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心理探因意识(12月20日)
12月20日上午,伍芳辉教授的讲座从专业心理研究的角度,层层剥笋地为我们阐释了不同个人风格类型前提下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并借助具体实例点拨我们如何在这个心理理论的指导下让教与学更和谐更有效。 讲座伊始,伍老师抛出的理论便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她说: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它自己的心理需求。记得多年以前我在《人民教育》上读过一篇文章,介绍了“以心理探因取代品质定性”的德育实验,马上学过来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之中,效果极佳,尤其是对于塑造学生的阳光性格和健康人格方面。其实这就是上面的理论在德育方面的运用。今天伍老师的讲座又为我们的教学提示了一个新思路:孩子们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背后,也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这方面的个性和差异,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今天学到了这个理论,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运用和体验,也许,会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冯翠红田静平: “孩子们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背后,也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赞同!回复 @田静平:所以有的时候对孩子们怎么学习作强硬的要求是不对的。比如我小时候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有的老师写评语就写上了。当时为此还挺自卑。但我在听啊,想啊,考试也会啊。现在想想老师应该尊重我的这种学习方式。
-
田静平“孩子们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背后,也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赞同!2017-01-03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