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珍的日志

张立珍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两小儿辩日》教材分析

张立珍
分类: 精品教学设计
更新于: 2017年2月18日 19:46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材分析

唐山市五里屯小学  张立珍

   第一、说课标。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二,说学情。

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终生学习的一个中转站,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成绩、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

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在双基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

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只阅读不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第三,说教材。

(一)编写体例(针对整册)。

目录:六组专题+古诗词背诵(10首)+综合复习(9篇选读课文)+生字表(共80字)

     1、导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及学习要求。

     2、课例:精读(2至3篇);略读(2至3篇)

     3、词语盘点: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4、语文园地:

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基本上单元主题作文,第五单元建议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交流平台(写作方法、学习感受等)、日积月累(和单元主题有关的名言警句等)。

     机动栏目:成语故事(1、邯郸学步;5、舍本逐末。)趣味语文(2、有趣的标点;4、巧问妙答。)课外书屋(3、推荐革命题材小说。)

(二)内容解读(以第一单元为例)。

     1、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2、以“第一单元——人生感悟”为例进行单元教材分析:

     具体内容解读:

(1)导语:点明本组专题(人生感悟);提出学习要求(训练点);学习希望(自学能力)。

    (2)课例:3篇精读:《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略读2篇:《顶碗少年》、《手指》;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3)词语盘点:读读写写18个词语;读读记记20个词语。

(4)口语交际·习作一:口语交际:难忘的“第一次”。习作:难忘的“第一次”、写一写有所感悟的事物、《假文盲》或其他漫画作文。

(5)回顾·拓展一:交流平台:交流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作者表达特点;你在习作中怎样应用?。日积月累:人生感悟名言警句。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由来及含义。

第一单元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标学段目标、学生基本学情及本单元导读确定,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生,汲取力量,做生活的强者,让人生更有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人生道理,获得人生启示。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第四,说策略。

(一)教学策略。

1、精读课文: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问题导学;(是什么的问题)

精读课文,学习写法;研读品味,深层感悟;(为什么的问题)

拓展延伸,尝试运用。                   (怎么做的问题)

2、略读课文:借助提示,独立阅读,相机点拨,汇报交流。

3、口语交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4、习作教学: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学、爱写,对写充满兴趣。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二)评价策略。

评价内容:准确听写字词,会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朗读水平;语文作业及语文小报

绘制;合作探究表现;语文趣味活动。

评价形式: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校联系卡;单元检测;“快乐积分”活动。

第五,第一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基于学段目标、单元导读,再加上教师用书编写本文的意图,及课后问题,确定本文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难点:突破字词,理解语句,能够结合注释理解疏通全文。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课下预习)

整体感知,问题导学:

1、学生展示搜集《列子·汤问》和孔子简介的资料。

2、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

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结合课下注释,从关键字词翻译,到整句话理解,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3、整体把握:文章围绕“两小儿辩日”主要写了哪四个情节?

依据起因——观点——理由——结果设计思维导图。

(详见板书设计)

研读品味,深层感悟:

1、问题引领(任务驱动):

(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拨)。

3、大胆质疑:早上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太阳离我们近呢?

结合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以及人观察太阳半径简笔画,说明早上和中午的太阳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样远的。

4、我说我想: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拓展延伸,尝试运用:                  

1、课下背诵课文。

2、运用本节课的学法,自学第一篇文言文——《学奕》。

 

起因            观点——理由              结果

日出初         日中时

一儿:如车盖         如盘盂

大——近       小——远  孔子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   一儿:沧沧凉凉        如探汤    实事求是,

《列子·汤问》     凉——远       热——近   学无止境。

               善于观察、有理有据

角度、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板书设计: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