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奔着思念的圣地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38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河

汩汩涓涓

汹涌磅礴

相遇,是快乐地交汇

才有更大的勇气,跋涉

——奔着思念的圣地,海!

携手高歌

——王建彬


 

01 贴地飞翔(文/李晓蓉)

冬日清晨,《源自心灵的教学》好似用工笔加白描的技法,把主人公清晰刻画在自己成长的心灵地图上。第一次透过文字,距离小洪老师如此近,屏住呼吸的阅读,字里行间里都是震撼。

饱读——阅读状态持续。

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极限的视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一个白天泡在图书馆,晚上挑灯到子夜的老师,充满生命底气,小洪老师对教学的用心,绝对毋庸置疑。昔日对话中,小洪老师对文字的融会贯通如“烹小鲜”一般,在任何理论的、经验的文字中深入浅出、任意驰骋。我数次想象过,这样的“绝学”是如何练成的,今日终于看到“秘籍”——持续的阅读状态,持续的反思践履。

记得师范三年级有些日子,每晚熄灯后,我都会偷偷的点燃蜡烛,趴在床上,在幽微闪烁的烛光中,痴迷的读《简·爱》,一读、二读、三读。不知那时是因为渴望与理想的爱情相遇,还是彻底想摆脱家庭贫困带来的深深自卑,文字里把到的都是自己脉搏跳动的频率,读书的身心投入,获得共鸣,来自真实的内需。

小洪老师读书,如醉如痴,忘记时间流逝,想穷尽图书馆里有限的文献。个人阅读量挑战图书馆的馆藏,这令我吃惊不小。读书,更重要的是一种持续的阅读状态,这就像一条河流的源头——不断流出活水,才能成就整个水域的生态。欲“穷尽”,读的过程显然是连续的,假如图书馆有灵性,也许会有些许惴惴不安。

我也读过些浅浅显显的文字,面对小洪老师“饥渴”般的阅读状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几本书,充其量是欠缺思考、关联、内化的信手翻翻。专业化的、持续阅读,根本无从谈起。可惜,学生时代读《简·爱》的状态,并没有延续。好歹,读书的欲望回归了,重新上路,已初尝“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读书滋味长”之味,将小洪老师视为精神坐标,在这样的滋味里,贴地飞翔。

啃读——拓展个人边界。

人们总得有行动,既使找不到行动也得创造行动。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数学是我的“克星”,《数学逻辑》其难度级别我真不敢想象。为了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小洪老师接下不擅长的“硬活”,开始从早到晚的桌前啃读,苦读2年后,为逻辑思维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跨过边界——这是何等勇气?

今天上午,高研班上交流研讨的内容是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有老师讲到“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在互联+时代,期初,马云的跨界给人的感觉近乎打劫,而如今,跨界早已是常态。小洪老师的经历让我想到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想到了“全科”教师。想到了最会弹琴的数学老师、最能画画的语文老师、最能讲故事的美术老师……

近期的培训,类似这样的“跨边界”事件一次次冲击着我已有的认知。四天前抽空去参加全省小语会的年会,深入了解到的“群文阅读”授课理念;听我的同学崔承慧老师将《月之故乡》群诗阅读教学设计娓娓道来,剖析课是如何破界与整合的,每个句子流淌着的都是智慧;从西北师大吕世虎教授的讲座里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似乎又相当应景的应证了这样的跨界设计,是有效教学的途径;兰州七里河小学赵金华老师将“思维导图”成功的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之中,效果明显,妙不可言。这些,无一例外的需要突破,突破已有认知,突破某些界限,但是,一旦越过这些界限,馨香自来也只能由参与者嗅到。

小洪老师的啃读与突破,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阅读与践履,若都停留在浅层次的急功近利,直接要答案的浅尝辄止,都不可能越界,都不会有真的成长发生。联想到我对读理论的犯怵,对课程建设的内心发毛,这道障碍是不是真的无法突破?功夫下到位了?有小洪老师一样的“阅尽图书馆有限文献”的魄力?有“泡在图书馆,挑灯夜战到子时,从早到晚八小时”行动力和学习力?

也许,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面对发展多元的教育现状,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性,那些让我们恐惧的东西,一旦直面,就应该会有意想不到发生。帕尔默说:“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解恐惧,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直面——不断自我认同。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他们,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我没有想到,像小洪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会自爆“罢课风波”这样的经历。这样的事件看似不值得言说,但它的发生却极其有价值。问题——就是成长的节点,问题就是课题。透过风波,留给我这样的感触。从学生的集体罢课,小洪老师经历痛苦的煎熬,找到问题的关键,而后行里思考,思里行走。摒弃教材权威,因学定教,自编教材,一发而不可收拾,教学变为人生一大乐趣。

今天,高研班上张纯秀同学讲了自己初入职的小故事,感染了我。小巧玲珑的她初上讲台,在高中学生堆里,如滴水入大海。上班第7天的课堂上,学生吵闹到依旧无法控制,突然两只鞋子飞上了讲台,她被吓到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两个“肇事者”嬉皮笑脸的上讲台取走鞋子,全班哄堂大笑,张老师羞愧难当哭着跑离了教室。那时她想自己永远也无法再走进这间教室了。一段煎熬之后,她又想,学生如此的举动,难道自己的方法就没有问题吗?学生就是自己的一面面镜子,在那一个个镜子里能看到已知、未知的自己,那些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些学生无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教师这一职业?小个子的张老师想直面这件事儿,几天后,她勇敢的走进教室,课堂内的学生惊呆了,教室内的学生从此自发组织了“治安队”,帮助张老师修理英语课堂上捣蛋的学生。学生们这一的变化,让张老师看到了表象背后的真实。此后的近30年班主任生涯中,她理解、帮助了无数的学生。

一样的小故事,不一样的与故事相遇的人,却带给他们更多的内省,使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让这样的“糟糕”事件,变成了成长的节点。帕尔默说:“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透过小洪老师这面镜子,对比中寻找差距、积累经验。看得见的对文字把握的的游刃有余,与看不见的品质、意志、态度,让小洪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作为一个老师,透过他人、透过学生、学科反观自己、认识自我非常重要。坚持走着,就有可能与伟大事物相遇,并逐步走向自身认同与完整 。

2015年的感恩节我说过,小洪老师是“心灵捕手”,在我眼里他那般的神机妙算、一语道破天机,原来都是脚踏实练出来的。借文识人,感慨万分。整整一上午,我潜在小洪老师的文字中,深潜——出水——思考——再潜,几个来回里,我仰视小洪老师,但并也不妄自菲薄。2016年,我想飞,哪怕是不断的贴地飞翔,我欲将生命活成一场由内而外的盛宴。

谁说现在是冬天呢?当小洪老师和大家在我身旁的时候,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

【小洪点评】

读《贴地飞翔》,直觉与故事、与生活、与书本融为一体。三者交织,不相分离,读书叙事如此,可喜可贺。

02 再品“格物致知”(文/李晓蓉)

前天,我被老祖宗的大学问——格物致知,压了整整一宿,“为赋新词强说愁”是那夜我的真实写照,不隐瞒。

12月15日,小洪老师询问我可否结合“格物致知图示”,关联前几日的发言,写点文字。我忐忑之极,这份不安源自我对“格物致知”知之甚少。但我还是想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在“夹持”中,逼自己一把,突破个人边界,于是惶恐中答应试试。

酒泉知名学者霍军,在很多场合的讲座中提到“格物致知”,因其著作等身,在我的心里是大师级别,听霍老讲时就懵懵懂懂的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儒家精髓,这样的高深学问,只有这样的学者才配研究。所以,这个领域作为小草根,我“未触及”的心安理得。而现在,在迫不得已的状况下,我打开电脑搜索所有与“格物致知”关联的内容,大量的阅读,做摘录笔记,突击“脑补”。怎么把这样高深的理论与我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写呢?

把活生生的生活与冷冰冰的理论嫁接,反观生命的成长,是不是可以呢?因为刚刚打过一场羽毛球赛,自然而然的,想从羽毛球写起。看球读人,从球场到人生,应该是践行“致知在格物 ”的一个通道吧。从球场到赛场继续“先格后知”,回到教育叙事的现场,我知道球场、赛场格物致知的前提是诚心正意。写作过程中的嫁接,以我的水平相当不容易,不像我写教育随笔,一气呵成,有些内容因为理解的肤浅而进行强行关联就费尽,因为不能融会贯通就生拉硬拽。这个过程,我多次下笔“难产”,所以近2800字,我蜗速、万般纠结中爬格子3小时。在这个“诚心”打折的过程中,失去了部分“真我”,这些都是实话。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脱离平淡,还特意在文末引了两句“文言”,“攀龙附凤”之心昭然若揭。

把表扬当做奋进的动力,不可能走远。我知道这篇《如此“格物致知”》千疮百孔,若给犀利的默然和智慧的小洪老师,疮定被揭开,但我绝对会受益。我预见了种种毛病,头上顶着砖块,让这丑媳妇去见了公婆。

我战战兢兢的先把文稿发给了默然,他的反馈犀利到位。

你写的是你心吗?什么是诚心正意?用一句文言文能表现什么?

你缺你真正的自己,你没有诚意。

以小见大,不要以大托小。

你不是起点的问题,而是回归的问题。

让人去顿悟,不要去张扬(张扬思想可以)。

记住,回归心灵,不迎合,不华丽。

……

句句戳中我的软肋,我心服口服。我决定开始改造我自己,不是改造,是回归。最起码的,不管水平在哪个刻度上,必须先把诚意拿出来。不炫耀、不违心、不迎合。文如其人才对。了解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年,我就自我摸索,这样的引领实属难得。人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现在我不打算袒护自己了。认真修身,勤学自知,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半夜,我把浅显的文字,又发给了小洪师傅,师傅的智慧让我心中朗朗。

师傅说——此文的纠结,亦可以作为资源,日后的读书思考,可以以此作为聚焦点,重构此文,亦是重构自己,此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师傅说——过程就是格物,洞察就是致知。过程和洞察相辅相成,文章自然就清新灵动

师傅说——昨夜文字的滞涩,只因心中不通,还在折磨纠结之中。其实,直奔那折磨纠结,才是文章的正道。好文,不在写已知,而是将那内心刹那间的涌动赋之以形,让其于暗夜中显露星光。

听到此,我惊呼道:“格物致知”半天,以为结果是那篇“文章”,实则不然啊。当二位智者的“放大、修补、提点、指引”之后,我对这个过程的反思,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

叹——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蒙田说:“我们接受他人的看法和学问,仅此不够, 必须把这些看法与学问化为自己的。不能到邻居家借火,看到旺火而留下烤火,忘记取火回家,所以,一定要“借火回家”。

借火回家,我必须重构此文,反观成长,才能重构自己。而再解“格物致知”,尽管仍一知半解,但这行行文字里,似乎又多了些曾经缺少的内容。

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不破不立不成长。而破立之间,得遇对人,破立之后,才有芬芳。

又叹——晓蓉幸甚!

【小洪点评】

读晓蓉,如目睹其内心的波澜起伏。她的勇气,直接把默然与我对她的批评引用入文,与读者一块审视自己的伤痛。

记得自己在点评第一篇的时候说过:“过程就是格物,洞察就是致知。过程和洞察相辅相成,文章自然就清新灵动”。晓蓉对词句的理解,只触及格物的一半,没有触及致知的一半。因此她的文字,生动在对格物的真实描写,不回避,不掩饰,展示了她勇猛奋进的决心。

就晓蓉第二篇文章具体来说,格物之后,致知的方向就是探索其为何如此行为,如此思考背后的基本信念和人生态度。关于基本信念和人生态度,晓蓉在文章伊始出不经意地提到了几点:1.“格物致知”这样的儒家精髓,这样的高深学问,只有这样的学者才配研究。所以,这个领域作为小草根,我“未触及”的心安理得;2现在,在迫不得已的状况下,我打开电脑搜索所有与“格物致知”关联的内容,大量的阅读,做摘录笔记,突击“脑补”3.有些内容因为理解的肤浅而进行强行关联就费尽,因为不能融会贯通就生拉硬拽。这个过程,我多次下笔“难产”,所以近2800字,我蜗速、万般纠结中爬格子3小时。在这个“诚心”打折的过程中,失去了部分“真我”4.了解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年,我就自我摸索,这样的引领实属难得。人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现在我不打算袒护自己了。认真修身,勤学自知,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

回到晓蓉的文字,当下的情景和揪心的问题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真实的力量。除去真实的直面的部分,所剩的文字无几。其中精妙出当属:听到此,我惊呼道:“格物致知”半天,以为结果是那篇“文章”,实则不然啊。当二位智者的“放大、修补、提点、指引”之后,我对这个过程的反思,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可惜这点题的一句,随即嘎然而止。其后对蒙田的引用,以及有关香料一段,由于没有前面充分的展开,没有直透心灵的力量。

从与已知事物的真实相遇之角度观之,晓蓉在格物的过程确实达到了对自己的部分的知。她本可以把这个作为资源,以此为案例,导向对“格物致知”这个儒家精髓之概念的分析和理解。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说,她依然满足于自己对自己的“小草根”的定义,心安理得地不去触及对“格物致知”本身的探讨,把自己的反思封闭在个体经验的范围之内,错失了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一个良机。如果晓蓉愿意尝试颠覆自己一次,不再把自己仅仅当作“小草根”,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个案,沉浸在“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的世界里,打通理论与自己生命之间的界限,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关怀并参与自己和世界的命运。

03 我的“心灵突围”(文/李晓蓉)

一大早,《酒泉通史简编》的作者,著名的文史专家、学者何端中老师突然来访,72岁的他作为酒泉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顾问,仍旧在为会刊《心灯》奔走、协调,我毫不犹豫接下任务,也许我想试着诠释薪火相传的含义。当我搀着何老的胳膊,坦诚交流中送他上车;当我和前来办公室说事儿的老师谈笑风生;当六年级教室下课铃响起,孩子们不约而同的一遍遍冲我喊着“女神”,小责任、小惬意、小得瑟升腾,生活实在太美好。阳光灿烂、感动满满的这天,据说是感恩节。天晴、心晴。

被“突围”。

其实,“女神”与“女神经”仅一步之遥。差点变成后者的我勇气陡增后的“心灵突围”,来源于华师大杨小洪教授、孙彩文姐姐的三次高端引领,我的三种叙事,通过三晚对话,实现三个转化。这种语聊有真实疗效,奇妙的“聊愈”来自对话。对话的那头,主要是杨小洪老师——是一个让我有些害怕的人,因为他是能准确的看透却不说透人心的人。早先我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支教,小洪老师引领过我,颇为受益,相隔万水千山,仅凭言语来去,我的眼泪就稀里哗啦,重拾了前行的勇气,更准确的定位了自己。对他解读心灵的本领我深信不疑,我背后送一美誉——“心灵捕手”。

如今,是因为我内心的一点见不得光的小“阴暗”折腾的我敏感得像一只弓着背的猫,头发都带着电往上竖。大压力,小心思,纠结的事情魂牵梦绕。我向爱人反复倾诉,我找书中的“鸡汤”不断滋补,可脑子像老汽车一遍遍拿钥匙轰,就差那么一点儿打不着火,上了产床孩子生不出来,既兴奋又痛苦。这状态近两月了,心烦意乱,吃不好,睡不安,静不下心来,读不进书去。我鄙视自己的状态,却又短时无法实现自我救赎。闷!

这种心里纠结的事情,我知道问题在我,说出来,怕折损我那美好形象,不说,消化不良。再说,人不对,说完又怎样?除非,《河北省读书叙事专家群》中我怕的那个人他听。我徘徊在微信群内,偶尔发一个表情,粗糙的掩盖着自己。某个晚上,群内安静,我心不静。偶遇杨小洪师傅(我已拜师,以下简称师傅),回应貌似搭讪,谁知竟然在浑然不知已被“心灵诊断”的聊他人的故事里,走了个来回。

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在孟华老师的叙事里,那种普通人的美好人性,那种心安,让我心动并脸红。在那个“走进故事品人性”与“走出叙事看自己”的来回中,我如照镜子一般,彻头彻尾的把自己的精神做了个CT。治疗伤口,不经历敞开伤口的酒精消毒,是不可以的。在这样难得的高端引领中,没有真诚的开放,绝对是“讳疾忌医”。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心灵成长,从来都取决于自己。我必须得主动陈述“病情”,勇敢的开放,主动晾晒,获得一种“夹持”,类似“劫持”,只不过为了获得内心的舒适自在,我心甘情愿的做了姜太公的鱼。

“哗——”,鱼在钩上,却一身轻松!

在第一次对话的末尾,四组词语,毫不犹豫,刷刷在我笔下迸出:

第一组:晾晒,按摩,心安;第二组:强化,恐惧,释然;第三组:忐忑,心静,勇气;第四组:引领,对话,成长。

一个个追问,一组组从内心流淌出的句子,见证着心的回归。夜已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我由怕师傅,变得不舍他离去。被“突围”的过程,寻常,却有力!

求“突围”。

曾国藩说得对,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第二次对话,我更加豪爽,坦言敢“和盘托出”心事,我这小卒子已经拱到了河沿上,前进、前进、前进、进!着急的我都哼起国歌节奏了。我想主动“突围”的心——昭然若揭。

小洪师傅直言我有怂恿之意,轻松钓出我的话来,我内心见不得阳光的旮旯犄角,在坦诚的开放中,在近百只眼睛的注视下,一览无余。在第二次叙事引领的过程中,彩文姐姐杀进来了,好一番快人快语,快刀斩乱麻啊。小洪师傅都插不进嘴的节奏,但是,不同风格的灵魂导师,彩文姐姐的引领一样直抵心灵。师傅直呼——女人理解女人。而就在这些将心灵的茧子一根根拨开的过程中,我再一次真正看清楚了自己,我想一如既往的善良,我重拾了前行的勇气,我的话多了,言谈举止轻松了,眼前看得见了,一如成功突围的女汉子,满血复活,言之凿凿,想走成一棵开花的树,誓做燃灯人。

在对话的按摩中,心灵的角质层脱落,灵魂焕然一新。而这一切,从前往后反复回播,竟然是自己悟出来的。我心头一热——小洪师傅、彩文姐姐所做的事情,是不求速成的事。这种“语言疗法”能让问题浮出水面,让“患者”自己觉得“不得不”改变。而且能找到改变的途径,成功实现“心灵突围”。

青藏高原人有句话说,幸福是刀口舔蜜。那晚,我就这感觉。

已“突围”。

我趟在二五医院的小病床上,一边治疗,一边疗心——读小洪老师规定篇目——《教学勇气》第一章的内容。

这本书2011年在北京时候接触到,全国小语前辈陈先云先生、华师大教育研究院杨小微教授、北师大教材主编郑国民先生均先后推荐我读。是我挚爱的北师大吴国珍教授翻译的。也确实读过,但囫囵吞枣。复读,逐字、逐句,联想生活,咀嚼文字,能懂一部分了。

第三次对话,我按照师傅的要求摘录了一些我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共计18句。

我们自己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

充满信念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我们自己的幸福感。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

我们想要成长,我们就必须做一些学术文化意外的事。

自身认同。

自身完整。

故事是描述这种真实的最好方式。

完整、不分裂,编制有凝聚力的网。

不可剥夺的内部力量。

心灵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与启发、引领我们的心灵的导师相遇

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

慷慨地敞开精神世界

对话法能让我保持活力

导师赋予我的馈赠年轻人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

心灵焕然一新。对话越来越顺利,方向越来越明晰。借鉴大师的智慧,洞见的过程中,幸福的与伟大事物相遇,那滋味,妙不可言。反观三次引领与对话,我实现了三个转化。第三次对话中的我,才是真我,我迫不及待的想告诉朋友们,那就是真正的我自己——摘下了遮挡恐惧的面具,活脱脱的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自己。那一刻,真想为已经实现“心灵突围”的自己报个幕,与我而言,凤凰涅槃重生大抵就是这样的经历吧。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洪老师、彩文姐姐、国珍教授,他们正是运用教育叙事这一方式,让更多的一线教师重拾勇气,实现突围。他们是这一理念坚定的践行者。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老先生先知先觉,说的一点儿没错。想到这里,心头一暖。尽管万物流转,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秩序当中。但我说不上的跟这些人亲。

我的小名叫云云,听说,当一朵云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教育就会发生,勇气就会重拾,成长就会发生,心灵突围就会实现。那晚,一辗转,肺腑里都是清香。

【小洪点评】

晓蓉的叙事,处处展示着师生,生生的互动。一颗怀有敬畏之心的教师,才能洞察生命的伟大,并创造出层出不穷的机会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心底的声音。

晓蓉的叙事,又上了一个境界。

04 在文字中,与自己相遇(文/李晓蓉)

在读书中,最要紧的是找到走向内心深处的小径,边读边对接,心才能走进书里,书才会走进人生。  

——题记

今夜,群内读书对话结束,我便在微信上写下一行字——在路上,三年为期。我如麻雀,虽小,盯住的却是整个天空。

“河北省读书叙事专家群”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微信群,其内每个个体,都是一台发动机。在杨小洪、吴国珍教授、彩文姐姐的引领下,群内正在线下读帕克·帕尔默先生的《教学勇气》第二章,而后线上交流。这种“文学生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群友漠然很特殊,是个“马力强劲”的人物,我默默关注着他,甚至专门建了一个独我一人在内的微信群,取名为“默然前行”,将他的话语单独做摘录,适时反刍。慢慢地,我将这位未曾谋面的行家里手的轮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个大概。

读书从来就不是一件热闹的事。默然印证了这句话。从交流的蛛丝马迹中,我发现默然每日习惯了静心读书、不断反思,且读书必动笔墨,将带着个人思考味道的话语变为眉批、旁批,是他解读作者文字、对接已有经验的方式。是一种极好的让灵魂真正骑在纸背上的方法。今晚的读书对话,由默然而起。谁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师大的小洪教授、北师大的国珍教授、和河北的彩文老师、昌军、竹子、晓斌不断跟进。国珍教授还即兴语音多段。我一边复制保留打动我心的句子,一遍反复回读着某些如铜豌豆似的文字,怎么就是嚼不动?有多个节点,作为汉语言专业毕业的人,读不懂汉字连成的句子,我着急的心头冒火。而默然的对答如流、独到见解,均让我艳羡不已。其实,那一刻的我,甚至连默然的问题都看不大懂,发自内心的恐慌席卷全身。即便这样,我也强压住性子,跟读对话,与默然一起前行。这时候,我必须熬过分娩前的阵痛。熬不过去,这种煎熬还会继续。都说在文字中,能与自己相遇,我为何迷失?本想在帕尔默的智慧里,获得更多的勇气,而此时我的内心更多的却是挣扎。真没有想到,读书会如此步履维艰。

不行,我不想给自己退路,我不想轻易丢掉自己。

我知道,教龄20年,我的经验足够丰富,但很多经验却无法上升至理论层面形成策略,转化成更有效的执行力。经验型老师和专家型学者,对《教学勇气》的解读,其悬殊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以往读书的选择上,我也更多的愿意读经验类的书籍,往往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更愿意直接吃“鱼”而放弃对“渔”的思考、提炼与升华,多的是浅层次的急功近利。大言不惭的说,我梳理过王雷英、王君、武凤霞、潘文彬等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成长路径,有共同的落脚点——读书,而且最终都读的越过了出了语文的“三八线”,读到了中西方哲学、美学、历史学、诗歌等内容。我猜想默然如此酷爱读书,定是勤奋读,广涉猎,才能做到如此的融会贯通。我的短板,我的瓶颈,随着对话的推进,一一在脑海里链接了起来,清晰了起来。这些可能就是小洪老师所言的个人发展的“边界”。我暂时读不懂帕尔默的全部思想,但我却依据对话读懂了一点儿默然。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我也如此,我不愿被同化,变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我想要锦上添花,我就得先变成锦。所以,我想广泛阅读,不做鲁迅先生笔下的“只叮在一处的蜜蜂”,只看小学语文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汝学诗,功夫必定在诗外。

渐渐的,对话——拨云见日,闪动灵性的文字接二连三:

摘录(1):“读书的方法对头了,又有人生体验做后盾,读一本好书就如重读自己的生命。”

摘录(2):“读书时多与自己的经验对接,然后再借用书中打动你之处的语言把自己的内心感悟写下来。长久以往,自然我口说我心,既不俗口也不掉书袋。”

摘录(3):“我们不能成为书架,读书如吃东西,要把食物消化融为自己的一部分。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用心唤醒沉睡的文字的过程。”

默然的提问,最终吹皱了读书群这一池子春水,而终使得群内芬芳四溢。国珍教授连呼——这才是真的读书交流。而此刻的我却突然觉得,也许同读《教学勇气》的意义,不仅仅在书内文中,应该有更大的外延。在读后议的过程中,关联是丰富的,比如读者与作者的关联,书中内容与个体经验的关联,也还有读者之间的关联,比如我和默然,从读书到读人,从阅读文字到阅读灵魂。这种关联,借助《教学勇气》,却又似乎在《教学勇气》之外。这种暗暗的与默然的关联,蛮有趣味,不知不觉发生,无他人觉察,我从观察、理解到慢慢构建策略,再从构建策略到行动,行动到反思,从反思又到重构理解。一个来回里,似乎又有帕尔默先生的理念在某处若隐若现。

凌晨1点,凌晨2点,凌晨3点……

读着默然,读着对话,借助别人的心灯,再找生活中自己迷失的心路。在静心里,在文字里,想遇到自己。阅读默然,阅读对话,对自我的觉察不断呈现,帕尔默的文字里有我,真的。尽管那羞涩如小芳的我,很是稚嫩,但内心却塞满了提升自己的欲望。我也想“阅尽无限风物,醉在一页书香”里,哪怕是在这个静静的夜晚,欲先让灵魂到达那个地方。

凌晨3:10分,凌晨3:20,凌晨3:30……

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成为自己。一读、再读、三读摘录,与内心相连,好似读着自己,与书相遇,融合。凌宗伟校长说“做老师的要有一点阅读的耐心”,我有同感,大口吃肉未必香,慢啃骨头滋味长啊。

凌晨3:40分,凌晨3:50,凌晨4:00!

实话说,沦为看客的这一晚,我感慨万千,有些被边缘化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来自我的不自信。凌晨静心读书,我突然就从今夜群内读书对话的“无话可说”这一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看到了朗朗乾坤。当我有了付出,有了感触,有了话语权力,自信就开始回归。尼采说“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这话在理。真的,很感谢默然的抛砖引玉,也许他根本就意识不到今晚的对话,对千里之外的我意味着什么,在今后的三年中将给我带来什么。但,我还是想把这句迟到的“谢谢”,送给默然,送给群内无私分享、贡献智慧的各位导师。今晚讨论我的“失声”,如白岩松所言——是一个漂亮的失败,亦是另一种成功的开始。默然深谙“一勤天下无难事”,仰则观象于人,俯则观法于书。我佩服。愚笨的晓蓉,想学着群友的样子,想让默然和大家听到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蹒跚前行的脚步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有梯度、有广读的读写与思考中,我将不断地寻求重生,不断地走向自我完整。走向如小洪老师所言的“自身完整,有了定海神针”的境界。

“在路上,三年为期”,这句话,写下就意味着影响和改变。在第一个三年里,我将用文字打败时间,让心走进书里,让书走进人生,把光阴的荒凉和苍老做成一朵小黄花别在我大红棉袄的衣襟上。

在路上,有信仰,坚定地行走,我是——晓蓉。

【小洪点评】

晓蓉贵在真实坦荡。根据概念图的路径,就是知者与已知事物的真实相遇。晓蓉的第一篇,因为只有对已知事物(打羽毛球)的日常关系或程式化描写(获奖过程的记忆),结果自己写的纠结痛苦,读来全然无味。第二篇的真实面对,让晓蓉有了清醒的自我意识,写起来自然如她自己所说,写的很快,无纠结。

但是,仅仅与已知事物真实相遇,只是通向伟大事物的出发点,其后还需要主体沉浸在客体的世界,消解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并以爱的形式关怀和参与自己和世界的命运。

细读晓蓉的《借火回家,反观成长》,觉得正可以回应小鹿的提问,带着一群老师读书、解惑、修炼,靠的是当下的观察、捕捉。在这捕捉的过程中,自己的直觉得以敏锐、理性得以柔软,心灵得以滋润。小鹿说“羊羊羊没有私心”,其实大谬。羊羊羊之私心,其大无比,其大无边。无边,故人无以知,以为无私。

刚才,在我打下以上文字的时候,晓蓉发来信息,说她是一个勤快的、渴望进步的孩子,希望我带她一路前行。她说,她要不断地用文字审视自我,每写一篇,请我评一篇,每写5一一10篇,我操刀改动一篇。她希望由此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我很感谢晓蓉对我的信任,鼓励她将文章发群,把个体的进步融入共同体的成长。我希望晓蓉及群里的每一个朋友,用你自己的成长,来引领你周围的人,来研究群成长的奥秘。

任何人的进一步成长,脱离了对群体的服务和研究,就会显得很单薄。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