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的日志

张杰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张杰
分类: 教学随笔
更新于: 2016年3月8日 11:20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可见阅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多的孩子,上起课来对很多问题、很多事物都能侃侃而谈,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当老师提问时,能马上反应过来,而且观点、视角都是非常独到的。在语文测验后,我们也分析总结,往往是阅读理解拉开了分,经常看课外书的孩子,答题时语言条理清晰,分析能力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深深的文学功底。而那些几乎从来不读课外书,课外阅读经验近乎为零的孩子,看到一篇阅读理解的短文,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甚至都不能理解短文的大概意思,导致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丢分严重。所以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并且学的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的还挺苦。可见课外阅读能给孩子一个聪明的大脑,能开启一扇心灵的窗户,因此,我在教学时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实,阅读也是一种智慧,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效率,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但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该如何最有效的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呢?以下谈谈我的认识。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从此爱上阅读。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这些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针对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读物,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其次,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句式整齐,韵律感强,琅琅上口,易读易记,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形成了。
   
第三,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我深信这句话“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被动地阅读到爱上阅读是有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给了学生一个课外阅读的支点,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二、教师选择和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书籍。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很重要。

大量的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非常重要。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因人而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三、给予正确指导,让孩子们掌握读书方法。

古人授之以渔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学生已激发的阅读兴趣要保持、稳定、持久,必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如何从浩瀚的文字中汲取精华,是有技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都要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发现有优美的词句,感兴趣的东西,就把它摘抄下来。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名家名篇,积累自己的体会感悟。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是多么有趣和惬意的事情啊。记课内的,记课外的,课内外相结合,你的笔记中有内容,头脑中有思想。哪还会为作文头疼呢?再写起文章就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此外,同学们读书时,最愿意看也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若读的时候多在头脑中画几个问号,问几个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书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读与思共进,悟与读同行,手脑并用,边读边想边做批注,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高。徐特立先生说得好:“要刻苦钻研,要坚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学不好。”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止的意义,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这几乎可以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是导航者,要让学生有着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靠教师去探索研究,才能很好的引领学生驶向理想的彼岸。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陈丽
    写的很好,让我们共同走进书的世界,在书海里遨游。
    2016-03-18 08:43 回复
  • 阅读行动
    张老师说的很全面~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有这样的思考!
    2016-03-08 1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