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04自我的问询

孙彩文
分类: 创意写作
更新于: 2018年4月8日 13:45


还在思考“关键时刻”,也就是写作灵感的激活问题。

似乎被什么蒙蔽着,没有头绪。

翻开以前精读过的《我们怎样思维》,自己在第10页勾画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两个人的需求是完全相同,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对另一个人有用”。作者例举了莫扎特和贝多芬创作的风格差异。今天再读,很是受用。

拉丽玲进入“作文教学研修平台”。

她说:读孙老师的《走向对话》后,对此平台研修内容有了了解!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我一直以来致力研究的课题,但因缺少名师导航,所以都重实践,轻理论的提升!今盼,能在孙老师的指引下,走出迷境!

来自蓉城的丽玲老师对“学习单”曾有深入的研究。想她分享自己的体悟,因为《大系》名著导航,离不开“学习单”。

我回应:丽玲对学习单的研究是《大系》发现法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群里需要您的声音。谢谢!我们共同在迷境中探路。

王瑜敏老师锐捕捉:看到您说的学习单,让我想到了清华附小的预约单,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共学单,学生课上一起讨论探究的重点问题——也可作为年轻教师的教学线路;乐学单,对课文的拓展,训练学生能力的延续。他继续说,大系的使用离不开课前学习单的使用。学生课前的独立学习,会为课上指导节省宝贵的时间。“学习单”使“发现法”得以突出。

对话虽然简短,但大家的“感觉”相通。

“思考与感觉最恰当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不是彼此排斥。”用这样的理念关照王瑜老师的教学经历,我发现了先前被我忽略的几个要点:

1.备课的时候,王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相信自己的直觉,选择性地抓住那些能够与学生体验对接的写作技能。比如,铺垫。

2.上课时,王老师将自己的想法融汇到行动中去,在课堂上跟着学生的感觉走,激励、滋养、引导,在课堂实践中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比如:“切镜头”。

3.课后,王老师继续不断地与他人相遇,升华自己的思想,把《大系》中领悟到的方法、知识,升华为自己的理念。比如:学习单。

4.对话中,形成作文教学新的理念和策略,使王老师内心强大,自信满满,对作文教学研究充满激情。这是今天语音中我感受到的,他在清华附小进修,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自己那节课,他要去图书馆,要梳理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以研究的姿态涵盖作文教学全部,是王瑜老师的出发点,给我的启发是,尊重自我研究、自我发现,在此学习修养基础之上,才能使用好《大系》。尊重自我,即是在自己的研究生活中得到安心满足,觉悟到这一点,整个生活就显出紧迫感,对任何事都变得主动,这是《大系》的魅力所在。

我想丽玲也是有研究精神的人。这是打开《大系》通道的钥匙。

在王老师的带动下,我把《欢乐一家亲》教学系列,放在现行教材大背景下思考、研究,明晰了作文教学激活“写作灵感”的路径。

回想一下现行教材,关于“人”的作文训练系列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从人的单纯的描绘,(如:我的妈妈)到对人的关系的记叙(如:同学之间);其次,从单纯地记叙一件事(如:节日里……)到将自己感情融合到事情中的记叙(如:第一次……);再有,从静态地记叙(如:公园一角)到将人的活动融合进去(如:逛商店)。把人、事、环境链接成一个训练体系,螺旋式递进,形成记叙文写作能力。

《大系》不是这样的。

《欢乐一家亲》名著发现板块选文胡适的《我的母亲》,通过切“镜头”,可以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时像一个人自言自语,有时像同对方谈话那样,有时像快乐地唱歌一般,有时像述说心事似的,也有用大声叫喊一般的等等。这些就是生活中鲜活的画面,思考一下,哪一种能最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人是谁?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这就是教师的指导了。

从自身情感体验中把握“人”以及人的个性,是生命的根本。贯彻于教学之中,在于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产生某种情感。这样的写,不会是件苦事。“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所以,教师指导的第一要义,是培养写的愿望。当然,表达感情的方法也很重要,如“重复的表达" “为故事做铺垫”、“用对话来表达"、“细节放大”、“刻画动作”等等,这些,学生自己会主动发现。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也会想象未来,会对社会上的事赞成或怀疑,会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也许他们有不愿对人说的秘密,也许从眼前的小草能感觉到生命的力量。如果不激活这些情感,当孩子有强烈的感动时,就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回忆一下到现在为止的作文教学,注重“实”学,注重“仿”写,不考虑人的形成的问题,犹如“忘了培养根本,而求其结果”,这肯定是不行的

“自我的形成”作为激活写作灵感的路径之一,在于:在名著中读自己,在生活中写自己,在对话中听自己,在相遇中分享自己。可以看出,把 “自我"的形成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可以扩大至学生的生活全部。

回到作文教学上来,《大系》以“名著导航”为原则,不认为作文只是技能学科,是要发挥“名家名篇”在人格修养上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思考作文教学方法之前,横亘着必须解决的人生问题。不考虑人生问题,而考虑教育、教学方法,会被限制。如果把孩子们所写的作文看作其全部生活的表达物,以此来思考人的形成的过程,即表达行为自身是实现教育价值的过程。所以,必须以某种哲学观、教育观重构作文教学,否则单纯学科教学的方法改变,并不可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回到作“文”上来,《中国作文教学大系》迈出了第一步。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