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最好的长寿药
“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我国新闻漫画的泰斗方成老先生享年100岁。
他在晚年仍坚持创作,思路非常敏捷,甚至在93岁时,每天还能够自己用电脑打字写传记呢。
很多人问他养生之道,老先生作了一首诗回答大家:
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有忙于写,有忙于养花、养鸟、钓鱼等等,只要是真忙,心里想的,手脚为此活动的,都是养生之道。”
贝聿铭九十岁高龄时,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快乐。
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每天就懂得埋头工作,有时忙到凌晨,呆在博物馆里的时间一般会超过8个小时,仔细斟酌每一个建筑细节。
每天凌晨 4 点时,季羡林书房的灯就会亮起。
他说:“起来好去干活呀!”
算起来,九十多岁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 10 小时。
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的周有光,在《人民日报》上说:“我 85 岁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书房中,看报、看书、写文章。”
齐白石也是信奉“忙”的名人。
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作画,信条是:“不让一天空闲过。”
朋友的父亲得了腿病,一走路就疼痛难忍,每天只好待在家里。
原本,他的父亲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不仅把外面的事儿打理的有条不紊,还负责接送孙子,买菜做菜,简直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相比而言他的母亲就非常轻松了,退休后什么事儿也没有,一天到晚除了收拾收拾屋子,就剩下看电视了。
别人都羡慕她的生活,这么享受。
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她根本就不像大家说得那样快乐,这是她常常说自己“浑身难受”。
母亲虽说身体上没有毛病,但是整天不苟言笑,无精打彩的,叨唠的多了,子女们便不再拿着当回事儿。
反正成了生活的常态了。
父亲这一病,母亲却象变了一个人一样。
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父亲,家里家外都料理着。
怕耽误孩子工作,她独自去交水费、交电费、买燃气。
家里的电路出了问题,母亲联系物业找人来修,等孙子周末回来,母亲还会准备一大桌子好饭菜,吃完饭又忙着刷锅洗碗。
没想到,这一忙,母亲却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很多,脸色也红润了,皱纹都显着比以前淡了,整天乐呵呵地忙碌着。
朋友笑说,以前看过一句话:“忙是治疗一切的良药”,看来是真的。
以前闲着无事儿,天天烦,天天这痛那痒,现在忙起来了,反而顾不得烦。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