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来的方向

孙彩文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21


风,来的方向

是永远的他乡

拂过我的发梢

如同你的微笑

——王建彬


 

01 我的叙事(文/李孟华)

读《教学勇气》给了我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尤其是第一章,我读了不知道几遍了,但是每一遍读,我都觉得那些句子都是直指我,我的内心。

“教学无论好坏,都来自内心。”我在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纠结与痛苦真的就是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

1996—2009,十三年多的教学生涯,我经历了最初的激情澎湃和后来的痛苦煎熬,最后又不得不逃离。要知道,当一名老师可是我最初的梦想,而现在,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很多,但都不是自己当初所愿,我宁愿还回到最初的地方,和学生在一起。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极度自强又极度自卑,从上学到工作,我一直是这样生长着的。这样的认识其实也是到最近几年才明确的,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好几个人给我的评价是“孤傲”,我却不自知。

大学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县城附近的一所初中教学。我是这所学校第一个本科毕业的老师,这着实让我骄傲了一阵子。可是现实很快打破了我的骄傲,我的课不被学校的领导和其他老师认可,因为我不按照他们要求的几步来讲课。本来我是雄心勃勃的,认为自己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成为学校中甚至县里最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几次赛课、公开课校长和主任都推荐别人,因为别人的课是被县教研员认可的教学模式。而我,“上课太自由,别人都是在读课文前出示背景资料,而你为什么非要在后面出示呢?不是说不对,而是都不那样做,就你个别?”

我尝试着用他们的模式上课,不是说不会用,而是很不顺手,我不习惯。

我就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上课。校长曾经是我的高中老师,他知道我的脾气,虽然不喜欢我,但是也不硬让我改,因为我的教学成绩比别人好,学生也都非常愿意跟着我一起读书学习。

后来换了校长。刚来的时候,他很喜欢我,因为我的成绩不错。他带来一个老师,也是教语文的,是当年县里说课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年级教语文。我还想按照自己前些年的经验去教,可是校长让我跟着新来的老师学习经验——一板一眼教语文。每一个字都落实到位,每一次作业都落实到位,每一个学生都落实到位,学生每一刻钟都在干什么,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我做不到,因为我自己自由生长惯了,我也不愿意这样干涉学生的自由。开学没有多久,我就成了例会上批评的对象,点名的,不点名的,原因都是我的教学方式和说课一等奖的老师不一样,留的作业不一样,批阅作文的方式不一样……我也承认,她的教学方式很值得称道,但是,我就是学不来。比如说学生习字,她在小学教了几年,对习字的要求特别高,学生写不好就撕了重新来写。我也要求学生写习字,但是学生写不好的时候我不忍心像她那样当面撕了学生的本子。她上课有几个板块,第一板块干什么,第二板块干什么都非常清楚;她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到了某个板块就是小组合作,学生就按照分好的组围坐在一起进行学习。确实都很好,可是,我缺乏的就是条分缕析,我的课堂教学我分不出那么清晰地板块,而且,我自幼独来独往惯了,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与人合作学习,也指导不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知道这是我的短板,我必须向这个老师学习,事实是,我也一直在迎合校长,积极向这位老师学习。可是,她把自己的教案本之类的能锁起来的都锁起来了,锁不起来的都拿回家,她不让我们去听她的课,除非教导主任安排的。

我从心里反感她,不喜欢她。

可是第二轮带初一的时候,我们又一次安排在了一起,而且这一次教导主任还有了一个更让人闹心的安排,她做全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我做初一年级组语文教研组组长。我们的矛盾升级了。我安排年级组听课,她不参加,既不出课,也不听课。这是最让我头疼的三年,也是我教学成绩最差的三年。三年下来,校长有了更多的理由在学校大会上批评我:自以为是,不求上进。

我的课可以不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比赛,可是,以前我对自己的课是有一些自信的,我的学生都愿意上我的课,后来有个学生考大学选择中文系他也说是受我的影响,还有个学生特别喜欢广告设计,他说也是我们在课上多次进行广告语大赛后他对广告有了兴趣。但,我的教学成绩确实不如她。这三年我一刻都没有懈怠过,后来回忆,这三年应该是我从教以来最累的三年,我亦步亦趋地学她,却又被远远地落下,被批评,被奚落,被笑话,自己内心也充满失落和不满,这也是最不如意的三年。

不如意的结果是我的身体一下子垮了,我的精神也一下子垮了,谁见了我都会问我: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你怎么这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你吹走。

我一直坚持教学,一直走不出阴影。

校长也不搭理我了,教导主任几次找我谈话,意思也是我要多向别人学习。

我无力反驳,因为我确实不如人。可是学,从哪里学起呢?我不笨,可就是学不来别人的那些。我灰心丧气地工作,灰心丧气地教学,学生当然也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没有一点活气。我自己都没有活气,也没有心思要求学生有活气的。

我以为自己就这样一直死气沉沉下去了。

2007年,我换了搭档,又是两个新来的老师,不过她们俩外向,乐观,我也被她俩带活了。上课也有了刚刚教学时的活气,学生们都喜欢上语文课了。我身体不好,他们允许我上课累了就坐一会儿,我们组织的各种语文活动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记得最清楚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的一周,利用四天时间,我们三个就组织了一台抗震诗歌朗诵会。全年级所有学生都参加,从主持人、串台词、小组训练、结束语到联系美术老师写会标,都是学生自己做的,我们只是受邀对个别组进行指导,学生还邀请我们三个友情参加朗诵,那种激情澎湃的时刻一辈子都忘不掉。

但我的身体一直不好,到2008年底的时候都坚持站不了两节课。下班回家的路上经常睁不开眼睛。后来回想这一段,我自己都后怕,要是让汽车给撞到该怎么办呢?好在那时候县城汽车还很少,而且他们都避让我。

这样的低潮一直持续到我坚持不下去逃离一线教学。

我也自问,我这样回顾自己十三年多的教学经历,是不是有点避重就轻?难道我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后来的很多年,我的内心与我的教学一直都无法统一,这是我最无法释怀的,我从来没有坚持自己,还是我一直在坚持自己?在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生命的时候,我自己却用自己的工作戕害了自己的身体,我一直都想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在推卸责任;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在教学中是那么的渺小,毫无作为。帕尔默认为影响教学的三要素是学科、学生和自我,影响我的教学最大的因素是我自己,我做不了自己的自己。

【小洪点评】

 

教学模式与教师的个人选择——以孟华和彩文为例做概念图如下(图五、图六),方法借鉴了语义分析、篇章分析、心理分析、逻辑分析和思维可视化的技术

彩文对话的分析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

在叙事研究中,推进的最大动力就是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由此生发出来的思考。叙事研究,与我们所读的《教学勇气》之宗旨相似,需要有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

这样的梳理,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帮助自己寻找超越自我的突破口。

叙事,让我们向世界开放,研究,让世界滋养我们。在叙事研究中,我们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学会把生命的挫折、失败和痛苦转化为我们成长的滋养。

图六:教学模式与教师的个人选择--以孟华和彩文为例

从孟华和彩文的叙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教师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是:校长、导师、和教师共同体。其中前两个因素我们无法掌控,但是教师共同体则完全可以用我们自己寻找、开放和承担来建构。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之下,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相似的压力,但我们并非只有一种选择。

通过叙事我们可以展示不同的人生道路。通过叙事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道路背后的选择和选择背后的理念与态度。如彩文比赛时他人装药己放枪的压力,如她被赶下台时的眼泪。

叙事研究通过揭示人生道路背后的选择和选择背后的理念与态度,要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关键在于审视自己选择背后的理念和态度。

【我的反思】

这是群里开始读书叙事的时候我提交的一篇,受到小洪老师的重视,他还特地把我的叙事和彩文老师的叙事结合起来做了对比图。当时,小洪老师呼唤我在群里回应他的点评,我没有发声。现在已经不记得为什么没有发声了,但是有一点我是清楚的,就是自卑。我都没有勇气仔细分析那张饱含小洪老师心血的对比图,那一条一直向上延伸的橘红色的线和一条一直向下延伸的绿色的线深深的刺痛我的心。彩文老师的教学经历即使出现了教学崩溃,她也会化危为机,坚持做自己;而我,一路坎坷,跌跌撞撞,遇到危机不敢坚持,更没有智慧转危为安,追求更好的自己。我从来不曾为自己辩护,也没有为自己辩护的勇气,更没有坚持的勇气与信心。这使我想起了第56号教室里的雷夫,我非常喜欢他的故事,曾用心去做一个和学生一起读书的老师,坚持让我的学生跟着“读书人学习”。可是,我没有坚持,这使得我成为不了一个好老师。面对各方面优秀的彩文老师,我自惭形秽,唯有默然。就像生活中,一屋子人在讨论,轮到我发言,我肯定会发言,但是辩论环节的时候是听不到我的声音的。这是我的弱项。

小洪老师说:这样的梳理,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帮助自己寻找超越自我的突破口。我找到突破口了,可是突破仍然不容易,我仍然参与不了辩论,因为一辩论我就容易激动,一激动就口不择言。所以我选择保护性沉默。这是心理的问题,是弱点使然,是从小无依无傍的生活使然。希望这样的直面能够让内心的那个小我成长起来,也不枉小洪老师的心血。

02 顺平初冬感怀(文/李孟华)

窗外飘着细雨,冷冰冰的细雨,这种冷侵透窗子,侵透整个房间,即使穿上所有能够穿上的衣服,我还是冷,手冰冰的,脚冰冰的。

然而心里却又有一种暖。

这种暖离我很远,却又很近,她叫做“共同体”,里面有很多太阳一般的人——孙老师,杨老师,吴老师,郑老师……

这些日子是忙乱的,忙乱归忙乱,心却没有乱,我的心是相对宁静的。

周一下午,我将自己的勇气对话故事发到了共同体群,只是觉得在这样一个群里发布自己的这样的文字是安全的,因为没有人会觉得我是无病呻吟。这一段经历,自从离开那所学校之后我没有对人谈起过,离开并非我所愿,既然已经离开,我就没有必要总是为之伤神,再说,其实在那所学校里,我还是有很多朋友的。我共过事的同事们,除了那个老师,其他人都是朋友,直到现在我和她们还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即使因为工作都很忙,平时没有什么机会和时间在一起玩,但是谁有什么事,打个电话,不用多说,另外一个都会用最积极的行动去做。即使没有事,偶然遇到,也会有说不完的话,毫无距离感。校长后来到别的学校工作,有次和我现在的校长说起我,说:孟华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这是我们校长转告我的。

孙老师希望我能够跟进群里的对话,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很好。孙老师和杨老师可能觉得拿我的经历和孙老师的经历做了对比让我难堪。我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觉。离开那个学校的这些年我也反思过自己的种种经历,其实还是缘分,我和那个老师还是没有缘分,她的方式方法再好,在我这里都是没有“市场”的,就像是我的方式方法在校长和她那里没有“市场”一样。

而有缘分的人,真的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就像我和孙老师。孙老师,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认识的吗?那是在一个叫做“河北省小学语文”的QQ群,我当年做河北省全员培训小学语文的辅导教师,加入了这样一个群,当时群里在聊一个话题,我也加入,表明了自己在那个问题上的观点。后来,孙老师就在群里和我说了几句话,群里一个叫做“醉流年”的网友还很嫉妒,小窗问我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够让省小语专家亲自和我对话。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真的是一种缘分。

今年春天,省培训团队的史荣芬通知我,孙老师和杨老师要在石家庄召开“读书会”,可是,单位的事情很多,我走不开,我和史老师说我不能去参加的时候,她也表示非常遗憾。读书会近在石家庄召开,我的老家离那里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却没能参加,是不是我和孙老师、杨老师的缘分没有到呢?

可是,没有想到秋天的时候,孙老师又从QQ打来电话让我参加网上的读书会活动。我真的没有想到孙老师会记得我,而且给我这样好的机会,真的非常感谢。

因为感恩有这样一个好机会,我能够敞开心扉,叙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一个好故事,因为没有鼓舞人心,没有春花秋月,我那几年的状态就是“u”型的低谷。好在我现在已经走出低谷,靠着读书的力量,靠着心的力量,靠着亲情的力量。

杨老师的图示很清晰地帮我梳理了自己的经历,我也更明白自己当年的无力感所从何来,因为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心,没有了方向。

这些年,在心烦意乱的时候,我经常会唱诵《心经》,有人问我:你是佛教徒吗?我不是,我只是能够从《心经》中汲取到一种心灵安宁的力量,我相信,这种力量不仅仅佛教徒需要,我们普通人都需要,“此心安处是吾乡”,教育是我心的家乡,心在里面就安宁。

可是,这几年我和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几个老师在山里的学校进行教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和我当年一样,心不安。这些心有所不安原因很多,有制度的,有心灵的。制度是外在的,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力量撼动它,很多老师也没有我的机遇:离开,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所以,这时候能够做的只有心安。

我自己也还是有很多时候不能心安,但是,我如果有能力,我就希望自己能够让和我共过事的老师稍稍心安。走过了十几所学校,也和很多老师成为了朋友,淡淡的交情是我希望的,谁都不会为之感到累。有机会大家聚到一起,我们也是有很多的话要跟对方说,也许不是教学,也许不是学校,只是我们举头看到山上的一丛小花,校园里小朋友在嬉闹,我喜欢。

杨小洪@孟华:发你对你文本的分析。如果你觉得可以群分享,能否附上你读后的感悟,一道发群。

读书、叙事、叙事研究,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心灵发生恒久的作用。而这样心灵碰撞的循环,将展示出共同体真正的生命里,使我们有可能感受到伟大。

【小洪点评】

读孟华,有一种心静如水的感觉。那中宁静、平和,是经历了谷底的痛苦才会有的彻悟,是重新找回自己不再与初心分离才会有的自信。现在想想,前两天因看不到孟华回复时心里的担忧,实在有些可笑。其实孟华愿意和我们分享,已经就是勇气和自信的明证,倒是我自己对各位朋友了解甚少,因此缺了自信。

感谢孟华,让我回到了内心的宁静。孟华经常会唱诵的《心经》,亦是我心中所爱。每次到灵隐寺,总是要站在《心经》碑刻之前,默默地吟诵数遍,在吟诵中默默体验真谛的力量。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生命才会闪烁着初心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前行的路程。

低谷徘徊的苦痛,在共同体的分享中,可以化为一种资源和财富,化烦恼为菩提。

只有经历过这样痛苦的人,才会在内心积攒突破的力量,才会在山穷水尽的绝处,发现身边到处是柳暗花明。

【我的反思】

这是紧随《我的故事》之后的一则叙事,回应小洪老师和彩文老师的关切。两位老师对我有热切的希望,而我,现在却读出自己当时的一种“冷”,这种“冷”,小洪老师称之为“内心的宁静”。感谢小洪老师的保护,谢谢!

03 (文/李孟华)

我更愿意叫妈,而不是母亲、娘,即使是写成文字,我觉得这样更亲。

昨天午睡是哭醒的,梦中自己是在上大学,有同学要去游玩,我不想去,跟她们解释说想回家,因为正月十三就来了学校,还没有回去过……说着说着就哭起来,好伤心。用袖子抹眼泪的时候,忽然醒了,眼中没有泪,心却揪得生疼,想妈了。是因为母亲节吗?不是,就是想妈,想静静的呆在妈的身边,听妈妈说话……

这种只想静静的和妈在一起的感觉近来越来越强烈。过年的时候,我们姐妹们去大姐家聚餐,妈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玩。后来女儿批评我说:你也没有和我姥姥多说说话。是啊!想想那天和妈说的话确实很少。其实,如果是姐妹都回家,可能要数我说话少。但是,我喜欢静静的听姐姐们和妈家长里短的说话。我还是喜欢回家和妈,和姐姐们在一起。

我是喜欢写的,也想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写写姐姐们,写写妈,却从来没有形成过。是觉得有限的文字表达不出我对姐姐们,对妈的依恋、依赖。

六岁就没有了父亲,印象中妈就是父亲,严厉而温和。一个寡妇带着五个孩子过生活,肯定经历过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无助,但是后来日子好过了之后,妈和我们说那些难以回首的日子,却又总是欢欣和快乐。

妈是一个乐观的人。她爱美,爱花。即使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穷,冬天没有花的时节,妈也会把蒜剥开,用白洋线穿好,码在盘子里,放在板柜上,几乎一个冬天,家徒四壁的屋里都会有绿色,做的饭菜里也会有绿色。那是一种期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春夏秋三季,妈会用对叶梅、死不了、老爷儿末等等装点院子。花不值钱,但那种对美的追求却印在我们心里。我们姐妹们成家之后,几乎每次回家,妈都会让我们拿些花回去。我的屋里也用花装点,不是值钱的花,却让家有活力。

记忆中妈做的饭很好吃,即使在那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妈用野菜也会做出让我们觉得可口的饭菜。用一个邻居的话来说就是:你妈是没有上学,不识字,但是绝对聪明。她能够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饭、穿衣、上学。虽然有时候看我们不上进也发火,但是,只要我们想上学,她就是借钱也供我们。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要盖房子,哥哥要结婚,钱非常紧,但是妈从来没有说过“别上学了”的话。她那时候肯定为钱为难,但她却总说:难,肯定过得去。有一次,学校让交47块钱,我知道家里肯定缺钱,回去了两次都没有敢开口。第三次,班主任下了最后通牒。我不得已中午又骑车二十多里回家要钱。妈看到我中午没有吃饭就跑回来,而且是一连三天,天天回家,就知道原因了,问我要多少。吃过饭之后,她让我帮她装了五袋玉米,拉到七八里外的村子卖掉,一共50块钱,她留下三块。我也期望妈能把那三块钱给我,我需要买饭票。可是,我没有敢要,说不清原因,只是不敢从妈手里把钱全部拿走。回到学校后,我也为了吃饭发了好几天愁,也心里埋怨妈不心疼我,可是,后来想想,妈也一定很发愁。

但是,这种愁,妈没有带到后来的生活中。她懂得享受美好的生活,不是大吃大喝,不是衣着光鲜,但是,她回忆以前生活的时候的语气都让你觉得,苦日子怎么也有那么多乐趣呢!“我们那时候去修水库,十八九岁的人,你说怎么就不知道累,也不困,白天干活,拉石头,晚上还去看电影,和男的们一起喝酒,一大碗就那么喝下去。”她那么说着,就让你觉得生活真的是如此美好,豪爽如此,我的妈!

妈没有上过学,但是妈极会讲故事。我们小时候她给我们讲。我们的孩子出生之后,她给我们的孩子讲。我休完产假要上班,妈就来帮我看孩子,一看就是两年。这两年正好是孩子学习说话、走路的关键时期。她领着孩子在校园里转,从来不会干巴巴的转,总会和孩子说点什么,故事、小儿歌,甚至还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类的古诗。我的孩子说话早,而且说话一点都不咬舌,发音清楚准确,应该和妈妈总是和她说话有关。那些故事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都忘记了,但是孩子们和姥姥的感情也在这些故事、儿歌、古诗中种下了。女儿过一段时间总会说想姥姥了,为此,孩子的奶奶嫉妒过,直接跟妈说:你丫头教的,还是跟你近哦!我不这么认为,孩子的感情是我能够教育的吗?

如今,妈七十多岁,退休状态,每天都到处转转。我回家的时候,她就给我讲她所有的见闻,我就那么听着,听着。我真愿意还像小时候一样,听妈讲故事,听妈训话,听妈给我们讲不管什么。妈从来不说好好过日子之类的话,但是,她从这做一粥一饭,种一草一木的细节中让我学会的东西使我做起妈妈来得心应手,我也会用心给家人做饭,我也愿意像她给我做饭一样,用心思把饭菜做好,即使只是一粥一菜,也让家人吃起来香甜。我想这也是妈愿意看到的。这就是传承是吧!小时候,她教我:给人递东西,一定要让人容易拿,剪子、刀子之类的,一定要把把递过去;给人倒水,壶嘴一定不能冲着人。这些我也教给了我的女儿。我不想把这些上升到国学、传统的高度,但是为人处世之道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女儿在学校里很受欢迎,老师们都夸她懂事、会做事,是一个值得老师托付事情的学生。我想,这些都是妈在她小的时候种下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了。

明天是母亲节了,我给妈和婆婆各买了一套夏装。妈欣然接受。这就是妈,自然,宽厚,仁慈。女儿说:我没有时间给你买礼物,我给你一个吻吧!我也欣然接受,这也是妈教给我的。心会跟爱一起走,爱,是跟着这种欣然的感觉走的吧!

【小洪点评】

谢谢孟华,让我有了向母亲倾诉的冲动。我对原文略作修改,发给我的母亲。

母亲

在病床上迎接母亲节,心里勾起浓浓的记忆。我的母亲,生活在小城市里,但也经过建国后的无数坎坷,生活上的拮据与艰辛,精神上的煎熬与磨难。上班回家,她总是默默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支持父亲去面对事业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摧残。

在家里,父亲话不多,但他对事业的执着,让他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我们兄妹六个,心里有话,总是喜欢向母亲倾诉。不管我们说的是什么,母亲总是平和地听我们说完,然后抚慰我们,鼓励我们。直到现在,父亲去世了,我们每到重大节日,就会从全国各地赶回故乡,在母亲身边享受那份割舍不断的亲情。

母亲做的饭菜,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一份享受。小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每日早晚两顿稀粥。但是每当我们兄妹有谁在学校里劳动之后,母亲就会专门为他留下一碗满满的饭,饭上加上一块小小的咸带鱼。

后来生活好起来了,我们的孩子也陆续地来到这个世界。每到星期天,就是我们全家人聚会的日子。父亲和母亲,早早就准备好了食材,蔬菜,鸡,鸭,肉,鱼。那时候的食材,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大家回来,父亲总是忙着打理他的花花草草,而母亲则一一安排任务:烙猪毛的烙猪毛,杀鱼的杀鱼,宰鸡鸭的宰鸡鸭。一时间,厨房里喧闹起来。

在知识青年下放的时候,大队里建榨油坊,我曾在伙房打下手,给鸡鸭拔毛是我的一项主要的活。星期天的时候,我就坐在一旁退鸡毛鸭毛。母亲安排停当了,就搬张凳子坐下来,听我们讲各家的趣事。

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大了,母亲也当上了奶奶。每当吃饭的时候,女儿常说,她最喜欢吃奶奶做的菜,清淡,可口,每次一桌菜,总是一扫而光,让人还有下星期再回来相聚的冲动。

如今母亲80多岁了,家里的诸事,一起交付给妹妹。妹妹秉承了母亲的平和,吃苦耐劳,且特别喜欢笑。每年回家,母亲坐在厅堂里,听我们说话,就如坐在当年厨房的喧闹中。言谈中,不断夹着妹妹的笑声,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遥远的小时候。

不知母亲节,是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还是西方的传统。但是这样一个节日,勾起我们对故乡浓浓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血脉中母亲无私的爱。

想起曾经的梦,青年的我,驾船航行在海上。四周海水荡漾,无边无涯,远处天海一色。我站立在船头,心中涌起无限的诗意:妈妈,知道你在故乡,两眼遥望天边,就像注视着未归的游子/妈妈,我心头鼓起了白帆,因为我感受到故乡送来的东风。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和普天之下的母亲。

【我的感悟】

2014年有幸网络结识杨小洪教授,在读书分享、叙事方面颇受教益。昨惊闻小洪教授生命垂危,寻旧日与小洪教授交流旧文,祭天祈福,望小洪教授闯过难关,福寿安康!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