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心灵妙境
回应陈林:
今天读“小陈语林”,《学校教育,存在决定意识——观江阴澄江中心小学有感》,摘录了两段。
他说:
近年来,世界教育研究已开始逐渐对所谓的“静态学习”产生了批判,认为教育需要将“坐在教室里的学习”和“通过实践行为的学习”在时间上做一个合理分配,一种观点甚至更加强调体验学习。
看来,江阴澄江中心小学的“体验学习”引发了陈校的思考。
他最后说:
是教育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教育,是意识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这看起来已经是不言自喻的,但真正要做到环境决定教育,教师决定教育,学生决定教育,存在决定意识,作为教育人,必须得有这样深刻的哲学认识啊!
“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从“观”一所学校中生发,应该离不开——“被教育”的感觉。
返回陈校的观察路径,自己在江阴澄江中心小学“走”了一遭。发现自己同样有“被教育”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源于“澄心翰文”的文化主题吗?
这种感觉来源于在“实践”中开展情趣作文活动吗?
是,但都——不是。
再到文中找寻,我关注到这样一段话:
教师定,则学生能有志;教师静,则学生能致远。
看来,定、静,是江小教师的存在。
捕捉到“存在”这个概念词,我首先想到是海德格尔。
记得在杭师大杨小洪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有过一次讨论:
Y:海德格尔前期比较强调“此在”对“生活世界”的作用。认为存在的意义是由“此在”来展现的,他以“此在”的有限性,用向死而在的方式寻求做“真人”的路径。
S:“此在”可激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崇高情感,也可得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颓废想法,成为“真人”的问题在语言上,“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为什么呢?
Y:人们在使用语言描述对象的时候,是从主体需要出发,是对对象的一种规定,而非对象自身的显示。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语言:“道说”。
回到江小校园,“道说”随处可见,“澄心翰文”的文化、学生的体验学习、教师的定静状态、“被教育”的感觉。
此时,我应该问什么?
问“如何”:存在者存在着,这是怎样一回事?
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在场”。
这个“场”,海德格尔称之为“林中空地”(Lichtung),我称之为“场域学习”,就是存在的自身彰显,是存在的运行之所。
想到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与读过的一个故事哲学有关,故事的名字叫《傻傻的小熊》。杨小洪教授在自编教材《西方思想史》中收录了原版的“傻傻的小熊”,是英文版的童话故事。记得贾平凹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写了篇散文《月迹》,收录在《贾平凹禅思美文》中。在我,是一段美好的生活体验。我的记忆很简单,9岁母亲过世那一年,父亲忘记了给我过生日,后来知道,我生日时母亲还没过尾七。我独自一人躺在小河边,月亮陪着我,我说:“月亮,生日快乐!”月亮说:“生日快乐!”,那一刻,有了想给月亮送生日礼物的想法。
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熊。小熊傻傻的,越过世俗的界河,穿越充满挑战的原始森林和险峻的高山,去亲近月亮,与月亮进行发自心底的对话,最后与月亮交换了生日礼物。小熊聆听自己内心的召唤,想到了就去做。
而我,长大后的我,把这件事忘却了。
但是,那种原始的情感还在:干净、平静、爱意充盈。
想起了夜晚大明湖的灯,和灯光外的天际线。像回到海德格尔原初的“林中空地”,“存在”被我理解为一种赠予。大明湖赠与老师们的静和定,就像月亮赠与我“爱”,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们。
再逛一逛江小校园,身处那个“场”,一定能感受到场域的呼召——被教育。
我没有在场的机缘,但可以在陈校的“存在”中追问,追问存在的“本源”。那是哲学的“回忆”——使海德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思想达到一致,这是思想的远行一个“返乡”的路径。
能不走向——心灵妙境吗?
。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