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角色转换”课引发的教学思考
南方的教育研究具有创新性,善于突破教学的瓶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惑,这是众所周知的。最让我感受颇深的就是一周前在杭州的名师培训项目中,有一节特别的体育课,通过“角色转换”我痛快地体验到了一次学生似的参与过程,让我在教学中找到了多方的灵感。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有了新的设想,让自己在教学理解中拨云见日,感触颇深。
亮点一:明确性评价的实施方案。
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气球,让我们吹起来打好结,然后用手托着用力让气球飞向空中,我们很多人都这样玩儿着,而当老师让停下的时候,说自己表扬了几位老师,让老师们说一下是怎样表扬他们的。第一位老师说:我用双手托着球玩儿,老师表扬了我,说我运动了两只手。另一位老师是用头顶着玩儿的,老师表扬了他说:转换了新的玩儿法。还有一位老师每次都把球顶到房顶上,老师表扬了他玩的技巧有标准。如果我们用你真棒;你玩儿的太好了;你的想象太丰富了,评价就太浅显了。评价的不同,学生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所以评价学生就应该用明确的语言,归纳出学生所做的突出的事情是怎样的。
在我们美术教学中,包括很多示范课都是这样的浅显评价,而没有做到实质性的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实质中来进行评价。在美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中,老师应该发现学生讨论的亮点进行评价,还有动手创作能力有哪些地方是存在创新点的,要把它们准确地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仅能启发其他同学的思考,还能让同学们有具体的行为意识收获。在赏评阶段的教师评价,更应该针对学生的作品,从创作方法、创作题材、创作的构图、创作的色彩等全面的进行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取每副作品的闪光点,为己所用。教学评价,看似不太重要的教学细节,却体现着教师的一种发现和总结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就应该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闪光点才能做到实质性的、有目的、恰当的引导,让课堂真正从作秀转换为常规,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亮点二:转化性推移的课堂尝试。
我们用手一下一下托着气球向前走,并且不要被别人推走自己的气球。所以活动最后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们许多老师把气球攥在了手中不让它离开,有的用双手使劲的夹住,更有甚者把气球藏在了衣服中。游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老师让我们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活动正常进行,反思刚才的行为,老师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又和学生有什么区别?为了维护自己的气球,把老师的要求抛在脑后。我们想出了分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规范托球的方法,气球不能在手中停留两秒以上,发现为本组扣除一分,如果在符合要求的过程中自己打到了别人的球,可以到别的组进行活动,通过尝试这种方法才得以活动正常进行。老师告诉我们,这叫“转化性推移”,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学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将遇到的问题自主性的加以解决。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课堂问题发生,要么教师使劲儿地强调规则,要么要求学生一定要按老师的意思去做。其实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困难和错误,抓住问题的矛盾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才是我们教学中的根本。所以“转化性推移问题”的方法是教学中可推行的一种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的有效策略,特别适合我们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课和设计课,这点启示让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尝试方法。
亮点三:全纳性教育的拓展体现。
当时老师通过让我们做游戏,通过说出的数字找寻附近的同伴儿,临时接组。这就避免了自己接组的一个弊端,那就是能力高的同学往一起凑,而能力低的又不得不在一起的现象,这样会让学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失去意义,我们的教育不是让能力高的学生能力更强,而是全纳每一个能力段的学生都有进步,只有让能力低的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和能力高的学生去学习,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所以运用有趣的游戏临时结组,全纳性就科学一点。当时老师让每组设计一个阶梯性的传球玩法,由易到难共设计三步,基点要求是做到单脚站立能托球儿十个,而且全员都要动起来。我们经过商议设计了简单些的单脚站立托球儿十个,单脚站立左右手相托十个,单脚站立分别向不同队员推球十个。这样所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会动起来。而在我们美术课中常见的分组创作中,往往就会出现能力高的同学创作主动性很强而能力低的由于赶不上人家的思维,所以就只有看着的份儿,没有参与的主动性,活动不能全纳每个阶段的学生。所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把工作明确分工,每个人一个责任,让全员参与,也真正的实现小组讨论的价值,无形之中也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认识自己,领取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学会赏识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真正做到美术课中的全纳教育。
亮点四:多元化分享的教学策略。
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按照老师设定的一个具体的目标来进行活动。内容单一,但是有可操控性,给自己的教学成功率大大做了一个稳步的提升。可是通过这节体育课中的一个小环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多元化分享,可以让学生玩到更多有趣的活动,而且自己动脑设计的方案会分享给全班同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从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挑战性,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过程是这样的:上面我提到了老师让我们设计了一个阶梯性的传球方法,让我们每组的一个队员换到另一个组介绍自己的玩法并进行尝试,然后再换组。让四个族都同时能体验到别的组的玩法,实现设计共享。而在美术教学中,活动时间短、多种方法的创作可以借鉴使用这种方法。像《我们爱运动》一课,我们就分了纸条拼贴、剪影重现、绘画表现三个不同表现形式的小组,来展现人物动态的特征,通过分享,学生从不同的创作方法中体验到了多种表现形式,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大提升,隐性能力的培养也会悄然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逐渐展现出来。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