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的日志

刘彩霞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刘彩霞
分类: 教学交流
更新于: 2019年1月28日 09:01


   美术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参与教育等等,都是从第一线教改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因此,积极推进第一线的改革实践,是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一、  激活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性的进行想象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通常的教学模式,不管是绘画还是创作,都是在教师不同方式的辅导下,学生再进行想象创作。但在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示范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论是想象能力还是动手、动脑能力,都被围在了一个有区域的城墙内,想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去突破这高而固的城墙,实在很难很难,可老师不示范,又体现不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还谈何“教学”?

通过多次的研究实践,在二年级的《对印花纹》一课中,我成功的克服了几年来一直困扰我教学的拦路石。

课堂一开始,我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画挂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他们的不同点,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一幅画是用彩笔画的,另一幅则不是。经小组讨论,有的组说是印得,有的组说是用毛笔涂的,有的组说是用手指画的,还有的说……借助学生的想象,我把一个探讨、研究、实践的机会让给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想出的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结果,同学们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思路设计出了一幅幅漂亮的纹路。

我先肯定了学生的成绩,并把学生的“杰作”贴在了黑板上,还做了“画展”小结。看得出,在老师的肯定和赞美声中学生的求知情绪高涨,趁热打铁,我话锋一转:制作图案的方法很多,同学们就利用各种方法创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的图案到底是怎们做出来的?现在老师把谜底告诉大家:把颜色挤或滴到纸的一半上,按中间线挤压,这种靠颜色间的相互挤压自然产生的纹路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十四课《对印花纹》。然后师生同步进行制作。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发挥、自由想象、自由创作的空间,又让学生获得一个学具体知识的过程。

通过这种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实践,现在二年级学生的绘画水平比去年二年级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主要体现在学校举行的“巧巧手小比赛”中,去年学生的作品做得很成功,但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发挥学生想象、创作、体现学生个性的作品很少。而今年学生的作品则五花八门,让我大开眼界,全是学生自己想象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为今后美术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

二、  唤起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堂中,阅读课外书籍所积累的知识是开启学生想象闸门的金钥匙,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学生自由想象的天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知识面的宽窄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多读、多看、多积累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在二年级《各种形状的汽车》一文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一辆漂亮的汽车。在几年前,语文阅读基础教学刚刚开始,还处在黑暗中摸索阶段,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面都很窄。当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出示很多汽车的类型让同学们欣赏,我先讲了从古到今汽车的发展历史,然后启发学生:如果你们是一个制造汽车的设计师,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汽车?同学们经过讨论,画出了一辆辆漂亮的汽车。可经过巡视发现:我即使把设计的“大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却没有施展自己的“权力” 。画的全是街上看过的汽车,我只能承认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很强,而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却很差,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一致认为:想倒是想了,就是想象不出来。我启发他们:我想设计一辆宇宙汽车,上面安装上先进的装备,能带我们冲出云层,飞出地球去旅游不是一件美事么?还有我还想设计一辆水陆汽车,既能在陆地上行驶,观赏周围美丽的风景,又能在海里运行,欣赏海底风光,是不是很令我们向往呢?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经过我的启发,同学们说他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太少了,要是能多了解一些科技知识,他们也能画出理想的画来。我终于找到了阻碍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根源,于是开展了一项特殊的、能带动学生主动去阅读的趣味性作业活动,很受学生欢迎。

例如:下周要讲《设计邮票》这一课,我先让学生找有关邮票的资料记录下来,同时建立《阅读积累图案集》,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和语文阅读活动中,搜集有趣的小图案,以备作业时参考。作业一周一留,既无死板的写画,又没有“量”的约束,让学生放开去做,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让自己的知识和大家共享,学生的潜在意识在知识中成长。       

像《画动物》一课,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材料找到了各种动物的生长环境、习性和特征,图画的比以前更生动更真实,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求画动物就画一个光秃秃的小狗呀,小猫呀!而现在把景物、生活中的细节也加进去,丰富了画面内容,又给学生一个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即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为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  勤于观察,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在生活中搜索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绘画的源泉。生活越丰富,绘画内容就越充实,怎样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艺术呢?答案只有两个字:观察。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仅仅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观察的契机,显然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去观察大千世界,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拓观察的视野,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逐步向学生提出写“绘画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随时观察,随时积累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还针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心理,观察事物及创作欲望等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正确的观察事物,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观察事物的习惯。并着重加强学生平时记忆画、写生画的练习,使他们在训练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具有一双敏锐、善于捕捉事物形象的慧眼。

    如:《我的家人》一课中,李明同学创作的儿童画《爷爷奶奶的大秧歌》,得益于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从整体看,画面真情实感,画出了爷爷奶奶扭秧歌时的生动场面。从局部看,人物动作形象,表情真实生动,场面热闹,以鼓乐队烘托热闹气氛,以舞红绸、舞扇子表现欢乐中的动感。真实的反映了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和时代风貌。像这样的作品很多,都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经过亲身体验,自己细心观察生活获得深刻感受而创作的。

    学生学会了观察,养成了习惯,不仅对美术的学习受益匪浅,对其他学科也同样如此,甚至对其一生都将产生影响。

    总之,通过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使我深深认识到:儿童是最聪明、最可爱的,他们热情、大胆,善于学习,积极向上。他们的想象力与其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十分惊人的。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儿童全方面的能力,挖掘儿童的潜在力。使他们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教育。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