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
朱熹在《小学》中提出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是一种学习规律、学习原则、学习思想。作为学习规律它中性地揭示了学习发展的态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习”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学习原则它积极而充分地利用习智之间的习长促进智长、化心之间的化成指向心成的相关性规律揭示出教育应导致学习活动的产生。导致学习活动发生的学习原则既是学习思惟又是教育思想。
---李滢瑜
初读宋代教育家朱熹的《小学》部分内容对朱子提出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印象颇深虽然自知《小学》的部分内容也不是我能读懂的但是却一直认为“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一定会与自己的教学有联系偶然在李滢瑜的硕士论文中再次读到它才让我这个小学英语老师豁然开朗它的教育思想广泛而深刻只从它的教学角度就足以给我的教学思考指明了方向。
从教学的角度上分析这两句话“‘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是一种学习规律、学习原则、学习思想。”作为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它积极而充分地利用习智之间的习长促进智长、化心之间的化成指向心成的相关性规律,揭示出教育应导致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既是学习思想,又是教育思想。”
简言之小学外语教学的“习与智长”就是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开发智力、发展智力而“化与心成”就是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习惯的过程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各个话题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思考的过程或思维方式逐渐转化为学习习惯。当我用这种思想指导并反思我的教学工作时我发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相当契合。
一、由心来体会用爱去沟通是实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他们对英语感到新奇更源自他们认可并信任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正视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并且尊重这些差异在教学上从不搞“一刀切”就一定能把课堂创造成一个学习气氛热烈而不失平和、教学内容丰富且能贴近学生、学生个个身心愉悦的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指路人。” 所以我更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五好”用好课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学习策略发展学习思维品质用好修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敬畏文明懂礼貌有修养用好语亲近学生培养学生懂感恩、知羞耻、有担当用好谋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会倾听、会沟通、会合作用好评期待学生培养学生管好自己修身洁行发扬个性。
二、活用教材巧归生活是达到“习与智长”的主渠道。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展开语言运用通过英语学习认识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世界。在教学中我们以冀教版小学教材《学习英语》为载体总结归纳了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200问200答一方面我们经常在课上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这些问答以话题的形式进行复习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每一次学校和社会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运用。具体方式先确定话题---谈什么然后思考话题主题句句型。 --- 事先会提示学生会话的话题会随着内容发展而不断变换。如交通方式可能会联系到问路、购物、节假日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视野开阔了语言运用也从教材过渡到真实的社会交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站在说英语的人的角度观察会话场合 --- 情境可以一点一滴地体会英语语言文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家长座谈会时总会有家长找不到自己孩子的教室通常值日生会走向这位家长问“您去哪个班”在我们的活动中学生会改变这个说法说“Can I help you?” 学生有自己的办法了解该家长是否愿意说英语。活动过后要组织学生交流收获如这次会话都涉及到哪些话题是否使用了礼貌语言等。
实践证明生活化的英语学习让学生视野开阔了语言运用也从教材过渡到真实的社会交际中来。“生活化处理教材内容”是实现“习与智长”提高小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智能的好方法。
三、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是达到“化与心成”的必由之路。
“化与心成”的关键在于其一要坚持以新带旧设置问题在师生交流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其二要确定组织“化与心成”的教学活动模式。
学生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思维习惯在思考中得以行成所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启发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1、唤醒记忆启发思考。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发联想、唤醒记忆启发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 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学习。
在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r. Wood Teaches a Science Lesson》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你最喜欢的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和猜一猜加拿大目前的天气温度是多少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问题提出后让每个学生都说出一个数字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喜连连因为他们会通过迅速搜索大脑内存并说出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数字来。虽然本课加拿大的气温只有一个但是思考的过程所带来的效果却远远大于单纯记忆教材内容。如果说学生的记忆是核电池我们不去点燃它它是不会启动的。用这类问题去点拨就可以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因为这类问题本身就是要调动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
2、引发联想拓宽思路。
一节课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更多的是教给他们一个学习方法、一种探究学问的精神。在《Mr. Wood Teaches a Science Lesson》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能够留给学生通过联想自我整合的问题What do you like to do/wear/eat... when it’s 17℃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一个主话题向多个次话题发展。学生面对这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都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并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可以达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问题本身要能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所以不要怕我们抛出去的问题有多远问题能有多远学生就能跑多远至少他们的视域已经达到了。
3、提出质疑激励探究。
只有当学生脱离开课本真正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真实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的时候英语教学才能“化与心成”。在《Mr. Wood Teaches a Science Lesson》这节课中当学生了解到小鸡正常体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之后很容易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其他小动物的正常体温呢花草树木的体温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顺势利导把问题探究抛给学生给他们时间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并讨论在不断提出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相信学生通过运用而发展的智力和通过思考而形成的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养成相对稳定的品质从而有利于终身学习。
参看文献
朱子《小学》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孝教育思想研究李滢瑜中南大学2012 - 万方百度学术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