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华的日志

陈香华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一

陈香华
分类: 读书心得
更新于: 2019年7月7日 10:55


读完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印象很深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因此,我决心在寒假中,一定认真阅读学校下发的书籍《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这本书,不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赢得自身的发展。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对后进生我一直感到很棘手,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相似,回想刚参加工作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她“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费加这样的孩子,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在上一学期,由于工作原因,班里的后进生一下子比别的班多了好几个,当时的我,着急的同时就是感到茫然,跟许多教师一样,觉得孩子到了六年级一定是不好“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基于让孩子们学的比较快乐的考虑。我开始每天鼓励几个原本在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鼓励他们能够完成每一次作业,夸奖他们每一次的认真书写。呵呵,事情真的出乎我的预料,到了期末的时候,好几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小雨由期中的73分上升到90分;姗姗由72分到82分;心怡由66分到82.5分;润润由57.5分到了67.5分……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