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晓东:苦雨斋160606
一
晓东发文《昨夜的雨》。
昨夜的雨下的很急,八点多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起来,雨点旋着风往窗台里挤。匆忙关上敞开的窗户,关不住的是我那雨中的牵挂与这夜的思绪。
牵挂的是雨中的你,那时刻落在何处?是否也如我一样在聆听雨的节奏?是否也在吟唱《小雨中的回忆》?雨中品读柳永那阙《雨铃霖》别有情趣。反正这雨天是我喜欢的,难怪人们总爱把诗人说成“湿人”,可我也非诗人,只不过把心中的情愫愿意向雨倾诉罢了。雨中我喜欢江南的小巷,或许是受戴望舒的影响;雨中我也喜欢踏雨,若不是正在构思文字,我会投进雨的怀抱里,尽情地感受那淋漓尽致的欢愉!
这几日正有创作的任务。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把思绪打开,寻找令自己感动的点滴。我常对学生说,文章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这就要投入进去创作,你就是文中的他或她,你就要和他(她)同甘共苦,你就和他(她)风雨不离。
我喜欢创作时的孤寂,那是我想你的领域,如同一个流浪者独自感受他的幸福一样,尤其这雨天,我会随着关不住的思绪寻你……
二
曾经的学生,发来邮件:
您好。我是上学期上过你的西方哲学课的学生,我叫静,路上碰到你的时候和你微笑的那个女生。我挺怀念您的通识课,有时会想起来感到许多的内心的触动,虽然我没有在课堂上发言,担心中的小鼓也是有打起来的时候的。
现在的我学习忙碌,但有时也会觉得很空虚,感到不是那么的充实,我很疑惑您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有激情,并且能打动那么多的人,我似乎找不到能够让自己一直想去坚持的东西,但看到别人有客人的成绩活不一般的能力,我又很羡慕。我总觉得大学的生活应该是充满着挑战的,不会是现在这样轻轻松松的,好像只要临时抱佛脚就行了,我们好像少了那么一点思考,多了很多形式的成分在里面,我有些困惑,希望您能给我一点指引。
三
那些短暂的夏天似乎才刚刚过去,炙热的天气还未退去热度,成树的绿叶似乎还在,但只是那么一转眼,就是落叶满地,天气寒冷的冬天。那些蛙声一片的日子,躲藏在最深的记忆里。一声又一声的笑声被定格在时光里。
我都这么久了没有再想起我身边已经没有了你们。
我也这么久了没有再想起在我身边陪伴了那么久了你们。
我也不再带着思念,穿越这个寒冷的雨季,我也不再带着你们给的故事,行走在这个孤单的城市里。
那些夏天,早已经死去。我每天早晨七点会准时出现在湖畔旁,对着荷风柳絮背《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当时的目的说来好笑,是为了养一身“浩然正气”。虽然至今气质猥琐,但这些书真给我带来了不少帮助,尤其是《老子》与《论语》,恨只恨没有人早些拿着戒尺逼我练就这一身童子功。
四
记得你的名字,也记得你的容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那个高挑个,鹅蛋脸的女孩。很高兴知道你喜欢我的课堂,也很高兴听到你迟到的鼓声。也许,你当初的小鼓打得更响一点,也许你当初在最后一节课战胜了自己,站到了台上,你今天会有更多的充实感。忙碌而空虚着,是生命的一种本能反应。它提醒我们,人生不能永远按部就班,生命需要挑战,需要在探索中激发内在的潜能。
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急雨刚刚停,沉沉暮色满苍穹。城外设下饯行帐,无心饮酒意怅怅。两情依依不忍别,船夫解缆催得忙。手拉手,四目相对泪汪汪。心中的话儿长又长,这时候、竟无一语诉衷肠。极目西南望。千里之外荆楚地,水波渺渺,暮烟茫茫。
从古到今,多情人离别总忧愁。谁又能承受,在这苍凉的秋色里,一对情人、活生生地分了手!今夜酒醒后,船在何处留?想必是,拂晓的秋风冷飕飕,岸边的杨柳颤悠悠,天边的残月弯如钩。这一去,长年累月漫漂流,即便是、良辰美景天天有,也没心思去享受。纵然是、柔情蜜意前重厚,还能够、向何人去把心迹剖?
《雨霖铃》,柳永离开京城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五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以为,最为重要的是“东西”;但是当我们年过半百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发现,最为要紧的不是寻找到的“东西”,而是没有“东西”时的寻找。没有东西可坚持的时候,我们可以坚持的就是“寻找”。
没有“东西”,我们可以寻找;没有“寻找”,我们就永远就陷在迷茫之中,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激情,不是来自东西。坚持东西,只是因为那东西还是一个梦想,还需要我们的努力奋斗。其实坚持东西,也是一种寻找,一种大方向初定的寻找。正是这种无穷无尽的寻找,才会唤起我们的斗志和激情。
当一个人被形式遮蔽了双眼或困住了手脚的时候,很容易放弃思考,放弃寻找。而其后果,就是你的困惑和迷茫。
静下心来吧,感谢你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她们是上苍派来的使者,指点你自我超拔的道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六
曾经,有过一段类似祁克果的那个青年的经历,他放弃了诗,也放弃了她,他在维护社会的必须,因为他是,人夫人父。她执着于他,把爱放大,在社会伦理社会文化接受的范围退化爱的热情和温度。
我想举的第一部书是《论语》。你若要反对中国文化,那很简单,第一就该打倒孔家店。当时立意要打倒孔家店的人,就都在《论语》里找话柄。如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这是孔子看不起女人。又如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又如“子见南子”,把来编成剧本表演。拿《论语》里凡可以挑剔出毛病的,都找出来。至于如《论语》开卷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何毛病呢?这就不管了。
他说:
青年爱的正是自己,不是广义上的诗,而是自己心中的诗,是自己生命被激发起来的那种奇妙的韵律。
七 至少从汉朝开始,那时中国人就普遍读《论语》,像如今天的小学教科书。《论语》、《孝经》、《尔雅》,人人必读。《尔雅》是一部字典,现在我们另外有合用的字典,不需要读《尔雅》。《孝经》今天也不须读,已经经过很多人研究,《孝经》并不是孔子讲的话。 我想《论语》还应该是我们今天人人必读的一部书。倘使要找一部比《论语》更重要,可以用来了解中国文化,又是人人可读的,我想这不容易。
至于《雨霖铃》……
他说:
诗不在伦理社会文化情感生活生命之外,而在这些之中。她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抄或决然的排斥,而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舞蹈。
这就回到了第一天讨论的,诗人之痛与诗歌之美。
八
我说:诗,是文字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是心的跳动,是情的流动,是理性哲思的炫舞。诗不是生活,是诗化的生活,否则只有苦痛和悲哀,失去了美的存在
他说:人之为人,有仅仅是自己的人,有仅仅是他人的人,也有仅仅是社会的人。如此为人,都是病态之人:前者,局限于一己私利的小我,中者,将生命依附于其他个体,后者,是一个空心萝卜。一个大写的人,应先后完整地经历过自己之人、他人之人、社会之人三个阶段,将三者融为一体,能够根据人生的实际挑战,建设性、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生命这三个不同的侧面。
我说:所以,爱是选择,诗是存在,爱诗还是爱人在于理性还是真性,虚伪在选择中淹没诗,真诚在选择中传奇诗。诗是爱的试金石。
于是,回到了一个内心的问题:在热爱与必须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九
人人都有诗情,诗性少有人选择,是理性与感性相搏的必须。诗,不是生活必须。生活必须理性。
理性之人多社会性,感性之人多个性,天性使然,唯需一平衡的支点。
祁克果笔下的诗与Idea是对个体的毁灭,当个体被诗牵着走,ldea会泛滥
诗,不能离开语言这个人际交流的媒介,具有语言的社会性、规范性;诗,不能离开个体生命最深刻的内心感受,具有私密性、浪漫性。
诗之所以成诗,既是用社会性和规范性在彰显个体内心的感受,又是用私密性、浪漫性来颠覆语言之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的关系。
十
诗性,在人性极致层面可以为诗去爱,否则堕落为诗的爱会爬行在肉体和性之间。如茅厕的蛆虫。
那是我的过去,不堪回忆。
心灵性有的在天堂,有的在地狱。一念之别。
诗、诗意、诗性,三个层层递进的概念。像一片汪洋,淡黄、浅绿、和深蓝,显示出不同的境界。
青年诗人的幸运,没有丧失人性的诗性。
一直在写一本小说《傻傻的小熊》,故事的诗性在文字里复活,故事在诗性里变得越来越真实。
他问我,那些人物,那些事,那些文字里的一切是否都是爱?我沉默很久,那些45°角仰望天空忧伤的岁月,那些黯然神伤的黑夜,那些你情我爱的青涩,那些挑灯夜读的月,那些写下的默默的依恋,对我来说,真的真实发生过,或许还在真实发生。
他说我是个有小说天赋的人,曾经还说过,我是有诗性的人,只是,那些早已经死在年华的岔口。匆匆的,埋葬了我最好的爱。
十一
夜的眼睛已经结构完成,那些勇气村里的故事,躲藏在记忆最温暖的爱里,是出现在我生命里的天使,在笔下复活。努力活在生命的诗意里,所以现在,我们也都很努力的把对方遗忘在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那些认真爱过的人,最后都会有最伤感的离别。
我在想,这些伤感和离别后的疼痛,是对我的私欲的惩罚吧。
他说:私欲,正是正念之起点,正念,只是私欲之升华而已。两者,并非黑白。
将痛苦、无奈诗化,沉甸甸的诗,就像“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十二
穿过,是在道德和心灵之间彻悟,睡,是醒的醉态,是人生的常态。道德性心灵性是完整的统一,就像诗和歌与生活的和鸣。
睡,是人生常态,可这常态却要穿过那样的空间,内心的痛可以想见。
他说:
睡,个人觉得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生命姿态,是醉中之醒,是一种向常态的挑战。
睡,无为而为,梦蝶之诗。
哈哈,诗性本身即是叛逆。
十三
祁克果之青年与柳永,同样有诗性对道德性的叛逆,但其方向不同:祁克果从道德层面解脱,为的是进入心灵层面。柳永从传统道德解脱,为的是张扬新道德。
学生说:
好久不见,这学期似乎忙碌了不少,没有了大一时的轻松潇洒,只有一步一步面临自己不断的成长。但日子总是飞快的过去,没有人能跟上它逝去的脚步。
今天参加了一个积极分子的讨论大会,每个人上去发言,最后有学长学姐进行点评与指导。主题是宽泛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如何建设一流的临床医学院。到了发言的最后,大四的学长进行点评,他对我们的发言似乎是很失望的,他讲了他四年来的许多感受,是我这个大二的学妹完全体会不到的,那是一种经历吗?好像也不是,因为他在我这个时期也会后迷惘与迷失,也有沉溺于游戏的心情,但他所有的压力是我们无法预见却可能即将面临的。考研、工作、考试、实习、毕业。来自各方的压力,可以迫使一个人成长,如此迅速,始料不及。
十四
老师说:
任何时代,都是沧海横流,有许多我们看不清弄不明的暗流与天风。顺流而去,我们或许顺风顺水,漂洋过海,但到达的可能不是我们想要去的那个国度;而逆风逆流,除非我们有无比的神力,否则我们难逃覆舟的命运。
很佩服古代那些发明三角帆的航海家,能够在逆风或逆流的时候,巧妙驾驭三角帆,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国度。虽然航线曲曲折折,但内心始终瞄着那个既定的目标。在不弃不舍之中,完成了向东方开拓的梦。
其实最为要紧的不是风在怎样吹,而是你心中有没有自己向往的土地。
当然,在你这个年龄,确实不知道的东西还太多太多,也免不了时时认不清自己。但是,走在路上,我们内心会不时有一种直觉,提醒我们,我们离我们内心的目标偏离得太远,该是调整我们航向的时候。
你的来信,就是这样一种直觉的表露。
十五
只有《论语》,照我刚才所讲,从汉朝起,到我们高呼打倒孔家店时为止,本是人人必读的,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读《论语》,已是经历了两千年。
我们要了解一些中国文化,我想至少该看看《论语》。 既然要读《论语》,便连带要读《孟子》。讲孔子讲得最好的,莫过于孟子,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常合称孔孟。唐朝以前只叫周、孔,不叫孔孟,这不能说不是中国后代一个大进步。 说周孔,是看重在政治上。说孔孟,是看重在学术、教育上。至少从宋朝到现在,一般中国人都拿孔孟并称,所以我们读《论语》也该连读《孟子》。
学生说:
最近突然发现自己总是无法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语言belief law knowledge的地位是不是一样的,在汉语里呢?我不知道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想。一触及到关于信仰的问题,我就觉得自己是没有信仰的,我觉得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有一种东西在约束着,好像是无所畏惧的。我想一个人有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吧,如果没有了思想,就如找不到贵行的船只一样没有方向。我不想自己的人生没有方向,我不想人云亦云的去干这干那,我不要好像是很功利性地活着,我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心中的一种信仰,能支配着我的行动。有的时候我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上帝的存在,我想我做的每一件事她都能看得到吧。
十六
读了《论语》有不懂,再读《孟子》,容易帮我们懂孔子。
读了学生,我们再来读老师:
很早就看到了你的来信,但因为实在太忙,只好让你等着。抱歉。也许等着对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你必须去寻找自己的答案,或如果暂时没有,也要学会耐心等待,生活中一定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一种提示,让你恍然顿悟。还有,它可以考验你对他人的信心,学会不因一时一事而轻易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
不敢说我能够给你的问题一个靠岸的地方,但我可以翻阅我的人生,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爱情对于我们,有两种功能:一是爱情可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快乐,二是爱情可能为我们带来成长。前者是因为它让我们有了终身的伴侣,让我们在这一生中不再孤独,有人相依相靠,风雨同舟。后者是因为它让我们有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开放自我超越自我的挑战,我们愿意为一个自己所爱的人走出固步自封的自我经验,以前所未有的真诚和勇气,开放自己,努力地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接受另外一个人,并因为他而学会如何改变自己。在爱情上,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前者,而忘记了后者,其结果就如你引文所述。
信仰有两种,一种是社会的,一种是个体的。社会信仰对个体信仰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个体信仰则是人生最基本体验的一种沉淀,要等到人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才会慢慢形成。你所谓的没有信仰,其实是中国当今主流价值缺失共同核心的一种表现。其实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它同样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知道你对这种无信仰的状态不满意,这正是个体信仰沉淀的开始。
信仰,没有人能够给你任何指点,你能做到,就是多多聆听自己的内心,不要被繁杂的事物油蒙了自己的心灵。
十七
《雨霖铃》有信仰吗?
看到一句话,有些困惑。It is no use doing what you like;you have got to like what you do.我们所做的事,所选择做的事难道不是我们所喜欢的吗?
学生说:
我们想从事的职业,我们努力追求的生活,我们的梦想,不都是由喜欢所得来,若失去了喜爱,我们又有何动力去继续?喜欢自己在做的事。这些事有别人的强迫,有外来的任务,也可能就是自己喜欢的,那么,是否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它已成为了我的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我想我们是需要去承担这份责任,并告诉自己要去喜欢它。但责任似乎不等同于喜欢,就像有的时候努力学习也许并不是喜欢,而可能只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家庭的。
至少正处于年轻的我,还是想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事,希望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方式生活。也许我的想法总是太过奢侈,事与愿违的时候比较多。人的愿望总是无止境的吧,也许当有那么一天,我所喜欢的事也变成了过去式被我抛弃,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依然喜欢的担当与激情。想到这里,突然也觉得这句话虽然乍一看让人疑惑,却是如此深刻。它的作者事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许正是拥有这样的思想,才是他如此的驰骋政坛的吧!
较之其他人世间的一切,都会有喜新厌旧的过程,坚持一种态度,才是最难的吧。
十八
《大学》是我们开始第一本该读的。中间所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大纲领。把中国学术重要之点全包在内。使一个初学的人,开始就可知道我们做学问的大规模,有这样八个纲领。至于如何来讲究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就该进而读《论语》和《孟子》。这样读过以后,才叫我们读《中庸》。
老师说:
困惑的起因,来自对阅读的反思,来自反思时用自己经验对文字意蕴的观照。很喜欢你思考的方式,直接了当地提出问题,然后紧扣核心概念“所作”与“所爱”,联系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展开逻辑严密的思考。思考中,既有自己所认同的选项,也有自己当下并不认同的选项,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站在自己所不认同的选项的角度,去理解它所蕴含的人生态度。
从历史的文字出发,回归自己的人生体验,然后又从历史的文字出发,去超越自己的人生体验,并进而达到对历史文字的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你在这一封来信中展示的思想翔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阅读前人文字时应有的态度。由此你不仅自己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而且达到了对人生极为深刻的领悟:“ 较之其他人世间的一切,都会有喜新厌旧的过程,坚持一种态度,才是最难的吧。”
十九
我的创作难产了。
知道了。
他说:
坚持自己所喜欢的,是一种态度,喜欢自己所做的,也是一种态度。乍一看去,这两者似乎截然不同,但细细体味,其间竟然有一种不可分割的相同。能够做到前者的人,生命中就有了定海神针,在潮起潮落的社会大势中,象牡蛎坚守一片礁石,在海洋中顽强地成长;能够做到后者的人,就像拥有三角桅的海船,无论海上刮什么样的风,它总有能力将风转化为自己的动力,驶向自己心目中的那一片海岸。
知道了。
成功,有两个基本要素:做事、喜欢。而我们的选择,可以根据内心的喜欢而聚焦于做何事,也可以基于我们的所做而聚焦于是否喜欢。能够做到其一的人,人生必有成功,能够两者兼顾的人,则是世间的智者。
二十
《中庸》有些话讲得深微奥妙,好像我们今天说太哲学了。所以朱子说,《四书》的顺序,该最后才读《中庸》。 后来坊间印本书,《大学》、《中庸》的分量都太单薄了,就把这两本书合订成一本,于是小孩子跑进学校,就先读《大学》、《中庸》,再读《论语》、《孟子》,这就违背了我们提倡读《四书》的人的原来意见。可是《四书》认为是我们人人必读的书,从元朝就开始,到今天已经七百年。
《四书》是两千年前的书,今天我们不易读。我们拿八百年前朱子的注来读两千年前的《四书》,这就容易些。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注《四书》能超过了朱子。 所以我希望诸位倘使去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定要仔细看朱子的《注》。
我的想法,我们既然要读《论语》、《孟子》,兼读《大学》、《中庸》也省事,而且《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也是两千年前已有,中间确也有些很高深的道理。我们不必把它和《语》、《孟》再拆开,说读了《语》、《孟》,便不必读《学》、《庸》,所以我主张还是恢复旧传统旧习惯,依然读《四书》,只把读的方法变动些。 生,一直没有等到上次的回信,心里有些失落,但学习繁忙,生活过得倒也很充实。
二十一
师:开放者有开放者的世界,封闭有封闭者的世界,在两个世界交汇的地方,必定有一方具有强大的心灵。为了自己心灵的强大,保持开放的态度,既能给自己一个成长的空间,也能对自己内心进行观测。
生:一个过去曾经困扰过我的问题又重新浮出了我的脑海。一个朋友的外婆病危,她听到后哭了,但我以为她外婆年事已高,也许人都会有这么一天,但只是提起与暂时忘却的差别。我想起曾经问过父亲一个问题:如果你最亲的人死了,你会有什么想法?
窗外又起风了,转眼就是2015年的年末了,日子就这样不断的过去了。
他们都说,时间是伟大的治愈师。可是,你知道吗?每当我想那些闲散时光,想起曾经折叠的纸飞机,想起曾经一起傻傻许下的愿望,想起你不理不睬的,然后,就睡序着觉。
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美好,只是这些还要加上一个当下。
这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如果有下一个人生。我还会继续完成我们相遇,这类的小说。
二十二
来研究《五经》,一部一部作研究。
元、明、清三朝的科举考试,虽也考《五经》,实际上只要第一场《四书》录取,第二场以下的《五经》只是名义上亦加考试,而录取标准并不在此。
我想,我还是把你和学生的对话读完再说。
师:最近很忙,所有的课都搬上了网络课堂,每天要在那里打点。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是生命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抽象地谈论死亡,但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亲人与这个话题连在一起。这是一个沉重得让人难以呼吸的话题,如果不是死神已经站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人愿意轻易地去触及。
你的父母,都是有很深阅历的人,经历过太多的艰辛。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与你涉世不深的轻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你,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的孩子,还缺少中老年人对生命对神灵的敬畏,你自然可以没心没肺地去谈论任何问题。
人生,内心保持对死的敬畏,让我们时刻询问自己,什么才是人生中最为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保持一份警醒,排除生活中种种无关大局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十三
生:最近看到一句话,感触很深:嫉妒是一种失去信心的情绪与态度。我以前一直以为一个人的嫉妒心是因为怀恨在心,或是因为自己急功近利的想去超越对方,或是一种表面上的不屑,而内心的焦虑。现在我似乎有些赤裸裸的看到了它,也好像有些看到了自己。我想我也是有嫉妒心的,而且过去似乎我并没有察觉到。我有的时候会强迫着告诉自己,我一点也不在乎,但我看到别人的优秀,或是自己达不到时,总感到自己是在生气的。
师:认识到“嫉妒是一种失去信心的情绪与态度”,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一个进步。它标志着,我们开始穿透一种心理的表象,把握住了生命的可能性:嫉妒,一旦成为一种可以自我调整的状态,你就会全力以赴,去战胜它,并通过战胜它而达到自我超越。
心如止水,是成功地完成了自我超越的一种标志。没有完成自我超越的人,无法理解其间的心灵状态,以及其中包含的奋斗、煎熬、突破和领悟。但是,一旦你达到那个境界,生活就必然超脱那种让情绪大起大落的狭隘,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当失败、挫折和苦难都能酿出生命的甘甜与辉煌的时候,你又怎能做到不心如止水呢?
二十四
似乎触摸到了小说的灵魂:傻。
生:最近常看一些有关医学的小说,突然发现医院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简单的只是给人看病急救,其中的一些伦理道德,明争暗斗,医患关系等等,都是值得人们去思考与解决的。
师:很高兴医学院终于有了医学伦理课,不再把临床医学仅仅当做一门自然科学,而是考虑到其间的人文因素,注意到其中的人文关怀。
我的人文关怀怎样渗入小学的经脉?
有常无常失常,才有常态的爱。
行为层面无为,心灵层面有为。这是诗人的常态。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二十五
祁克果意义上的诗是本性人性感性理性选择的过程,是生命挑战的极限,非常人可以忍受,可以接受,可以挑战,可以超越。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新常态彰显了一种选择,一种可以个人自觉自主的选择。但是在我们这里,这似乎是某些人的特权。
新常态才是超越热爱的常态,是诗意的生命对生活的爱,对爱人很高层次的热爱,哪怕他选择离开或放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十六
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别人对你的态度,这是少儿的印记。这说明你还不知道自己是谁,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一路成功地走来,不反思自己,不认识自己,这不是你们的责任。但是,进了大学,有了自由的空间,我们必须开始对独立地面对世界,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中一次次做出前所未有的选择,在承担选择的后果(成功与失败)中体验自己生命的节奏,不断地反思自己,逐渐地认识自己。
一个躲避在别人眼光中的人,永远不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一次选择、勇敢地承担起挫折并发现挫折给我们带来的自我认识和解放,就永远不会体验到生命的无限美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事业中并在这种投入中自然地忘却了一己私利,就永远不会明白,在放下一己私利之后,你会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
让我很迷惑的是一些矛盾的问题,毕竟有些问题可以慢慢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来得到解决,但有些问题却总是带来这样那样的争议。最近刚开始上的医学伦理学让我想到了发生在暑假的一件事:上海某医院发生火灾,六名医生将全麻患者单独留下离开,最后患者死亡。消息令人震惊,刚开始的时候我很愤怒,但看到医生的解释又觉得很合理,因为全麻患者是不能离开手术台的。但这在道德上很难去说服。
二十七
我想:
难道做医生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自己变得冷血吗?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心不受到伤害,让自己的心硬起来,是冷漠吗?
学生说:
一直认为医生是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虽然以后我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牙科医生,但我会为他人的美丽而努力,让更多的人美丽的微笑,帮别人减轻痛苦。虽然牙科是一个小科室,很少会与死亡沾上边,但也会有许许多多不幸的事发生。
当一个人长大的时候,回想踏上社会,磨练自己,我也一样,我想走出去,而不是躲起来,但我好像不过勇敢,不够坚定,我会害怕这个社会,害怕自己迷失,麻木不仁。有时候真想一辈子躲在学校里,做一辈子的学生。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十八
自然科学的角度,很容易让人冷血,而人文关怀,让世界有了一种移情,让自己从一个人的角度去关注另外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并在这种关注中重新定义自我,拓展自我,让自己的人生展示出一种新的气象。
对他人生命的关注,这是医生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让你不可能逃避社会,而只能是站在人群当中,成为众人期待的承担者。
其实,在文学里,同样有需要有一种勇敢一种承担。懂事和成熟,说到底,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在承担中的历练。既然内心有了一份愿意承担的美好,就应该让她肩负起日常生活的分量。
在恐惧中依然前行,你才能体验到何为勇敢。
二十九
中国自汉到清,恐怕读过《庄子》、《老子》书的很多,不曾读过《庄子》、《老子》书的很少。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有《庄》、《老》,但无《孟子》。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面子,一夹里。在宋朝以下,所谓《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可是我们今天是要讲中华文化,不是单讲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里一根大梁,但其他支撑此文化架构的,也得要。所以我主张大家也不妨可以注意读读《庄》、《老》。 我们至少在个人生活上享受这种选择。此时的选择,与祁克果近似。
诗性已是选择。选择自然诗性。《老子》只有五千言,其实《论语》也不过一万多字,《孟子》多了,也不过三万多字。今人一动笔,一口气写一篇五千一万三万字的文章并不太困难,读《论语》、《老子》、《孟子》三书合共不超过六万字,这又有什么困难呀!每天看一份报章,也就五六万字一气看下了。
三十
生活常态里不可能没有诗性,问题在于,诗性是来自他者,还是来自我们自身。
其实每一个必须的源头,必定是一个诗性。
中国文化有相当残忍的一面。它发明了最恶毒的骂人的话。如骂女人生活作风不好,叫她“男厕所”。它发明了最毒辣的对动物的烹饪法和食用法。你们知道广东人什么都吃。天上有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下带腿的除了桌椅不吃,其余通吃。“三叫”知道吧?把刚出生的小老鼠囫囵吞吃。筷子夹起来蘸酱油是第一叫;放进嘴里用牙齿一咬,是第二叫;咽下肚是第三叫。河北有一道菜唤作“生离死别”。把活甲鱼塞进蒸笼里,只留下一个小孔,孔外放一碟香油之类的调料。甲鱼在蒸笼里受热不过,就伸出头来喝一口香油。甲鱼熟了,香油也浸进五脏六腑了。再把梨切成瓣放在周围,就是生梨(离)死鳖(别)。
源头必诗性,逆风可解意。
没有诗性的东西,必定被历史扬弃。在必须中发现他人的诗性,进而发现自己的诗性,生命中就自然处处诗意。
晓东一直自研究“湿地语文”,湿地——诗地。
到苦雨斋去坐坐。
(孙彩文 玉田县教育局 二〇一六年六月六日星期一)
- 所有评论(3)
-
陈晓东彩文,才女!2016-06-06 18:52 回复
-
王术春好文字啊!2016-06-06 18:44 回复
-
冯翠红姐姐的文字洋洋洒洒,思接千载,笔端流泻……2016-06-06 14: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