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春的日志

杨淑春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城南旧事》读后感

杨淑春
更新于: 2016年12月15日 15:21

《城南旧事》读后感

这个名字我似乎早就很熟悉了,熟到一度以为自己读过了,细想后才知完全不知道这书写得什么,于是决心有机会要读一读,后来又听说要求小学生来读,就一下又失去了兴趣。这次,读起这本书是有几分被动的成分在其中的,但读起来还是被它吸引了。吸引我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因为它的故事性强且很有年代感。全书是由几个按时间顺序排列有一定的联系又看似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各自的主人公和主题,都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又以旁观者的眼光介绍的别人的故事,而作者本人又是故事中的一员。二十世纪初应该是我的祖辈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人物的服饰用品无不体现着那个年代的特点如:厚到足以直立的棉裤筒、妈妈的头油、 篦子等,对于我来说不算遥远,所以读起来竟备感亲切,不过我很是担心新世纪的中小学生们能不能像我这样有代入感,画面感岁而感到亲切,愿意阅读。第二,是因为作者的平实的叙事手法,像是姥姥坐在炕头上将儿时故事娓娓道来,轻松无负担,读的同时脑子里会有相应的画面出现。特别是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很详尽,人物的表情语气,环境的细节等,让人身历其境。

第三是因为它的质朴的语言,因为作者是以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的口气来进行的叙述,他的表达是简单的,通俗易懂的,所以文章读起来很轻松。

第四是,在作者看似简单的唠家常似的叙述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表面上是孩子眼里记忆犹新的童年往事,实际上是作者成年后对儿时记忆的整理,整理出了有代表性的那个年代的人,那个年代的事,真实了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在作者看似无心的话语中都在向读者暗示故事的背景和结局。所以这本书既适合孩子看有适合大人看,孩子看到的是文字表面的童年往事,大人看到的是故事背后的大时代,大环境。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