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春天的梦——和朱自清漫步心灵小径
第一次背着书包踏进校门,是在春节过后,柳树泛黄,麦苗返青。
我上学早,个子矮,老师安排我在他眼皮底下的第一桌。我只能站着,双臂架在高高的长条书桌上。
老师开始发书,我仰着头双手接过,轻轻说了声:谢谢老师!不知是我个子矮还是那声“谢谢”,老师发到第二桌还回头望着我。他已经谢顶,个子高高瘦瘦的,目光慈祥。
“老师我不会。”经常欺负我的那个男孩子还没拿到书就哭了。
“你来读一读。”老师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我。
“毛-主-席-万-岁!”我打开书的扉页,拉长声音读起来。
这是熟悉的图片和文字,家家挂在墙上。生产队集会时,大家围着,一起跳“忠”字舞。我虔诚抚摸飘着油墨香的“毛主席画像”,他慈祥地望着我,就像刚才老师的眼神。我把画像贴在胸口,把美丽的梦揣进怀里。
放学了,两本书服服帖帖躺在书包里,一本语文,一本算术。书包是妈妈亲手绣的,绿色的帆布面上有一颗红红的五角星。我把它斜跨在肩上,沉甸甸,恰到好处。
回家第一件事是包书皮。父亲为我找来牛皮纸,我用剪刀熟练地剪开,对折后展开,把书平铺在上面,压出棱角,写上自己的名字。我一页一页开始读,有不会的就去问父亲。
父亲很小上家塾,高小毕业后去当兵,从国民党部队逃出后在重庆开了自己的公司。“大跃进”工厂收归国有,父亲挑着一副挑子,一头是衣服,一头是书,从重庆走回了老家。
有本书父亲从来不让人碰。为这,妈妈偷偷抹过眼泪。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是我出生的那一年,妈妈产后三天病重住院,父亲四处借钱没有着落。想把我送人,被婶婶拦下,说实在熬不过再说。父亲把哥哥叫到身边,把裹着红丝绸的“书”拿出来,让一位老同学带着去了天津,找一位“阿姨”借钱。父亲嘱咐哥哥这件事永远不要让妈妈知道。
父亲的秘密哥哥守口如瓶,直到父亲去世,婶婶聊起想把我送人给妈妈治病的事,哥哥才轻描淡写说了那位“阿姨”和父亲的关系,以及父亲当时对我和妈妈的不舍。哥哥只讲给我一个人听,他担心我会“恨”父亲。
我曾经问过母亲,哥哥为什么比我大那么多。她总是沉默不语。
上高一的哥哥放学了,已经和父亲一样高。一进家门,他就开始和父亲说悄悄话。原来哥哥的班主任是父亲的那位老同学,把父亲托她保管的那本书交给了哥哥。
我缠着哥哥给我读,哥哥打开红色绸布,随手翻到夹着枫叶的那一篇: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哥哥回眼看了看父亲,不再往下读。
哥哥高中毕业,报名去参军,政审没有通过。他和父亲大吵一架,然后独自在后院柳树下看书。
我去陪他,他边读《背影》,边给父亲写忏悔书:
“朱自清三次感情脆弱,是林黛玉下泪。今天,三大政治任务——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都没有我的事,我不甘心……”
哥哥口中的“朱自清”是父亲,“林黛玉”是那位阿姨,这是阿姨给父亲的信中的一句话,最戳父亲的心窝。这次吵架,父亲之所以拿起镰刀要砍哥哥,是因为哥哥嘴里说出了阿姨的名字“莲荷”。她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那是不能被朗月映照的父亲的心。当年,父亲知道,只有他下放回家,才能保护他的“莲荷”。
哥哥埋下头,第一次哭的那么伤心。父亲来到哥哥近前,在我和哥哥对面席地坐下。他翻开《荷塘月色》,让我读给哥哥听: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我的语气轻而且缓。哥哥的呼吸也越来越平和。后来哥哥给我描述,小煤屑路的尽头是阿姨的家,她一生未嫁。父亲走后,哥哥拿着书又去找过阿姨,那是阿姨送给父亲的信物,在最艰难的时候支撑着父亲超然地活着,她让哥哥好好保管。
“我们先去吃饭吧。”父亲口气柔软,哥哥什么话也没说,垂着头跟在父亲身后。
父亲给已逝的母亲上了一炷香。我什么都不敢问。
后来,父亲托关系,把哥哥送到“市一建”当小工。第二年唐山大地震,哥哥住的楼劈作两半,那条缝正在他的窗口。父亲冒雨骑着自行车去近百里的唐山找哥哥,见他毛发无损才返回家。到家之后,父亲的牙床肿了半个多月,每天只能喝些稀粥。
父亲是在我参加工作那年去世的。为了纪念父亲,我参加市赛课的时候选了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尝试群文阅读。我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事”的方法解读,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雨雷,觉察朱自清苦闷中的思索和最终的超然选择。
比赛结束,我把获奖证书拿给哥哥看。哥哥自修考了电大,被提拔当了队长。再后来,他带着技术工程师办起水暖安装公司。
哥哥去世的时候,和父亲的年龄差不多。临走的前一天,他女儿陪着他,他微微地笑着,鬓间秃秃的白发晃着暖暖的日光。侄女并不晓得他父亲生意上遇到麻烦已经一年多了,他一直自己扛着,什么也不和女儿说。
整理哥哥遗物时,我在他的床头发现了那本包着红绸的书,《背影》那一页还夹着那片枫叶。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体验朱自清先生在嘈杂的荷塘旁感受到的和谐。
远处传来“蝉噪和蛙鸣”。
回到“和而不同”的超然,把目光从朱自清的散文转移到他的教育论著,解读他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语文拾零》。我发现,影响着我的,是朱自清的“了解文化、欣赏生命。”
了解—欣赏,原本是生活。
(孙彩文 2016年3月5日星期六 0时17分59秒,二稿:2016年3月5日星期六11:26:03)
共读分享(河北省读书叙事专家群 微信聊天记录2016-03-05 )
杨小洪杭州 06:18
潜意识对人的个性心理形成的作用是人们平常并不知道或不重视的,在我咨询的实践中,很多父母无法理解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形成和自己心理及行为有什么关系。实际上,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贮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当诱因出现并足够刺激力时,孩子的相关认知和行为便会被激发出来。
春,发自心底,有生动的白描,有无数解不开的问题。这才是生活本身。
陈新娟 06:33
在这个草木萌发的春季,我的心纠结着!
杨小洪杭州 06:40
纠结,可以是颓废的开始,也可以是力量的积蓄。颓废或力量,一念之差而已。
陈新娟 06:41
不会颓废的!请老师放心。悟到一句话,以孔子求学讲学的精神去干事,以庄子的乐逍遥的心态去看事!自己给自己解压积蓄力量在合适的时间、环境让它破土而出。思想决定着行动。任何一个瓶颈期都是自我突破的关键期。不依附在别人的思想上,心无杂念!
心静如水 06:44
内心的问题是什么?我如何走出自我的漩涡?叙事浅显了,思想不再露头,问题不再被朗月光照。叙述是为了激活故事,是和教师结伴同行。接地气的文字不再孤单,可一口气压在我的胸口,我静静聆听自己,她不知道怎么问询,因为,不知老师们需要啥。唐山市读书征文1905篇,我能读懂他们吗?他们有读懂自己吗?我们如何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我的叙事进入雷区。
直觉和逻辑在打架,白描嫉妒渲染,不知雨果经历怎样的磨砺最后走向沉静,不再议论和表白。还想问:老师们到底需要啥?
杨小洪杭州 06:57
直觉于与逻辑打架,追随逻辑。最强大的逻辑,是从直觉中生发出的逻辑,是活的逻辑。与直觉对立的逻辑,是过去直觉或他人直觉的逻辑。也是活的逻辑诞生的过程,逐渐从无序道到友有序,需要勇气,探索和坚持。也在行动中涌现新的思想。
新娟的干事于看事,有勇气,探索和坚持,也有坦然与闲适。
琴韵悠然 07:03
这次征文,我们区里先组织了,我校要求全员参与,每人一篇,看着大家忙乱下载的身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有谁真正去读书呢?淘宝、看电影、微商……充斥整个生活,平心静气读书的人寥寥无几,参加读书征文,无非是要一纸证书,可笑至极!
杨小洪杭州 07:07
即便是我们这个大家自愿参与的叙事群,参与的方式也是因人而易,有叙事的,有点评的,有默默学习的。教育有教育的生态,要尊重差异性,并把差异性变为资源。
密哲 上午7:54
佩服彩文老师的自我反思和勇气,学习中,各位老师早安。
杨小洪 上午8:51
这篇朱自清和我的文章,读来总觉得浮在空中,到了整理哥哥遗物的那一细节才回到地上。作为文章,要细节有细节,要铺垫有铺垫,前后呼应。可就是感觉缺少了什么,作者记录了事实,在心理上并没有前后贯通,也就是,朱自清作品在家人感情深处的逻辑并不清晰,或许也因此难以唤起读者的共鸣。这里,没有交代父亲为何喜爱朱自清的文章,哥哥又为何,为何父亲指给哥哥那段文字,哥哥就幡然醒悟,为何哥哥珍藏那本文集,这前前后后的细节需要勾连,给自己一个交待,也给读者一个交待。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