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场域学习

孙彩文
更新于: 2018年3月22日 08:15


都来米,米来都

檐前的雨滴

倾诉着记忆

那时候,我正缺乏勇气

你让我透过迷雾的年代

看见了遥远的四季

——王建彬


 

01 以爱的名义?(文/吴艳超)

“怎么是这样的孩子!唉!我算是仁至义尽了!”

  翻开杨某某的随笔本,我再也忍不住了,脱口而出!

  杨某某是我新接高二年级班的一个女生,高一的原班主任形容她是软硬不吃,是个滚刀肉。我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想:我的高招所向披靡,就看我的吧!

  我的高招就是:利用我是语文老师的身份,给学生每天布置一篇随笔。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我给学生说,如果我批评了你,你尽可以在随笔里发泄你对老师的不满。

   在以前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的这个方法屡试不爽,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我所在的所谓的贵族私立学校里,成绩很差习惯不好的学生平时在老师眼里横竖不是人,但是在我的班级里,在他们随笔里我的评语中,他们发现,竟然有这样一个老师用平等的真实的态度和他们交流,顿时觉得新鲜,而且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贵族私立学校,通常都是小班制,一个班级30多人,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写评语,说是评语,其实就是随心的谈心和“真诚”地交流。因为有我的评语的激励,大部分同学还是写的字数很多的。偶尔遇到有的学生每天只写两行几十个字,我的评语就一页两页上千字。连续三四天,这些学生一般都会不好意思,写上几篇篇幅较长的随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就可以就基本上和大部分学生融为一体了。然后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班同学定下班规。慢慢整个班级就可以步入正道了。

   但是,这个杨某某,连续十天都是写了两行,大致都是“今天心情不好,我不想学习”之类的话。我每次都是一千字以上的回复她。整整十天都是这样。今天是第十一天,没有想到,她还是写了两行。我实在受不了,实在受不了了!!!想起来其他老师对她的评价,我自己使劲劝自己:好吧,杨某某,我算是仁至义尽了,你不要怨我,我问心无愧了,从此你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我对你是不抱希望了。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自我说服,我放弃了前十天的大段的评语,而是失望了写了几个字敷衍了事。

随笔当天晚自习前发到了学生手里,我还偷偷地特别看了一下杨某某的表情,发现她翻开随笔本,面无表情地瞟了一眼,合上,随手放在一边,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稍微得到了一些安慰,心里说:看,是我自作多情了吧!这个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真是冷血动物!

此后,在高二年级一年的管理之中,我便没有对她再有什么特别的关心,只要她不过分,我都不会干涉。尽管有老师说,杨某某比高一的时候收敛多了,但是,和我内心的那种样子差得太远了。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去了。高二升到高三,杨某某这个班换成了另外一个班主任。我下到高一重新带班了。杨某某在我眼里慢慢就成了其他一些老师眼中的杨某某了。

私下里,我也觉得自己是个挺有爱心和负责心的老师。但是,我的良好的感觉突然被一篇作文完全打翻了。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个深秋的下午。杨某某的高三班的班主任夏老师拿着一份试卷找到我,激动的说:“吴老师,你看看,你看看,杨某某夸你呢!” 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来一看,大意是:刚上高二时,吴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连续几天都给我写字数很多的信,可能是我从小到大最在乎我的人,但是,我不懂事,终于让老师失望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我把那十天的老师的评语还保存着。其实,我那几天真的想振作起来,但是我能看出,吴老师对我彻底失望了,我对我自己也失望了。虽然我考不上大学,不会成才,但我不怨吴老师,我怨我自己!我还是要谢谢吴老师。大概内容就是这些。那次的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的作文话题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杨某某没有按照正常的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去写,而是写了这件事。

我看了这篇作文,完全怔住了!

我不相信这个在我眼里冷漠冷血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女孩内心里竟然有这样的想法!真的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我宁愿接着再写十天百天!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一个人呆坐了很长时间。从来不失眠的我,晚上也失眠了。一直在想着这件事:

我为什么坚持了十天就放弃?

我是有爱心吗?如果没有收获,你还耕耘吗?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假如你提前知道,有的学生在你任教的三年都不会改变,你还会持之以恒的用爱心对待他吗?

如果杨某某是我的亲人,我会这样轻易的放弃吗?

静下心来想,其实,所谓的谈心,所谓的爱心,其实就是笼络人心,管理的工具吧了,是挣得工资和名声的途径罢了。

这些问题一直在折磨着我。

这已经是2000年的事情了,距离现在已经是15年了,我不知道杨小晴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不知她是否还记得吴老师。但是,杨某某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着,挥之不去。

这十几年里,也看到和经历了教育和教学中的很多事。一些学校,一些老师,表面上打着责任和爱心的旗帜,其实只是把学生当成自己获取功名利禄的工具而已。

我就亲耳听到,一个全国重点高中的校长在饭桌上,管他什么情况,只要他上了北大,哪怕收到北大的通知书之后得精神病呢,成绩考上北大也是我们的荣誉。

反过来,一些学生似乎也知道了这个本质,一个重点中学的得了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的学生,对母校没有一点感恩,他就对别人说:学校就是在利用我!为了让我得金牌,逼我放弃了很多我想学的,想玩的。我恨我的高中老师和学校!

想起一句话:别人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远不远,而只有父母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我慢慢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

在随后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在我的班级里,真的有些学生,不论你怎么教,就是变化很慢,或许就没有变化。但我想起杨某某,我就提醒自己,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过程。少点功利性,虽然孩子上不了大学,虽然高中三年可能一直是年级倒数第一,虽然他或她经常违反错误,但是,减少功利性,重在:过程,过程,过程。 我不能把孩子当成我获取成绩或名利的工具,尽我所能,让孩子也体会到过程的美好。

这十几年里,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同时,也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而成绩和教学上的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学生的和睦相处,让我觉得教学真的特别享受。我喜欢和学生相处的时光。

看了史铁生和周国平的一些作品,慢慢也启发了自己。其实不止教学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自己获取功利的工具。在人生中,我们也不能把自己当成自己获取功利的工具。

难道不是吗?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出卖了自己的良心,亲情,有情,爱情,最后即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会更幸福吗?好像马克思说过:人们以为钱是通向幸福彼岸的桥梁,但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桥上!况且造化弄人,结果你能决定得了吗。你唯一能决定的是你自己生活的过程,结果可以作为动机,但是,请记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过程之中。

如果你能做到随时随地死亡而没有任何遗憾,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是幸福的。

我不赞成“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我不赞成“一分汗水,一份收获”。我喜欢在吃苦的过程中,化苦为乐的幸福;我喜欢在汗水中,乐在其中的幸福。

在帮助别人时,不要想着别人去给你同样的回报,在你帮助别人的一刹那,你心情的愉悦就是幸福最好的回报。

回到教学,我带过很多届高三,我不会为有些学生不感恩而生气,因为和学生相处的快乐时光就是最好的回报。

生活在当下,从容地做自己。关注过程,这不仅是教育教学所关注的,可能也是人生所关注的吧。

【小洪点评】

真正的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一种单方面在语言或行动上的宣告。爱的前提,首先要理解对方,并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思考。在这样的自我放下中,对方不可抗拒地会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既滋养他人也滋养自己。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彦超的故事,我们关于爱的抽象讨论,在彦超的故事里变得有血有肉。而且彦超的思考,还原了许多场合下所谓爱的丑陋,让我们不禁反顾自己,审视我们的爱也是否有同样的扭曲。

02 一路幸福(文/陈新娟)

2010年7月1日,我这个在幼儿园代课七年,幼儿师范学习三年,小学教学九年,毫无管理经验的人被推上了小学校长位置。我事先一点儿也不知情,上级来任命只能硬着头皮接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还当着领导和老师们的面说请各位拭目以待,自己会努力工作!时间一晃,晃到了2016年了。

六年时间,生命长河短短一瞬间,但是 回想自己的经历老一路坎坷一路幸福,如果没有这些幸福支撑着我不会走到今天!

2010年10月份我们学校新来一批书橱,需要高年级同学帮忙,我儿子的老师在班里问谁愿帮忙抬书橱,孩子首先带头站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唰唰又站起了几个男孩,事后儿子向我说起那件事,我问他站起来的原因,儿子说:您是校长,我不带头谁带头?看着刚刚10岁的儿子,我觉得他忽然之间长大了,自己心里柔柔的,眼底潮湿了,原来我不是孤军作战,还有我可爱又可亲的儿子支持我。

2010年是四年一轮的省级督导检查,我刚接手的学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空白,但就是这样我们却接到了任务,代表任丘市迎接检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与全体老师披星戴月,加班加点,从校园文化的设计到专用教室的布置,各项工作虽紧张但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2010年12月23日的检查得到检查团领导一行认可。下午放学后凝视着即将西沉的夕阳我觉得它是那样美好,因为很长时间我都没好好欣赏它了。在夕阳的余晖中老师们回家了,看着老师们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就在一条船上,我和他们必需荣辱与共!我一直强调我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们和学校互相共融,我们为学校出力,学校会还给我们自豪。2012年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我向上级申请绿化美化校园项目,经上级批准同意。我聘请来了华北油田园林设计处的工程师给设计规化,两个小花园的雏形有了,具体实施遇到最大难题是学校原有土壤不适合苗木成活,换土是唯一的方法。这就需要把地面原有的砖起出来,我和全体师生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起砖,运砖,码砖一条龙工作完成。起砖码砖由我们老师做,只见王艳梅、张维星两位教学干将手起镐落,再用力向上一抬,一块块砖从地面上翘起来。老师们是教学骨干也是劳动能手,握惯粉笔的手指很快被铁镐磨出了血泡,在老师们“不要砸着脚,注意安全”地叮嘱声中孩子们把砖运到指定地点,刘昆霞老师麻利地把砖码整齐。终于第二天也就是周六挖掘机如期开进校园,把原有的炼油土建筑垃圾全部运出,运回了优质沃土。在适宜种植的三四月天里我们栽植下卫茅5000多株,红宝石海棠、连翘、樱花、碧桃、地面菊、白蜡等十几种花木。三年过去了,在全体师生的不断补种、精心维护下,两个错落有致,颜色纷呈,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曲径通幽,学习与休闲兼用的精致花园座落在我们的学校。村民说边关村中最漂亮的就是学校,来访的客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天上人间。2014年国家级的教育均衡化验收开始了,验收团主要领导在细致地查看问询我校情况之后,对我们的局长说,如果所有的小学校长都和这位女校长一样,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就好做了!我的艰辛付出终于得到领导的肯定,我心里百感交集,感恩我的学校的老师们和学生们,是我们不懈的努力才换得大家的认可。

2015年6月份任丘市小学校长综合能力提升现场会后,局长在召开的总结会议中说:如果把你蒙眼空运到边关学校,睁开眼你会相信这是一所边远农村学校吗?而今,如我所愿分到我校新招聘的老师参加市教体局培训时,面对其他老师的问询来自哪所学校时,她们指着主席台大屏幕正放映的我校专题片掠影自豪地说:喏,这就是我们的学校!能打造出如此令人自豪的团队,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被我们会心的微笑替代了!这些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全体师生学校就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交融,我们共同驾驭边关学校这艘小小的船儿在教育这条温暖的河流里远行!

我知道学校硬件建设只是学校发展的一部分。一所学校的发展更需要老师的精神面貌和业务素质提升。为全面改变老师状态,我从外地购进大批图书,特别推荐吴国珍教授翻译的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在阅读同时还注意到和老师们的交流。

河北省教育叙事专家群也是一个强大的群体,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相遇,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我们每天在群里相识相逢。杨小洪老师博学睿智,大量阅读后点评如流水一般汩汩流淌,我在阅读和思考每一个汉字。吴国珍教授的心怀天下,探究高考改革制度,大视角令人仰视。孙彩文老师更是热情洋溢文采斐然,她的点评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可以阅读可以思考也可以发言。我苦恼孩子读高中看哪些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书,吴彦超及其他老师给出书目,解决了我孩子的困惑,杨小洪老师还指导孩子的阅读方法。杨老师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独到见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起来是很简单。但如果我们不去探讨背后复杂的长远的内心成长,用短浅的眼光去做简单的功利性阐释,我们的一切努力必然会违背孩子成长的内在天性,让孩子彻底地输在起跑线上。在这里我的思想受到更多的感染,最近的校长培训我我学习苍穹老师笔耕不辍,坚持在写培训感言。无论工作有多么繁忙我都和郑昌军老师一样入群。太多了,感恩相遇那么多老师,虽然我们距离有些遥远,但是在群体里的相逢犹如白洋淀的莲花一般朵朵盛开。

曾几何,我迷茫困惑。在这里困惑得到开释,只因为有你们。在群中询问:时间正在流着,我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倒着流!!!向上,向上,努力向上!杨小洪老师告诫我:其实顺心而为才是真正顺势而为,小步快走,每一步都走踏实。2016年3月5日我再一次发:在这个草木萌发的春季,我的心纠结着!杨老师再一次指教铭记在心:纠结,就是颓废的开始,也可以是力量的积蓄。此时此刻我听到发自我内心的呐喊:不会颓废的!请老师放心!

我知道,在我以后行走的路上还会有许许多多无法预料的事情,在行走中,一路坎坷一路幸福,感恩相遇!

【小洪点评】

直觉与逻辑打架,追随逻辑。最强大的逻辑,是从直觉中生发出的逻辑,是活的逻辑。与直觉对立的逻辑,是过去直觉或他人直觉的逻辑。

也是活的逻辑诞生的过程,逐渐从无序道到友有序,需要勇气,探索和坚持。

03 课堂变型记(文/代士健)

一年级一班,寒假前的最后一节美术课,就要开始了。

我抱着学生们的作业本,走进教室。教室沸腾了……

“美术老师、美术老师……”,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欢呼声,恐怕没有哪个老师不高兴,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在他们稚嫩的小脸和兴奋的表情里,我知道,他们喜欢我;我也是,我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刘主任曾说过,士健的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于是就把自己的爱都倾赋在学生身上了。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孩子不在我身边,我才更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全身心地爱我的学生们。

这节美术课,我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讲,是一节自由课。我的大脑在急速思索的状态下,出现了一只漂亮的猫头鹰。好吧,第一灵感出现什么,那我们就画什么了。

我转身画一笔,学生们就和我一样,在本子上画一笔,大家画的很愉快。

“亲亲的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高山 ,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 ”,班里传来跑调的歌声,同学们都笑了。我转身一望,原来是“明星”王鸿途。他坐在他的位置上,一边画画,一边哼唱着小调,那样子仿佛把全世界都关闭在了他的门外。我示意大家不要打搅他,我们接着自己的创作。

之后的时间里,我的笔虽然游离在黑板上的线条里,内心却像一汪清泉,慢慢随着风儿浮动起来。他的世界,他的绘画,他的歌声,这就是他的快乐。同学们笑他之歌,却难懂他的快乐。他的小伙伴们笑他唱歌跑了调,有的甚至嗔怪他扰乱了课堂纪律。一时间,课堂的气氛似乎活跃了起来,好像马上就要沸腾。我并没有因此而慌乱,走在大家之间,看了看大家的作品差不多完成。

“鸿途,你很喜欢这首歌吗?”

“是的,老师,我喜欢唱!”

“好,大家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鸿途给大家唱歌怎么样?”“好!”小伙伴们报以热烈地掌声。

王鸿途也在大家的鼓励之下,走上讲台,唱起了《亲亲你我的宝贝》。

“亲亲的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高山,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 寻找那已失踪的月亮, 亲亲的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海洋, 寻找那已失踪的彩虹, 抓住瞬间失踪的流星”。我在台下微笑着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感觉心里酸酸的。是呀,他是妈妈的宝贝,而大家却都是我的宝贝。我带给了他们的快乐是有形的,是美术课的魅力,而他们带给我的快乐是无形的。是这些天真烂漫的精灵,他们告诉我:我们是一起的,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今天的课上,在别人看起来乱糟糟的,即将“爆炸”的课堂上,我却忍不住欢喜起来。

大家被王鸿途的歌声吸引,竟然也要争先恐后的上台演唱。童真的声音是多么嘹亮,童年的色彩是多么绚烂。一节本来属于色彩和线条的课程,加进了空灵的歌声,那一刻,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美好。教师,实在是太幸福,学生也实在是太幸福。

我的课堂,我相信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今天的收获确实出乎意料的。他,自闭的王鸿途,正以自己方式,向大家敞开他的内心。我不能关闭他的心门,我不能阻碍大家快乐的步伐。我是老师,或许我的课堂“纵容”,会让他走出自己的独特世界,也会让他们,走出偏见之门。我期待着。

*        *        *

2016年新春伊始,孩子拿起我的画笔在雪白的墙面涂画,我看到后,心升画意,和孩子一起创作。她画她的抽象线条,我画我最挚爱的玉兰花。读书叙事群里,我找了几副画面片段发了过去。小洪老师随即赋诗一首,为画面大增色彩。

跃然墙上玉兰花,

未改童心共涂鸦。

先朝名士爱兰意,

如今犹绽百姓家。

【小洪点评】

士健的笔下,是一种精益求精。精益求精,近视地看,是一种近乎愚蠢的低效率,长远地看,是生命拔节的智慧。没有无怨无悔的精益求精,无法从幸福的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

04 他们怎么不进门?(文/耿丽霞)

暑假的前一天我值班,中午到校后,我拿了钥匙按着顺序去开一年级的教室门。一年级教室在东楼,楼道的走廊是南北走向。下午两点多的太阳直射楼道,炽热的阳光照着楼道里的学生们,他们背着小书包,汗流浃背地站在没有遮挡的楼道里,等着值班老师开门后进教室。

当我走到最后一个班的时候,看见大约十来个孩子在后门口簇拥着,以为出了什么磕着碰着的事,我赶紧上前询问。原来什么事也没有,只是一向在里面插着的后门不知怎的打开了,学生们都探着汗涔涔的小脑袋往里看。

此刻后门开着,教室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是就是没有一个学生进去,他们在门口簇拥着挤着,任阳光直射在他们身上,任汗水淌在脸上又流到脖子上……门,明明开着,他们为什么不进去啊!

我赶紧上前说:“你们怎么不进去呢?”没有人回答我。我没有先用钥匙去打开前门,而是指引着孩子们都从后门进了教室后。此时我才打开前门——我想用我的做法指引他们,后门也可以进,天热,后门又开着,不必非等老师开门才能进教室。

日光依然炽热,只是我身上冒出来的是一股股冷汗。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墨守成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门明明开着宁可在日光下灼晒也不肯进教室呢?

我想和他们平时的环境和依赖有关,平时在家依靠家长,在校依靠老师,自己缺乏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意识,遇到事情后自己解决问题的动机自然不会太强,甚至于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求,这样的意识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不能说明什么,出现在一群孩子身上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问题,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都存在诸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在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没人指导和提议,自然而然就是顺其自然的等待了,哪怕烈日暴晒!

其次是做事缺乏灵活,因为平时都是从前门进的,突然从后门进他们或许担心违规挨一顿训斥吧,但是环境在变化啊,我的孩子们,如果你们被晒得中暑了生病了,谁又来承担责任呢?或者他们也曾做过“出格”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和教育,因为违反一些规定或者约束,或许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训斥,一件件事情的累积,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已经有很强的约束,久而久之,养成了这种凡事靠习惯、依赖性强的做法。

当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一步步被扼杀在摇篮中,我们的教育不能再叫做教育了,而是变成一种束缚行为,束缚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不要再为孩子的“听话”“守规矩”沾沾自喜,多多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吧!

我想,家长和老师都要多给孩子参与实践的机会,只有实践中体验中得到的体会才是他们的成长,孩子们多些实践体验,多些情感体会,对培养健全人格是大有好处的。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过程中,“体验”是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情感活动更多的是指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从亲身的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在感受美好的同时学会灵活应变是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的。

其实,上述故事留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希望炎炎烈日之下,有小孩子甚至于只有一个小孩子能够推开没有上锁的后门,带着所有小朋友去教室里享受一片清凉就好了!

真希望打开心门,放飞果敢!

【小洪点评】

回应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倾听和被倾听,其间有成长最需要的滋养,而且这些滋养在被吸收的同时,被选择、被聚焦、被升华、被意象化,成为我们向公众言说的话语。

喜欢丽霞老师对“门”、“日光”几个意象的诠释,既不局限于个体经验,也不受制于外在的话语。开放和汲取,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经验,多样化,是对每一个体经验的尊重和鼓励。对话,既要有自我的存在,也要有他者的存在。自我与他者在对话中相遇、撞击。灵光一现的刹那,“真希望打开心门,放飞果敢!”照亮了每一个参与的当下状态。

但丽霞老师用“评判”的视角而不是站在故事背后,妨碍了个体遵从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重新体悟世界的方式。

05 爱的姿态(文/孙雅静)

(一)转角遇到“爱”

今天,一个孩子的手机被没收了。

我问,手机是谁的?孩子说是捡的。

在哪里?

半路上,庄头的转角处!

你想怎么处理?

无语!

还给人家吧,孩子,那个不是咱们的!

嗯!

我把手机放在办公桌上,就去上课了!其他的老师问是谁的,我说是孩子捡来交给我的!不一会电话响了,我没有接!一定是失主打来的!

我是老师,我的孩子捡到了您的手机,您方便来学校一趟吗?

老师,谢谢你!事情不是您学生说的,是这样的……

我沉默了许久,正如我猜想的一样,因为孩子交给我的时候,那个眼神游离,似乎不愿发生的发生了!

我平静地说,就当我的孩子是拾金不昧可以吗?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处理,希望您懂得一个老师的责任与心情!

我找到那个孩子,说:希望你懂得你犯了怎样的错误,应该接受怎样的惩罚!但是我愿意用很长的时间等待你转身——你要懂得你可以在转角处得到任何东西,但是你的人生没有转角!不过在你站起来想要离开你人生底线的那一刻,我出现了,所以你不可以这样转身!

孩子沉默了!

我又说:这件事会随着你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刻定格,我会淡忘,你要铭记,因为只有你和我知道!

今天,我撒了一个慌,对全世界!

因为,我想给孩子一个世界!

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

(二)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我走进教室,准备坐在讲桌前写点什么。我没有坐下。我发现了,发现了我的坐垫上有绿色的晕染,安静地躺在干净的坐垫上。

我诧异了,这个许久没有清洗的坐垫露出了原有的青白色。那是一个已经毕业的孩子的母亲送给我的,是她亲手缝制的,那个曾经游走于边缘的孩子最后考进一中时,家长表达的最朴实的感谢!

我诧异着那绿色的晕染是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轻轻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是嫩白。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

我忽然记起了“绿色”的主人了。

寒假前一天,那个孩子问我:老师,您的坐垫可以在放学后拿下来吗?我点点头,没有多问一句。

事情就这样简单!

我“冷漠”的态度源于我们两个的对话——

“你知道考试抄袭是不对的吗?”

“知道!”她低下头,摆弄着手指。

“你觉得这样做对不起谁吗?”

“没有觉得对不起谁。”她语调平淡。

去年的冬天没有下雪,天气的异常使很多孩子感冒了,也包括她。很多孩子请假回家了,她没有。我说:你也回家吧!她说:不,要考试了,我可不能再......没有说下去,她低头走开了。我看见她的桌斗里有各种感冒药。课间操的时候,我拿来一杯热水,放在她的书桌上!

多少天后的一个晚自习,她走进办公室站在我的面前,我们相互对视……她那双眼睛里有水一样的涟漪,灵动而又清澈。

“您放在我书桌上的那杯水,温暖了我左边那块不曾顾及的陌生岛屿,我顿时懂得了什么是感恩!您就在我的左边,一次不经意的托举,却已然划过我心跳的位置。”——您的孩子王丹

在这开花的教室里踱步,听着孩子们朗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那株绿色慢慢的酝酿着花苞,在我心底悄悄绽放!

我坐在开花的板凳上,温暖的气息布满了我的全身。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三)因为爱,所以爱

体育加试的那段日子让很多孩子至今“谈跑色变”。

我们班杜月明是体育困难户,每天跑下来,她总是最后一个到达我们班终点,多少次她哭着问我:“老师,我还能有进步吗?”我说:“能,一定能!”可是,有一天她终于支持不住了,没有跑完全程就下来了,蹲在那里,很多同学想过去搀扶她,被我制止了。我说:“自己站起来,赛场上、考场中没有人会相信眼泪。”然后我头也不回的走开了,留给她一个冷冷的背影。

晚自习的时候,我找到她给她一块钱让她给我买10颗糖。她很高兴得答应了,仿佛忘记了早晨我冷漠的态度。她双手捧着那十颗糖递给了我。我说,我在网上看到说跑步前吃一粒糖会增加体力,跑得会快点,我用双手将糖反递回去。第二天,她说,是快了很多。当她的800米取得满分的时候,我们都明白那是体育老师辛勤的结晶,不是糖的功力,可她还是把这10颗糖写进了她的日记。

6月4日,一场小小的车祸让我的右腿伤痕累累,医生建议我住院,可我毅然选择了讲台。我知道,我的学生需要我!

那个高大的男孩叫张磊,他每天总是在校门口等待我上班,小心地背上我。多少次我对他说,老师可以走。可那稚嫩的肩膀仿佛是那样的坚定,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他每次都会自言自语地说,我英语一定要考好、我的数学不要马虎了……那是孩子对老师最纯真的承诺啊!

6月的一天,我写了27封信,以“我的孩子开头”,“永远爱你的班妈”结尾。孩子们看完后都哭了。第二天的早上,我看见讲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红色的信纸,一共是27张,一张都不缺。

张佳林说:“以前看到您严厉的面孔,心里总是在想,学校什么时候给我换个班主任,或者快点毕业也好啊!后来,我觉得自己错了,甚至有点舍不得您。我好想对您说,班妈,不管我考得怎样,我真的很努力了!”

刘洋写到:“班妈,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妈,我的数学成绩不好,但是您和我一起做题,和我一同进步,真舍不得放开您的手,您的肩膀是我豁达的天堂……”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心灵震撼;总有一种信念,让我豪情万丈;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无比坚强。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用爱去爱!

我坚信——因为爱,所以爱!

【小洪点评】

问:小洪老师,我遇到了心结,似乎打不开,我尝试了好多办法,甚至冥想,都无法释然。1996—2009,十三年多的教学生涯,我经历了最初的激情澎湃和后来的痛苦煎熬,最后又不得不逃离。要知道,当一名老师可是我最初的梦想,而现在,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很多,但都不是自己当初所愿,我宁愿还回到最初的地方,和学生在一起。

答:你可以先发一个读书叙事,结合《教学勇气》第一章的内容。然后自我问询:教师的原点在哪里?教学管理的原点在哪里?教育管理的原点在哪里?课堂里有什么在吸引着我?语文有什么在吸引着我?

如果如你自己所说,仅仅是文章、文字,那么不管在哪里,你都能阅读,都能找到自己的寄托和灵魂,你再问问自己:教书的时候,心里快乐吗?课堂里哪些东西会引发你的快乐?

记起彩文关于玉田的故事,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是否找不到自己了?是否怀念在学校的日子?你如何发现工作与生命对接的点?那个顿悟的一刹那,起因、感悟和情绪变化是怎样的?

期待你的叙事!

06 漫步教师心灵,追求幸福教育(文/郝玲君)

《教学勇气》给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我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提升自我。由外视转为内视,以关注美化内心景观为出发点和终点。我,在作者语言的相伴同行中,漫步内心景观,逐步完成自我地梳理、认同和完整,唤醒职业激情,重获教学勇气,重新连结学生和同事,共同走向卓越,追求幸福教育。

我们要做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化英雄,教育之责使然。

梳理心灵自我认同,调和生命自我完整。

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中体验着天堂和地狱两种不同的感觉:有时候,探索知识带来的愉悦,语言的精妙,思维的碰撞,师生生命彼此照亮,精神得到最大的滋养;有时候,黑云压顶,死气沉沉,知识索然无味,束手无策恐惧无力,学生像蔫了的茄子毫无反应,师生的灵魂不断接受着各种煎熬,变得脆弱、干瘪。

我力求摆脱困境,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做着各种突围之举,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学法,试图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为了更好地爱护学生心灵,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有完整、饱满、有力、健康、幸福的灵魂。

自身认同在于自我生命中所有内力和外力的汇聚;自身完整是识别分辨整合到自我个性中的东西,选择哪些应该联合,哪些应该拒绝。

艾伦和埃里克出生于两个不同的工匠之家,分别表现出手工艺术天分。后来两人成绩优秀,都考取了大学,成为了教师,但此后呈现了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艾伦将手工才干融入自己的学术研究事业和课堂,他关注细节,和教材的浑然天成,快乐,充实,开放。埃里克则将手工才干和自己的职业分离冲突,专业霸权,课堂独裁,缺乏自信,深感不安,内心十分痛苦。

面对自我生命中的“不认同”“小自卑”,我学着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我拒绝不利的,对人情感表达不足,联合有利的,发挥喜欢创意写作等爱好,重新整合自己的课堂和生活,完成自我转化,内心世界变为一片祥和,为我的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布贝尔说,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对于生活中新的相遇,我们都应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不断找回或唤醒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内部信念力量,给予影响外部世界的力量。认清自我是谁,倾心教学,从而找到灵魂家园,才能与学生、同事一起,进行心灵交流,完成生命的幸福成长。

克服师生恐惧分离,营造课堂祥和愉悦。

美国哲学家巴赞曾说:“教学并非一项不复存在的艺术,但尊重它的传统已不复存在。”帕尔默曾为美国教育中呈现出不再尊重教师和教学艺术的美国文化现象担忧,同时力赞中国文化中古老而悠久的尊师重教传统。

但是深处其中,我们自知,尊师重教传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让人艳羡的被尊重的优越感,又将太多的教师供奉在教育的神坛之上,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身处教室,教师和学生经常被恐惧控制,致使我们被现实和自我分离得如此之深。师生都恐惧,害怕失败,害怕暴露无知,害怕在人前出丑。教师占据讲台学生埋首书籍,分别进行自我保护。相逢在课堂的我们,只有当彼此完全打开自我,呈现真实生命的时候,借助自我知识的力量才能克服这种分离和恐惧。

张丽钧老师曾给我讲述窦桂梅老师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课文,情到激动时,大声询问:“班长在哪里?”全班的学生,一个,又一个,大声回答她“在这里”,“在这里”。因为她的课,师生的自我已经完全打开,真实的生命去感知真实的生命。她善于倾听教学,倾听学生,甚至倾听他们尚未发出的声音,恐惧早已遁形,张扬的是生命之力,生命之情,生命之光。

学习悖论原理,完善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技术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要寻找途径引导创造性张力。“悖论就是这种张力的别称,是整体把握对立面的一种方式,是创造某种保持我们警觉的电荷。”

这个空间既有界限又开放。我们的教学资料、主题和目标是预设的,有界限的,但是课堂师生的精神是开放的,可能有无数个路径达到终点,存在无限的开放,生成。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敏感。

这个空间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开放导致有未知的探索,有分享的愉快,有深入的恐惧。课堂维持动静的交替起伏变化,有助于师生科学用脑,资料的不断填充和支持,用来克服逃避和肤浅。

这个空间欢迎沉默也鼓励争论。帕尔默告诉我们:沉默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是一种自我表达,是一种反思的机会;讨论过程中的沉默、观点形成时的沉默,问题提出但没有引起即刻回应的那种沉默都非常有价值。

这个空间既支持学生独处沉思,内心独处的保护又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这个空间既尊重学生围绕检验并纠正真理的“小故事” ,又鼓励教师用重视传统和纪律的“大故事”智慧地对小故事进行再构造,服务于大故事。

在舒马赫经典作品《小即是美》里,提到有高层次力量,对立的事物才能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得以调和。整体把握悖论,那种张力不是将我们撕裂,而是一种让我们的心胸比自我更广阔地敞开的强大力量。

一粒沙中有世界,一朵花中有天堂。

阅读分享《教学勇气》,让我们从此心怀希望,在心中播下一粒粒金种子,慢慢地等待它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在于改变。

皮尔斯《待垦之路》中有言:

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它始于你的真心去做,

它始于别人说了“不成”而你继续坚持,

它始于你说“我们”,

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

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

【小洪点评】

微信群读书活动,第四周即将结束,现回顾本月活动如下:1.《序言》部分,建群,各路诸侯入群,小鹿上传读《教学勇气》旧文,引发彩文(2篇)、孟华的叙事(3篇),探讨了叙事研究的可视化技术;2.《教师的心灵》部分,晓蓉读孟华的叙事,接受了词语联想的挑战,开始网络心灵对话,发对三次对话的反思,彩文发培训感想,玲君跟进发文,并以词语联想为基础进行网络对话,发讲座心得分享。

前期活动,全靠各位踊跃参加,自我承担。谢谢

其间,由于对活动还没有经验,准备不足,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请大家包涵。竹子和默然跃跃欲试,却因我的缘故没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希望我在后面的活动中能够予以弥补。晓斌的入群,带来无限活力,让我期待多多。另外,建群以来,每每遇到纠结之处,总是有国珍、建斌、彩文、晓蓉给予安慰、疏通和推进,心里感激之情满满。

玲君有这篇文章作为基础,重读《教学勇气》第一章,捕捉关键词,重构你对书中教师心灵论述和你自己经验的理解,并在群中分享,你会和晓蓉一样,感觉到刀锋舔蜜的快乐。

用文本分析法梳理你的叙事,希望能引发深度思考: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