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带给我的教学灵感--“问”的艺术
我的这次读书心得得益于市局组织的赴北京教育学院的一次名师培训,偶得三册关于教学研究的书籍,回到家整理东西时放到了床头的书架上,睡前随手拿起一本天蓝色的书,发现封面中白色的四个大字《关键在问》,把我的思绪拉到了怎样对学生提问的艺术上。“怎样问?” “什么时间问?” “”问什么?“设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一系列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奔涌而来,带着一大堆的问题和揭开谜底的好奇心,我踏上了对这本书的阅读里程。
此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乔·尼尔森,他着力给我们分享了大量的焦点讨论法应用的实例,每一份展开讨论的问题都是从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和决定性层面四个层面展开的,对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与学生相处、如何组织更为有效的家长会议等都有丰富的体现,让我对生活中“问”的艺术大感兴趣,不觉又联系到自己的教学内容,感觉在“问”的方法上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经过归纳,有了几许小的感触,和大家交流,望得到大家的提点。
(一)“问”要有目的,才能逐步解决难点。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通过“问”才能让学生讨论、研究,这里就涉及到了“问”的艺术.有的老师的提问设计的零散、肤浅,虽然同学们很容易就能答出来,但缺乏目的性。我觉得,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是要为解决“难点”而服务的,良好的提问可以循序渐进的突破教学的重点,而巧妙的“问”则能让同学们轻松的解决难点。让教学氛围因快乐而乐学,因乐学而主动学,因主动学而接受新知识。
我运用由易到难的方法在《秋天的叶子》一课中进行有目的的提问,我首先问学生:“你见过什么形状的叶子?”让学生把大自然中的记忆重新放映到课堂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知树叶的外形。我随意的又拿起一片叶子让学生观察它立着、侧躺、倒立时分别像生活中什么事物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想象,你会发现同一片叶子不同的摆放会有不同的收获,即展开了想象,又要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才能说得出来,继而做的出来,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问”和“讲”相结合,才能提升教学效率,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有的教学环节中知识点的传授,有时教师几句讲解就非常明了,而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最后从学生的嘴中说出讲授的知识点,不仅大费周折的设计了这样、那样转弯的问题,而且耗时费力,又怎样能算提高了课堂效率?所以“问”要和“讲”有效的结合起来。
构图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构图均衡的问题,让我着实也费了一番功夫。在讲授《长长的线》一课时,我觉得内容很简单,我们一起实践了绘画的方法,我又强调了是“一根长线”,但问题却出现了,很多学生可是“豪放了”一回,兴趣来了挡也挡不住,用这根长线画了满满的一页,那根充满激情的、表现欲的笔都无法停下来了。在“读”学生作品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一问题,意识到了孩子虽小也应该逐渐渗透构图的知识,学会审美。所以我就用了举例讲解法,把枯燥的构图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明白构图的道理。我故意把构图满的放在一起,构图好的单列出来,我的“问”很简单,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看法,我归纳了一下,当然包括构图的均衡。我的举例很简单:今天我们带着小线条去散步,边说边示范,画了小线条上蹿下跳形成的高树、低草的错落有致,但都着重放在了画面的一侧,然后我将一只手臂放在画面下,另一只手握拳形成一个尖状顶着手臂,解释到:“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吧!现在老师的一只手臂和握紧的手形成的就是一个跷跷板,你觉得画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惊然,继而恍然大悟,争着回答:“这边重,会沉下来!”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提问道:“怎样解决这种现象,让画面感觉平稳?”学生的回答充满想象,我又提醒大家留出一角,不能画太满,最后让学生在大脑中了解了一个定义“构图”。
此中的“问”题和“讲”解知识点相结合,运用了最短的时间很简单的解决了难懂的问题,又把学生的认知拓宽了一个层面。
(三)“问”要有焦点,才能化解学生的困惑。
看到书中的实例,我也有打破常规教学的想法,先组织学生对要讲的内容有一个结论,讨论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要聚焦到“学”和“思”的点上,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所在,之后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做讲解,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教授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也不会讲解超过学生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知识。
此想法是我最近阅读此书时才有的小见解,还没有在课堂中加以实施,所以只停留在不成熟的层面,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不过我却形成了一个例子的假设,道出和大家交流。
一般的常规教学,先讲后做是一个规律,今天我创新一下课堂的设计:先“问”再“论”没有问题的可以“做”,同组内部消化问题,最后老师才讲解孩子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我们可以放在《探头探脑》的手工课中进行假象,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书中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头能伸缩的特点立刻被同学们找了出来,“通过图解你能说出它是怎么能伸缩的吗?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吗?没有的可以做起来!”有的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问题的焦点就体现在怎样制作让头能伸缩出来,每组都有理解力强的同学,通过他们的讨论,带动了大家的思维行进,充当了老师的角色,这样大家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只需简单引导就化解了大部分已会的知识,节省了时间和多余的讲解,直导难点,不过这样的分组还是要人数适宜,在4-6人之间为宜,才能真正让“问”和“答”达到显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的问题,教师方能加以解决。
总之,通过阅读,你会借鉴到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也会从他人的推理中,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改进完善;更能提升我们对教学研究的知识体系,转化成更为有效的课堂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我本次由阅读《关键在问》一书而得到的感触,也是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举一反三的加以拓展运用,得到的最大收获。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