间少,显然是需要取舍的,取什么?舍弃什么?字词?不行!基础哪能不牢靠?课文内容?不可以,考试纲要中明明白白标注着,卷子里80%的知识点来源于课本。阅读能力丢不得,作文分值大,决定生死大权。一番思索无果,因为我没有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我没有勇气面对垫后的分数排名,我没有勇气面对一直以来对我信任有加的家长。

于是,课堂上只能争分夺秒,只能硬塞强挤。

那段时间,孩子每天疲乏地应对着语数老师快节奏的轮流轰炸,那双双闪烁着智慧的会说话的明澈的眼睛不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迷茫,是无助,是无奈,是无神采。中午时间,在高压政策下,他们只能默默的接受一张张卷子,埋头苦干,奋笔疾书。晚上呢,背诵任务,听写任务,一样也不能落下呀。

“老师,为什么要安排复习呢?我不喜欢这样,不是语文就是数学,真无聊!”孩子的质问中带着不满与抱怨。

“要是明天就期末考就好了!”我读出了他的迫不及待想挣脱复习之牢。

“背!背!背!我再也不喜欢古诗词了!”他们内心对古文学仅存的一丝爱恋消失殆尽了。

听到沙哑的嗓音,看着他们疲惫的眼神,我的心钻心般的疼,我感觉,我不是家长和孩子眼里那位和善的老师,而是一名冷血的刽子手。

记得那是周一早上,我提早到教室,目的是检查双休日布置的背诵任务。7:45分,来的孩子不多,为了更有效率点,我先从比较自觉的孩子开始抽查起,很快地,目光就锁定刚刚进教室的逸郎,他正手忙脚乱的掏课本,我让他背诵《草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他迟疑了一会儿,在我期待的目光中开始背诵,才背了三句就卡壳了,我又抽考《美丽的集邮册》,这是教材要求的必背课文,必须滚瓜烂熟的。但他背得吞吞吐吐,多字漏字的。这还了得?考试时间已经迫在眉睫,竟然连课文背诵都没能过关。我又气又急,将他的语文书狠狠地摔在书桌上,气呼呼地扔下一句话:“没完成作业!站着读!”孩子被我突如其来的大动作怔住了,傻傻地站着,不知所措。那个学生为什么背诵不能达标?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匆匆忙进入教室,没等他稍作喘气,我就不分容说立马要求他背诵,他都还没调整好情绪,怎么有可能进入背诵状态呢?当时,我并没有这样理智的思考,脑海中就只有一个念头,今天之内必须过关背诵任务。

那天,我仿佛是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孩子稍有不注意的地方,我立刻火冒三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就这样教室里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孩子们的神经绷得紧紧地,就连平日里喜欢在课间凑到我身边的孩子那天都和我保持距离,目光对视时,我感受得到他们心里的怯生生,感受到从没有过的距离感,陌生感。

失去孩子的认同的我突然有一种挫败感:我这是怎么啦?我到底在干啥呀?为什么会对他们如此苛刻?

这样的扪心自问换来的是内心的惶恐不安。

“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孩子的表现显然在告诉着我,我内心的不安,内心的恐惧已经影响了我正常的思维,正常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已经刺伤了孩子。这样看来,我确实是个失败的老师。为什么我会觉得复习内容难以取舍?为什么我是鼻子眉毛一把抓?为何要借莫须有的罪名霸占复习阶段仅有的一节音乐课?为什么一个错别字都会让我耿耿于怀?质问无果,只有难受。

那天回来,我翻阅《教学勇气》,从帕尔默身上找到答案。

我终于知道,这让人无语的做法源自于我不清楚我是谁,我失他去了自我认同。

是啊!当一个老师不了解自我时,他就不了解他的学生是谁。当不能够清楚地了解他的学生时,他就不能够很好地引领他们。也不能够读懂他所任教的学科——不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不能用“一粒沙来看世界”。于是,就会想尽办法把满满的一车沙倒给学生,就试图想去覆盖整个领域时,殊不知,他的这种做法只能让覆盖的领域寸草不生。

读到这里,我真的是冷汗涔涔!

不,我不要拘泥于为分数,我要活,我要让我的学生活!这是发自肺腑的呐喊。

要知道,我所从教的是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否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对老师而言,教学不应该是大浪淘沙,不应该是在题海中沉浮,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一粒沙去看世界,要带领学生掌握窥一豹而知全身的本领。

走近帕尔默,聆听他的教诲,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我觉得我的眼前明朗了很多。

明天的太阳依然还会升起,但它还会和今天的一样吗?

【小洪点评】

读丽玲,明显感觉到文字里外的巨大变化。

记得两三周前的一次群聊,她发文说,她恋爱了。读了此文,觉得她所说不虚。

与教学勇气恋爱之后,她的觉知能力、反省能力、理论践履的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

文章的切入点,是一个母亲的视角:送餐,孩子期末成绩的优异、眼神的不甘,身体原因而造成的体育课的C,C使他从排名第四滑落到464,将要失去的奖金和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作为一个母亲,觉知到“强烈的挫败感让孩子无精打采”。

觉知唤醒了母亲的爱的本能,“望着远去渐渐被夜色吞噬的单薄的背影,我胸口堵得慌”。作为母亲,她感觉到了“分数”对儿子的伤害。而这种母亲的本能,又唤醒了她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觉知。对分数偏执的追求,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有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它让她内心充满虚荣和恐惧,让她失去了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她不顾自己的直觉,把基础知识、课文、背诵、阅读能力、提纲和综合卷全部压缩在八个上午的复习里。

丽玲真的很勇敢,她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失去自我后的内心纠结:“量之大很难用语言来形容,量多时间少,显然是需要取舍的,取什么?舍弃什么?字词?不行!基础哪能不牢靠?课文内容?不可以,考试纲要中明明白白标注着,卷子里80%的知识点来源于课本。阅读能力丢不得,作文分值大,决定生死大权。一番思索无果,因为我没有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我没有勇气面对垫后的分数排名,我没有勇气面对一直以来对我信任有加的家长”。

听山水介绍过于丽玲相遇的故事,知道丽玲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自己教育追求的教师。但勇敢如丽玲,依然在期末大考的面前不由自主地失去了自己,匍匐在“分数”的淫威面前。

这让我想起晓斌儿子对女音乐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猝死之新闻的反应:“如果是重大考试,我不会心有旁骛,但是在一般的考试中,我会帮助老师”。如丽玲在文章第一段所说,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让分数承载了太多太多功利,让教育深陷在现实社会最为丑陋的利益纷争的一面,忘记了培育新人、创造更好未来的使命。

丽玲对内心世界的白描,揭示了应试教育的恶果。

应试教育的标准化考试,其出题的方式,主要关注点,不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命具体问题的能力,而是如何保证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并有利于大规模的评分操作。标准化考试的试卷,其知识内容是分离的,语音归语音、书写归书写、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种分离的考试方式,不是将学习引向深层次的知识综合和运用,而是引向浅层次的知识再现和单一维度的操作。

用标准化的考试来引导我们的教学,就会让教师和学生永远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使知识永远分离而得不到综合,使教师和学生生活在知识的碎片之中,永远找不到深层学习的积极主动的意义探索的乐趣。

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意义是外在的分数,而分数的意义又在于对功利的追求。于是,卑鄙和猥琐驱逐了理想和高远,心灵像一块被摔碎了的镜子,再也不能承担起物来而照的使命,自己残破也让任何敢于接近它的心灵残破。

丽玲的自我觉知,让她警醒。

她开始反思,开始回放那最为让她纠结的时刻:刚刚进教室的逸郎,还没稍作喘气,就被丽玲不分容说立马要求背诵课文。孩子的吞吞吐吐,多字漏字,引发了她的火气,“劈头盖脸一顿批评,教室里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在丽玲的白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孩子们的同情和对自己的自责:“孩子们的神经绷得紧紧地,就连平日里喜欢在课间凑到我身边的孩子那天都和我保持距离,目光对视时,我感受得到他们心里的怯生生,感受到从没有过的距离感,陌生感。“

对考试的恐惧,撕裂着教师的自身完整,不仅造成了教师心灵与学科的分离,也引发了教师与学生的分离。这种分离,会毒化教育的空气,让教师害怕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害怕听到学生内心的声音,最后迷失自己,成为应试教育的机器。

好在丽玲是一位不肯失去自我完整的教师,即使在自己踉踉跄跄跌倒在应试复习阶段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一分内心的柔软,依然在努力地倾听发自生命底层的声音:“失去孩子的认同的我突然有一种挫败感:我这是怎么啦?我到底在干啥呀?为什么会对他们如此苛刻?”

丽玲叙事的最后一段,展示了她与理论的生命对接。

那天回家,她再次翻阅《教学勇气》,从帕尔默身上去找答案。这意味着实践中的理论自觉:理论不再是与自己生命无关痛痒的、外加的一勺油,而是生命自我提升的必需。丽玲说:“我终于知道,这让人无语的做法源自于我不清楚我是谁,我失去了自我认同。是啊!当一个老师不了解自我时,他就不了解他的学生是谁。当不能够清楚地了解他的学生时,他就不能够很好地引领他们。也不能够读懂他所任教的学科——不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不能用“一粒沙来看世界”。具有理论自觉的教师,会鼓足千百倍的勇气去面对教育的挑战。丽玲说:“不,我不要拘泥于为分数,我要活,我要让我的学生活!这是发自肺腑的呐喊。“这样 勇气和理想,让她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全新的理解:”教学不应该是大浪淘沙,不应该是在题海中沉浮,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一粒沙去看世界,要带领学生掌握窥一豹而知全身的本领。“

读着丽玲的叙事,仿佛亲临其境地目睹了一个教师在应试教育中自我觉知、自我反省、读书践履的心路历程。

我在想,我们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来启迪我们自己充满恐惧的教学生命?我们是否也能够带着我们在教学生涯中的困惑、痛苦,向丽玲那样,“走近帕尔默,聆听他的教诲。” 

丽玲说:“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我觉得我的眼前明朗了很多。明天的太阳依然还会升起,但它还会和今天的一样吗?”我想,我们群里共读的朋友,或是已经、或是正在,或是将要有着与丽玲相似的体验,在共同体的分享、交流和激励中超越内心的恐惧,走向勇气,走向自由,开始自己与学生的共舞。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