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妍的日志

芦妍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评李鹏老师秦末农民战争一课

芦妍
分类: 听课感悟
更新于: 2016年4月3日 10:53

今天我们一起看了一个经典课例——李鹏老师讲的《秦末农民战争》一课,看完觉得思绪良多。

首先,李老师讲的这节课特色很突出,比如说,李老师作为一位有魅力且富有经验的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课堂语言富有穿透力,感染力极强,在对学情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课堂的讲解中他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材料,而且还包含了很多数据,对材料进行古今联系,引导学生多方面认识历史、突破难点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立意的确定和实施。针对立意的确定,它不仅要有对内容的整体把握,还要以教师对史实的认识高度和广度为基础,并遵从课标指导,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贯穿力,在具体实施时还要学会选择。李老师的课可以说是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观点。他把立意定在秦的暴政上是合适的。我们在确定立意的时候要整体考虑,选择主流的,不能为了出奇争胜铤而走险,不全面的、没有足够史实和史识支撑的立意我们都不能考虑,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就做得比较好,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会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以此立意下的课不能脱颖而出,通过李老师的课,可以说坚定了我的认识,我们的创新可以在课程环节设计、课程问题设计上实现,但是主流立意、历史学科育人目标不能被放弃。在课程具体设计上,他参考了课标,进行了顶层设计,先用两段典型不长的材料(有注释)让同学们感受秦的暴政,后面提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些材料,有了这个基础,后面的楚汉之争也是同学们容易理解的。如果说这节课是幅画的话,秦的暴政就是画的背景和底色,有了这些,学生欣赏起来就有了整体性,整幅画也变得赏心悦目。我现在备课的阶段缺少的就是李老师这种在立意下的对全局的把控。

   二、立意与重点。我们一般是依据课标确定一课的重点,而立意是更多的是老师思想意识的实现,对于李老师的这课,我们课堂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就会质疑他在如此立意下设计的课程是否很好地实现了课程重点。对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立意相当于上层意识形态的东西,虽然在时间上我们看到它的实现确实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夺去了课标上规定的秦末农民战争的光芒,但是如果我们把背景根基先打好了,课标规定的重点内容的实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把课程比作一座大厦的话,这背景根基的坚固与否深刻影响了整座大厦的高度,而且时间也不是我们判定课程重点的尺度,还是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立意与重点的关系就是以立意为基础两点都要抓、都要实现好。

   三、立意与线索。我觉得李老师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立意指导下它选取了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索,而且是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中一条线索很明显,就是主线本身——得民心得天下。他用这条线索把秦二世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进行无缝链接,听课的同学都觉得整个课程及其完整、一气呵成。另外,另外一条线索虽然不明显却也实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它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它就是英雄气概,它也完整地贯穿了两次起义,它出现的地方更是课程的高潮所在。在整体设计完整课程方面,李老师的示范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四、立意背后的广博的视野。对于本课的立意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李老师在秦末暴政的后面隐藏了深刻的道理即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它整个拔高了课程深度。一堂初中的普通课去探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看似难以理解和实现,实则反映了李老师广博的视野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杨老师说的一句话:老师的水平深刻影响着学生,有着这样广博视野和对社会生活深刻体味的老师,学生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五、难点突破。我觉得李老师这堂课了不起的地方还在于它把难点设置在史识方面,史识本来比较抽象,他把它运用到本课中,显得具体而生动,学生理解起来还不费劲。他把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设为本课难点,用了一个问题——如果大雨没有失期,还会不会有陈胜吴广起义?给具体表现出来,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李老师没有强迫学生们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彻底地讨论,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对此我想起了,很多老师上课时候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不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的机会,自然学生也不会进行深入思考,难点的突破也不会真正实现。李老师的那句“有没有相反的意见”值得老师们正视和思考。

   六、课程材料问题。李老师的课程所用材料是本节课的闪光点。课程材料里的历史故事反映了李老师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当然也有同学提出用历史故事取代历史史实是否合适,我觉得为了实现主题恰当地引用历史故事能为历史课增色,但使用的时候也需要老师慎重,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备课时查阅的具体数据足见老师的用心,也加深了学生的感知;借助动态饼状图说明秦暴政的问题也更形象和具体。所以说,没有足够的合适的材料是无法构成一节历史课的,这就要求我们课下要下足功夫。

   以上就是李老师的这节历史课带给我的认识和思考。通过这堂课让我对教学立意有了更深切地认识和理解,也给我展示了一次成功的课程顶层设计,我真的觉得受益良多,当然我自己也明白,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还要多看、多想、多思。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