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教学勇气》带给我什么?
01燃烧痛苦,变废为宝
侯晓斌 :我们必须拥抱痛苦,并将痛苦燃烧,以此作为我们人生旅途的燃料。逆境即盟友。当宇宙关上一扇门,它在另一处就打开一扇窗。敞开心扉去感知发生的事,适应现场的各种需要,因势利导,另劈蹊径,一时无法另辟蹊径,谦虚与诚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在读《我的教学勇气》。读完这本书再读《教学勇气》可能会更容易进入。“当我能真正地承认我的批评者即我的向导.--当我能在他们的攻击,怀疑,失望中看到切实的纠正和警告--他们真的可以成为我的盟友。”妈妈不开心,无人会开心。教师感觉好,才能教好学生。教学改革应首先致力于让教师保持对人与事保持友好的兴趣。不能让教师成为只使用标准技术的从业者。应鼓励教师忠实地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学校的名利服务。保持清醒!优秀教师是清醒的,专注,积极,探索,高度关注身边的事物,与世界紧密相连。你们的助理不盲从,借鉴,走自己的路。
还是段王: 杜郎口我去了两次。人家不给真东西。都是演练了无数次的课。杜郎口当然有自己的真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到访者都能深入其中,我便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我们在阶梯教室看到的课也是摆拍。高效课堂是教师的梦是校长的梦更是中国教育的梦。杜郎口课堂的合作探究确实可以研究借鉴。模式不重要,结果是课堂生成了知识。
冰蓝色的太阳:可以问问去那里实习的大学生,他们实习半年,应该更知道。陕师大去实习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想留在杜郎口的。可惜那些孩子不知道记录那里的教育。杜郎口校长逐个找实习的研究生谈话,但没有一个想留的,回来的我见到的,都是在抱怨在指责那里的各种。
假如只是外在的强加到教师的方法,标准,和策略,而没有激发老师的心灵,那这样的教育能走多远,还得进一步观察。《教学勇气》就是激发教师心灵勇气的。什么是高效?最大调动学生和教师情绪,心灵,道德,勇气,如果是真的教育的话,会有教育自身的魅力吸引人。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如果那么多师范专业的研究生,在学校实习半年,还没有认同感的话,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应该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我们学校也在学习杜郎口,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校长助理很清醒,能看到杜郎口的优点缺点,他们的探究合作,激发学生等一些方面确实有好的地方,但是,如果高效的标准理不清,就是大的方向和失误。
郑昌军:对“高效”两个字我相当不感冒。不管是在外形式还是评价标准,都与工业生产有太多联系。教学,只要还把学生和老师当成人,我就弄不清人的成长怎么还能“高效”。人的高效往往只有一种结果,就是“拔苗助长”。合作探究,只怕是从孔老夫子时代就有了,而且形式比现在的高效课堂更人性化。我说句过分的话:“合作探究”这四个字,不是现代某个人的创造,而是剽窃古人的,是“新瓶装旧酒”,而且兑了水。——选自《郑昌军胡言乱语集》
马校直接点到了我的要害。我的反向思维是:如果发现船上好东西不多,就干脆先打翻了,再扒拉扒拉从里边挑拣有用的东西。有时候,从整船中往外挑有用的东西,比从整船中挑垃圾更快,因为——比例。
还是段王:我理解的高效是与一些普通老师的课堂想对照。不是流水线下的高效。此高效是在课堂这个固定的场域师生充分展示,以谋求在相对固定时间内生成尽量多的知识。我不欣赏模式但是可以借鉴细节。
郑昌军: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如果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能达到同样目的,我觉得还是让老师们省点时间精力比较好。民国时期既不用三维目标写教案,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老师们几乎全是“满堂灌”,怎么就教出那么多大师级人物!为什么今天硬件设施更先进了,教学方法更丰富了,却解决不了“钱学森之问”?——我怎么感觉又回到勇气群了![呲牙]
还是段王:这个问题太值得我们这些做教育的思考了。无论是与帕尔默对话还是杜郎口模式,我作为一个校长一个教育系统的结。我都盼望着我的孩子们快速的成长。我想“慢”和“高效”又是一个悖论。不冲突有内连。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规划:在特定时间完成特定的内容。无论是“慢”还是“高效”都必须服从。应试教育!我们有几人能逃得开?
郑昌军:马校理解得很对,不能说在研究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对教师有帮助的东西。但需要考虑的是:教育是不是需要追求“高效”?张文质老师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不是有道理?这里的“慢”和“高效”有什么相融和分离的地方?“高效”和“慢”哪个更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更符合教学本身的规律?
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慢”,包括教育,也包括教学。现在教学已经越来越“超前消费”了。教育部的规定,实际没几个人服从。现在实际情况是,幼儿园在学小学知识,小学二年级在学以前的四五年级知识,好多年级、尤其是初高中,经常提前学完规定内容,然后专门腾出时间复习做题应付考试。
02慢有时候就是高效
琴韵悠然:小学就应该“慢养”啊,步履太快,会让很多孩子掉队。冀教版好多知识比人教版提前半年。
五彩石竹:可到了该高考了,发现孩子们其实学得并不好。所以,急了,快了,可能没效率了。好的教育一般应该不排斥好的分数。
玲珑剔透: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慢”,包括教育,也包括教学。现在教学已经越来越“超前消费”了。我认同这个观点!特别是语文教学!它需要的是文化的积淀,而积淀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引导!好的教育也有可能暂时出不了好成绩!
还是段王 :我的学校不是这样。我们各学科开足开全。没有过多时间去搞“越进”式教育。
郑昌军:我们读《教学勇气》,就是要从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出发,先从心灵精神上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然后积聚力量进行制度突破。如果我们仅仅把《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文字读懂了就行了,我想吴国珍老师就不必十年如一日推广这本书了。彩文老师、小洪老师、王丽琴老师等,也就没必要如此不计名利、不计代价地付出了。我读《教学勇气》很不合格,但这本书背后的东西,我思考和关注的似乎多了些。“好的教育一般不应该排斥好的分数”,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其实没意义,这只是为应试教育辩护而已。这句话应该改成:好的教育,跟分数没有任何关系。考试分数,完全是后人给教育安的“假肢”——只要教育没残废,考试分数就可以没有。有了它,反而让教育不会或无法正常走路了。否则,孔夫子就是最失败的教师了。
另一个震撼实例是:美国英国等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孩子们,讲考试分数我们都能甩他们一溜胡同,但我们能说那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吗?
我说话就爱辩论,马校和竹子千万别见怪啊。一会儿我得向彩文老师和小洪老师负荆请罪,他们提醒我两年了,我总改不了这喜欢辩论的毛病。言辞总是过于激烈。但对事不对人,各位兄弟姐妹多担待啊。之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方式那么简单,科学文化却独领风骚数百年,就是因为我们祖先抓住了教育的本源。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对人的未来发展有用的,而不是为了本学期给校长老师争面子的。而今天,教师不是完成培养人的任务,而是完成领导指派的任务。
还是段王:很佩服昌军兄。在以前,一篇文章定终身,我们的文化科学等等都独领风骚数百年。怎么现在倒退了呢?思但不解。我们不是吵架是探究。喜欢昌军兄风格。哎呀!不是争面子啊。是不得不的问题,宝剑在头上悬着呢。
郑昌军 :对,“头上悬着宝剑”,就是束缚教师的紧箍咒。但之所以教师无法突破,联系《教学勇气》就是:教师没有达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体制就是利用了教师心灵上对“宝剑”的深深恐惧,把教师箍死在它的车轮上。这样的教师,就是帕尔默说的“不知道我是谁”的人,甚至干脆说,他们已经不能称之为“教师”,而是“工具”“机器”。
同时,教师也用这种恐惧管理和控制学生,把学生也变成了“考试机器”“为老师争面子挣荣誉的工具”!
小莲:应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好教育不排斥好成成绩。
郑昌军:请回看我的发言。千万不要把“教学成绩”和“考试分数”混淆,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孔子也好,哈佛剑桥也好,他们的“教学成绩”是培养出了多少社会各界精英,而“考试分数”不是。
继续澄清:国际比赛看分数,美国学生也要完成家庭作业,但是分数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同的。这个我不细说了,手机拼字太累。推荐永涛兄弟有时间看一下黄全愈教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系列。
还是段王:我说的是点,昌军兄说的是面是圆。“读万卷书”是不是高效?“十名效应”的十名何来?分数可以做一个参数的。哪怕只有一点点的作用。还有:我们的班容量多少,美国班容量多少。我们真的学不来。超过了30人就不会关注个体!我们可以吗?
郑昌军 :彩文老师之所以抓住我就不放手了,可能就是因为她走遍全国就发现我这么一个“另类”。教师头上那把“剑”,对我作用不大。彦超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和实力,我没有彦超的实力,但我绝对有勇气。所以,这把剑在我眼里,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但充其量,也就是烧火棍的作用。我的人不会随便跳出体制,因为彩文老师说的很对,我们在体制中可以为教育改革做更多事情——但我的心随时可以跳出,或者说它从来都没能真正完全束缚住我。
我被体制束缚20年,已经木了。但是通过读“勇气”我找到了新思路:在体制框架下放飞自己的思想,认知自我不懈努力,与体制共生与学生共生。
班容量也好,教学中的具体细节也好,都是外在的,除了考试分数,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搞好教育。考试分数的存在,不是教育教学对象和教育目的的必需,而是快餐化功利化甚至是某种利益需要。
马校是好校长,这个我已经夸过好几遍了。[呲牙]占着年龄的便宜就够我汗颜了,学识方面我是咱们群里的后进生。别看我能忽悠就以为我都懂,那些东西我控制不了也不属于我。没人激发刺激我,连我都找不到它们在哪儿藏着。
在这个群里,目前为止老师只有吴老师杨老师和彩文老师(进来不怎么说话我不知道的除外),咱们都是学生。虽然在彩文老师小洪老师甚至吴老师面前我说话口无遮拦很随便,但内心对他们是执弟子礼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已经睡着和没有睡着的,大家都晚安。
03共同体凝聚力量
杨小洪 :陕西师大去杜郎口实习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愿意留在杜郎口的。这恰恰反映了杜郎口模式背后的法家意识。这种意识,再通过一位位前来局长、校长的放大,容易成为扼杀教师自我选择自我承担的意识。杜郎口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高效课堂的旗手没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昨夜陪夫人、女儿看电影,今日练功刚回。正在回读大家的讨论。
寒流改文,是吴老师安排的任务。我不了解来龙去脉,上次发言,已有误导。好在丽玲没有听我胡说,硬是将我认为不可能的变为了可能,让我惊讶不已。这次山水的改文,我就暂且略过。
赞同彦超和晓斌,教师一方面需要向他者开放和学习,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不丢失自己,才知道如何去认知,如何去选择。学习,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丢失自己。
“慢”与“高效”是一对悖论,大家的讨论启发了我。竹子说:“慢有时候就是高效”。我在想,为什么?文佳说:“小学就应该“慢养”啊,步履太快,会让很多孩子掉队”我依然在想。为什么?丽玲说:语文教学...需要的是文化的积淀,而积淀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引导!" 同样一个问题依然在我脑海的漂浮。
我自问,慢在什么时候是高效?快让孩子们掉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引导,应该着力在何处?
讨论中,大家呈现了许多经验中的现象,如何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因果链条?
知识是经验符号化过程的一个产物。书本上所谓的知识,其实就是符号组成的链条。一个符号,在不同的符号链中,其代表的经验会有差异。对同一符号链中的同一符号,成人之间存在理解差异,教师和学生之间差异就更大。且以我们讨论中的“慢”与“高效”二字为例,在线的朋友,不妨各自打下自己对它们在符号链““慢有时候就是高效””之意义的经验阐释。等上传者达到五人之后,我们再继续讨论。否则,讨论容易落空。
大家且各自思考,上传,我做饭去,回头继续。
郑昌军:响应小洪老师:竹子的“慢有时候就是高效”、文佳的“小学就需要慢养”、丽玲“更倾向于慢”,反映出三位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有相似的理念。
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比以高效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短期看来考试分数上肯定有所不如。但从长期效果看,这个考试分数的差距,不仅不会证明学生的优劣,反而会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为将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打好物质(身体)和精神(心理抗压及适应能力等)上的良好基础。开始的“慢”正好成为了远期的“高效”。
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孩子们学的知识越来越超前,本该一年级学的拼音计算等,幼儿园基本都学了,学不好还要花钱到辅导班学。文佳说的“冀教版”比“人教版”提前半年,有点太客气了,我刚从教时的很多四五年级知识,冀教版已经放到了一二年级。本来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写作文,一二年级只是写句子写话,但因为判卷标准一再提高,现在我们这里要求二年级学生写一段话至少150-200字,分开段落就是完整的作文了。
这样拔苗助长的结果,就是教室累学生累,各校各班比的是考试分数排名,从来不管教师学生感受。而教师由于恐惧头上的那把剑,而不得不牺牲自己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去听话服从,同时连累家长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南怀瑾先生说: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一直在伤害我们的幼苗。俞敏洪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家长在帮助老师摧残自己的孩子。所言不虚呀......教师累学生累.
陈新娟:教育孩子就好比种庄稼,依四时而种,根据庄稼的不同特性施肥、浇水、除虫……现在有的采用温室栽培,错季蔬菜琳琅满目但吃到嘴里变了味儿!教育亦是如此,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可怜的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本末倒置者有之,拔苗助长者不缺。教育就是一个慢过程,是一生之教,那种快餐式,填鸭式,模型式的都偏离了教育之道。走一条教育中正之路任重道远,找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且不说高效)是我们每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关键。(说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抱拳])
郑昌军: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可以适当研究一下动物植物的科学养殖,但前提是尊重、不违反动植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以别的为标准。否则,即便短时间看不到大面积死亡,其毒害也已经深埋。就像对雾霾和转基因食品,开始追求高效不控制,等你明白过来,再挽救已经来不及了。“学从远古就在讲因才施教,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有的基础知识。”[强][强][强]
五彩石竹:我觉得慢就是高效,因为看到太多只管教,只管塞给学生,根本不太在意学生现在的年龄,认知能力是不是可以接受,也当然不管学生现在的年龄可以把多少时间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所以,塞,快快的塞的结果轻点是教了也白教,学生囫囵吞枣,根本没纳入他的知识体系中去,更谈不上成为他继续学习的基础,严重点的,新的是真没学到什么,原来的习惯方法反而丢了。看看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边写作业边听歌还一边不耽误聊天就知道了。更严重的是对学习的严重逆反,越来越普遍的厌学,焦虑,我觉得这简直是戕害。教学从远古就在讲因才施教,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有的基础知识。
各位大家:真正共同体凝聚力量的来源是个体的思想和感觉的力量及伟大事物的魅力,还是个体的思想和感觉的力量、伟大事物的魅力及共同体中的相互关系。
04教师眼中的课堂
侯晓斌 :每当有人问我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式时,我都会这么说:“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希望年轻的父母们都能牢记这一点,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会自发学习的秘诀,也是培养被人们所喜爱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秘诀。
玲珑剔透:认同!每次接受新班级,跟家长见面时,我都告诉家长,孩子的品德养成排首位,学习上重在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小学是基础教育呀!
侯晓斌:人要活出生命的意义。你一定也是这样的妈妈!追求质的高效才是对学生负责,质的高效会带来量的高效。美国一所小学的校长经常提醒教师们注重学生的素质,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也上去了。
杨小洪 :读过昌军、竹子和新娟对慢与高效的解读。做一示意图,不知各位有何新的解读。我发此图的目的,希望大家反思一下,我们在质的方面走了多远?请细读图。第一层面只关注信息表层,没有理解,故其名死记硬背。日积月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层面。
玲珑剔透 :小洪老师,我对“死记硬背”一词有点感冒!换成“日积月累”会不会好些?因为积累的渠道比死记宽泛得多!慢的教学:沉入到生命的底层![强][强][强]
五彩石竹:质的高效经过一定的积累会生发出量的高效,这才是我们所期盼的真正高效的教学。
小莲:我更衷情“有效”、“实效”,不奢望“高效”。
05从“己”到“人”
杨小洪 :我们自己对"慢"与“高效”的思考,是停留在信息的表层,还是下沉到更深的层面?如果是,是哪一层?但是,大家看了图,却忘了我们讨论的初衷。
郑昌军:昨晚我说的“考试分数”,可能更倾向于小学、初中、高中,这些单纯为分数而分数的考试分数,而非大学甚至更广范围的考试分数(比如美国大学入学的考试分数、雅思的考试分数等)。如果涉及更广意义上的考试分数,与我今天反对的应试教育关系不大,所以没有做更广泛的引申。其实,对于任何事情的理解,如果需要更广泛更全面的话,都是很难说清楚的,或者碍于时间,碍于篇幅,碍于知识面。比如说到方法手段,高效课堂过于深挖细究的方法我认为必要性不大。但对“死记硬背”这种时常被批评的方法,倒是有必要做一些拓展。
“死记硬背”表面看是个贬义词,但我们不要光关注词语本身。这个词的最终意义,是要看内容而不是方式。如果死记硬背的是经典是由积累能上升至质变的内容,死记硬背不仅没有错,甚至是必须的。比如背诵古典诗词、散文,甚至一些非常难理解的东西,如《易经》、《心经》等,我都是支持的。这些东西背的时候可能不理解,但背熟了背多了,就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真会形成人的修养。我反对的,是所背内容根本算不上知识,至少对学生未来发展没什么用处、只为考试挣分才背的“死记硬背”。我们现在的课本,尤其是小学课本,上面的很多知识,不用说对学生未来的作用,甚至本身就是错的。让学生整体整天背诵这些东西,不光是浪费时间精力,甚至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014年我从北京回来,在进校为全区小学幼儿园教师做的《飞翔者——教师勇气更新培训讲座》中,举了好几个实例,说明课本在知识和思想上的局限甚至谬误。这些东西,如果教师没有分辨能力,而只是强行让学生记住,连对学生的是非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产生错误引导。
小洪老师的示意图,我可能理解不深刻,但现在小学生的背诵中,也就是第一层次,第二层“僵化的概念体系”是肯定的,但对于信息,只能是死记,谈不上理解。这种死记硬背,不管能产生多高的分数,都是浪费时间精力,浪费生命。
由此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出题和判卷标准。出题出死题,判卷标准过高过死,也导致平时教学的死记硬背。作文不是教写作,而是让学生多背作文,到时候生搬硬套或干脆抄袭——注意,我们这里,只要不是考场上打小抄被当场捉住,所有雷同作文都不算抄袭,而是一类文或二类文。
去年,雅思曾取消中国北京上海357名学生的考试成绩,理由是抄袭。中国学生感觉非常冤枉,因为他们真的没作弊。
后来才知道,雅思说的“抄袭”,就是雷同。而中国学生的高分,却都是反复训练标准答案得来的,只是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惊人的相似。而雅思认为,即便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想到一块的。
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中国的考试分数与外国的考试分数为什么不一样了。
杨小洪:我作此图的目的,是让大家思考:如何将知识的学习引向第三、四、五层面。我们对“慢”与“高效”的思考,如何进入第三、四、五层面?
郑昌军:这一点我明白。我的辩论,其实也停留在表面。我只是想先把表面的方向问题解决清楚了,再考虑深入。
要想“慢”与“高效”的思考,进入第三、四、五层面,这或许对高中尤其是大学讲会更合适,对小学阶段来说,后三个层次即使想深入,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受到更多应试制度的阻碍和束缚。但我可以根据我的理解从总体上谈谈。
1、教师首先要对知识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究竟是不是有用,是不是长期有用。这时要努力不想它对考试是否有用,否则一下就会偏离方向。但我这里说的“有用”也未必是个准确词语,大家只要和“没用”对立理解就行,别细究。
2、对于有用的知识,教师要思考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接,哪怕开始只是粗浅的对接,都是有意义的。然后通过操作实践,让知识变成“与人生相关的具体应用”。从这一点来说,很多副科知识,反倒可能更有用,起码不低于数学语文。
3、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以及由知识引导形成的技能,要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甚至生命的一部分,让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生活能力的组成部分,在未来生活中是有用或有价值的。到这一步,就不仅是教学能促进教师自身认同,学生通过这种有价值的学习,也会增强自身认同。
4、相同技能的反复应用,或不同技能的叠加积累,会让学生成为越来越完整的人。在不断的践履中,通过自身能力素质实现人生价值,就会自然而然成为他的人生态度。
我的理解,可能和小洪老师的本意不符。请指教。
06在刀刃上站立
猫头鹰:到教学勇气微信群里关于效率的讨论,好像老师总是在刀刃上站立,两边是人与课程内容,关注人还是关注内容总像是两难的选择,外境的声音和你个人的执着的沉重感如站立在刀刃之上不断的切割着你的良知。总有教学领导家长问你的课都讲完了吗?当然他们也会问你有没有关注孩子。我发现我内心中有着一个很脆弱的部分,总是感觉痛苦。不过也通过了小语的对话,我得到一些支持,当她能表达出一年了还是读序言的时候,因为她如此在意关照每一个人,而没有读到后面的章节,说出她在意的时候她感受的变化。心变化得不再是痛苦而是柔软和有力, 始终用统一的姿态表达自己是如此有力!!
侯晓斌:"谦卑是大勇若怯的智慧。知识渊博、见识广博的人,犹如成熟的稻谷,总是低着头不事张扬,令人羡慕而不自傲。有位年轻人曾问爱因斯坦:“你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爱因斯坦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他说:“现在,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为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他的周长小,与未知领域接触的面积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大,所以更加知道自己未知的东西还很多,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杨小洪:大圆与未知相遇的边界,要比小圆大的得多,听到的召唤也就更多,更频繁。当伟大事物在召唤的时候,被召唤的人怎肯无动于衷?圆越小,共鸣的空间越小,难以听到召唤的声音。
侯晓斌 :一旦看到了伟大事物,谦卑是我们惟一应有的态度。学生、教学的内容、生活中的事物、我们自己都是伟大的事物。这些都让我们着迷,吸引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孙彩文整理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四日星期一 版权属于原创者)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