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途径与模式研究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走进校园,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师把握了信息技术的时代脉搏,就是走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上。快速把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提升信息素养是实现它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不断地丰富着教育资源,使教育形式一改过去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农村初中教师应尽快地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一、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培养强化信息意识是前提条件
信息素养的提升前提条件是培养强化信息意识。农村初中学校地处偏远地区,很多农村初中教师处于中老年行列。他们长期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信息敏感度低,非常不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冲击。他们羡慕信息技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但是不愿意尝试学习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网络平台资源的使用。这样做的后果既使信息技术资源难以发挥用武之地,又使农村初中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不高。
在信息技术时代,必须打开农村初中教师封闭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层面入手,如PPT课件的制作与运用、网络备课平台资源的共享等,逐步拓宽农村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视野,让他们由敢于碰触信息技术的入门人逐渐转型为精通信息技术的技术能手。在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初中教师不仅在享受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荣耀,而且还会牢固树立信息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信息素养。
(二)组织开展信息培训是必由之路
信息素养的提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组织开展信息培训,这是必由之路。信息培训可以帮助教师们快速掌握某项信息技术的技能,在短期内可以大面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效果立竿见影。
两年来,我校信息中心多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系列应用培训,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目前,我校教师已经熟练掌握校园网备课平台的使用方法,全员开通网络博客,多人成为网络写手。还有部分信息技术能手熟练掌握Flash动画制作、Dreamweaver网页制作、Camtasia Studio微课制作、IBoard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等高端的信息技术技能。我校已经形成了人人学习信息技术,班班通入信息技术,课课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局面。可以说,信息素养应从培养农村初中教师大胆操作和实践开始,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由之路。
(三)分享使用信息资源是关键所在
网络资源是无穷无尽的。以网络为依托,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加工无疑是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凭一人之力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此时,分享使用信息资源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校园网为我们分享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很早就成立了校园网,信息中心要求每位教师定期定量往校园网上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就相当于每位教师都拥有了一个信息资源库,有需要时就到这个资源库里来搜集资料,大大减少了在网络中检索的时间。再有,校园网上的资源是经过老师们整理加工过的资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需要再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省下来的精力可以用在新的教学软件的研究和新教学资源开发上。网络共享的优势基本满足农村初中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
(四)学科整合信息技术实践是终极目标
提升信息素养还应该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即培养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教学实践。学校要为农村初中教师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结合学科教学的培训,培养他们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能力。注重整合课程的开发,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整合课的小课题研究,培养农村初中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造精神。利用网络给教师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丰富他们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还应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学校鼓励教师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鼓励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能,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和理解。
二、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模式
结合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我们在研究中确立了以下五种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模式。
(一)“点面辐射”式
这是一种基础的,以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模式。通常由一名信息技术能手在熟练掌握某项信息技能之后,对全校教师进行集体培训,系统地向教师们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期望教师们能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与特定技能,以达到全员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这是最常见、最实用的模式。两年来,我校信息中心曾多次使用此模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比如:校园网的使用及资料上传的培训,网络备课平台的使用的培训、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微课制作的培训等。
“点面辐射”式模式的操作有明确具体的要求。首先,授课者讲授的内容要有适用性,应是初中农村教师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技能或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信息技术难题,这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其次,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不高,掌握的信息技能不多,所以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再次,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不出现知识性或原则性错误。最后,培训者与受训者要相互配合,这是取得良好的讲授效果的重要保证。
“点面辐射”式模式容易操作,便于培训者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有利于全员教师系统地接受信息技术新知识,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见效快,以点带面,对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学习效果易受培训者讲授水平的影响,受训者之间不能有效组织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由于参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齐,授课教师不能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进行授课,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由于全体教师集体培训时间不容易把握,所以每次培训时间都比较仓促,加之培训内容复杂,培训任务繁重,参训教师不容易一次性掌握培训内容,需要培训后自己挤时间慢慢消化。
(二)“网络微课”式
这是针对“点面辐射”式模式的不足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模式。“网络微课”式模式指授课教师不再进行集体授课,而是将授课内容分节制作成微课,并把微课放到校园网上,供全员学习。我校信息中心组织的Flash动画制作教程培训、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程培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网络微课”式模式操作要求如下:首先,每节微课内容应当精炼,适中,不贪多,不冗长。其次,微课授课没有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更应注意授课的条理性,清晰性和准确性。再次,微课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既有独立性,又有系统性,满足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岗位教师的需要。
“网络微课”式模式灵活、自主。网络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时间长短、内容多少可自由支配。培训的微课程生动形象,资源可公开、共享,包括文字、声音、图表、影像等丰富素材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主选择,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它还照顾到了不同能力和层次的学员。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员可以不受制约与打扰,静心学习,效果显著;信息技术水平低一些的学员,可以反复学习和观摩同一教学内容,直到学会为止。“网络微课”式模式仍可达到学员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但这种模式缺乏监督机制,不能保证全员参与到培训中来。
(三)“层级台阶”式
这是在“点面辐射”式模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组,由信息技术能手为组长。每次有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都由一名信息技术能手去学习,活动后由这一名能手给全体组长讲授培训内容,再由各位组长深入到各组去培训学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层级台阶”式模式的优点是:组长对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各方面都比较了解,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组长与学员相互熟识,能保证培训中交流的顺畅;培训相对易于控制;内部开发教师资源成本低。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组长不易于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可能影响学员在培训中的参与态度;内部选择范围较小,不易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为此,“层级台阶式”模式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遴选的各组组长不仅要擅长信息技术,而且要责任心强,在组员中有威望。既要传授组员技能,又要监督组员掌握技能。②培训要注意时效,二级、三级培训应及时有效。③组长对组员的培训不必拘泥于“点面辐射”式模式,也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也可采用“网络微课”式模式,培训方式应灵活多变。
(四)“多点开花”式
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样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可以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技能进行专项研究,“多点开花”式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比如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信息技术技能的全面发展,他们经常参与省、市、区各级各类信息作品比赛,所以专攻Flash动画制作、微课制作等,而许多教学一线的教师经常要参加整合课、优质课大赛,所以对课件制作、电子白板的运用感兴趣。我校电子白板已经走进所有教室,任课教师经常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授课,很多教师对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进行研究与开发,很快形成了一个电子白板使用的精英群。此外,我校还有部分教师热衷于钻研网页的制作。可以说,“多点开花”式模式是教师个人独立研究信息技术技能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模式。
教师个人独立研究信息技术技能应注意:①要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如信息技术教学刊物、观摩、听讲座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②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③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树立教研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如今,“多点开花”式模式形成了校园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潮,各项信息技术技能都有带头人。但是,局部工作领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专攻不利于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优势互补”式
“优势互补”式模式是教师群体合作研究信息技术技能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模式。它指打破工作领域的界限,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自身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比如擅长Flash动画制作的教师和擅长网页制作的教师合作进行课件制作,可以使单一的动画融入到网页的整体之中,既增加网页的美感,又可以使枯燥的网页生动活泼起来。其它研究如Flash动画与白板课件融合,微课与网页融合等。在老师们合作研发的过程中,信息素养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优势互补”式模式操作的注意事项有:①培养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合作研究是合作双方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过程,要打消教师间故步自封的消极意识。②独立研究在前,合作研究在后。不要只有合作,而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③营建合作研究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合作研究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大量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以上五种模式并不是互相孤立的模式,而是紧密结合的。前三种模式属于培训模式,适用于信息素养偏低的教师,它们为后两种模式提供了基础,发挥了桥梁作用。后两种模式属于研究模式,适用于信息素养偏高的教师,它们为前三种模式提供了保障,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培训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有机融合,是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高效形式。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