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书是富足的灵魂:有感开学第一节课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2月25日 23:30

夜的声是熟知的,楼下那孩子又在练葫芦丝,他抗拒妈妈给他报特长班,音阶总会被他吹秃噜,正要将我带入泼水的节奏,就孜然断了片。于是妈妈几声痛骂,孩子如飞鸟惊蛇的叽啾在走廊盘鸢徘徊,忽左又到了右。我蹬蹬下楼,孩子一阵车轱辘声刷刷刷洗碗去,妈妈絮叨着拍拍我的大腿,哭了。

春眠不觉晓,该睡了。

并无睡意,开学第一天的兴奋绕开教育体系的颓宫:转了四所学校,“图书馆计划”捐助方美国驻北京、秦皇岛办事处的员工带来了书,和孩子们共读。

“如果从小不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将是一生的遗憾。”我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儿时的读书记忆。

捐书活动持续半年了,我们与多个爱心机构保持联系,为薄弱学校的孩子们捐助图书馆。寒假,亲子共读,开学第一节课大家分享,这是我们年前的约定。

在中学,家长分享会在孩子们的掌声中开始了。

“我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所以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我希望你们活用爱默生超验主义,记住:心即理,致良知。”

孩子们频频点头,班长抢先回应家长:

“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我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就拿寒假来说吧……”

孩子细数来自家长的压力,家长诉说他们的期待……

我发现,大家在试图去了解共同体的主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而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照片、视频、读书摘记、海报、调查表,还有互相的纠正和补充,一时因论争而分开,但接着又因达成了共识而结合。圆形的、互动的、动态的共同体在真实发挥作用,第一节课成了认识自我的“场”。这个“场”是寒假生活体悟空间的延伸,指向了未来和生命。

一部“专题片”在场域中火热出炉:从开学前三天的兴奋忙碌,到孩子畅游知识殿堂的凝神专注,再到欢快多彩的读书交流,无数个动人瞬间被定格,通过时时传输在校门的大屏幕上播放。

班级活动结束,学校精心策划的“家校沟通,共建心桥”活动拉开帷幕:

专业区。家长们共同观看了《十年成果集萃》专题片,然后由艺术部主任介绍艺术教育的成就和初中班发展构想;最后,家长观看了音乐、美术两栋艺术楼的专业教室,并欣赏了孩子们常规专业训练及成果。

互动区。家长大讲堂《吾家孩子初长成》青春期辅导班正在授课,家长模拟家庭教育情境,与教师互动交流,

祝福区。“祝福墙”由两颗大红心套一颗小红心组合而成的,家长笔迹不同,但拳拳爱心无异,他们尽情书写了对孩子的期盼与祝福——

“宝贝,百折不挠的向前冲!”

“学大鹏扶摇直上,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加油站!”

“孩子,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

……

孩子、家长静静伫立在墙下,爸爸搂着儿子、女儿牵着妈妈,仰头凝望那早该耳熟能详的简短文字。

诵读区。学校把历次亲子共读活动的光盘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家长、孩子在百看不厌的镜头中寻找熟悉的影像。我想,家长要苦苦寻找的,是镜头捕捉到的那抹亮色;孩子要牢牢铭记的,是家长普照给他们的一线曙光!他们的“理论”归宿不同,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激情驱使找到共同的伟大事物。

伟大事物最坚实的基础是真正的共同体本身,大家愿意把自己的看法、观察和理论——连同自己本身——都交给共同体。“共同体仍大有可为:把我们从无知、偏见和自欺中拯救出来。”

记得年前和电信、网通公司联合,对县直学校做了一项调研,春节前一个月,教师话费由家长代交的比率是73.6%,而今天所在学校,无一位教师在名单之中。

心灵是奇特的电话清单,只有收入,没有支出。老师们说,他们为孩子和自己存储的是精神财富。这是弗罗斯特尊重的处于真正共同体中心位置的主体超验性秘密,这个秘密被“第一节课”解锁:“主体了解它本身远胜于我们对它的认识,而且只要它保存自己的秘密,就能永远避开我们”。这个“我们”永不满足苏格拉底的物质世界。

帕尔默告诉我们:“认知始于我们被某一个主体所迷住,但迷住是主体在我们身上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真善美。把这个观点运用到教与学上,这“第一节课”就是爱默生提倡的“创造性的阅读”,即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书”,把他人的理论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富足生命而分享。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阅读行动
    这样的氛围真是令人感动!孙老师和孩子们都要加油哦~
    2016-02-26 09: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