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术江的日志

聂术江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评石元元老师的课

聂术江
分类: 教学
更新于: 2017年1月20日 20:25

教了20年小学生作文了,对中学作文其实没什么发言权。但见作文课能讲成公开课,总是值得说几句的。

第一个觉得老师教一节作文课是不容易的。因为,我自己现在很少会想到要讲一节作文课作为公开课。即使要讲的话,也绝对要讲讲评课,而不会去想讲一节作文指导课,即使讲作文指导课,也要用讲评的方式讲。因为,作文这件事,在我的印象中很难指导。

首先,你指导的对象,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还是一群整体的学生?我们说一节作文课要弄清学生的今天,昨天和明天。学生的差异是那么大,作文水平的差异是那么大。表面上看是一群人,实际上人和人的差别,有小猫小狗的差距,有的学生就是小作家,有的学生甚至写不清楚一句话。班级授课制在教作文这件事上简直是一个笑话。一个老师教五个学生,我就觉得到极限了。

其次,是授课内容,既然学生的水平参差,你的授课内容也很难把握了。如果,你像福楼拜教莫泊桑那样很显然是不行的。也就只能弄些大路货来充数,而这些内容对优秀学生来说,是小学三四年级掌握的东西。而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也毫无助益,如果他们想明白授课内容,也不会等到现在。所以讲评课对规范他们或许有些帮助。根据以上个人看法针对石老师的课我谈四点个人看法:

一、我先给石元元老师点个赞。石老师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努力的寻找着一节课对学生的帮助,很想让学生在熟悉外貌描写的基础上,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展现人物的特点。努力地引导学生往抓住人物的特点这条正路上走,这是值得肯定的。

二、从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看,手段不是很丰富,主要是谈话法,让好的学生给同学们带条路,虽然老师当中说到要大家讨论,但最后还是成了师生间的谈话。其实,我觉得对于作文指导课,谈话都不要用,就直接是教授法,或者把专家请过来讲座,更能激起学生写的欲望。也更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从课堂氛围上看,老师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学生们,充满了阵阵欢笑,这点是很好的。特别是对一个曾经有过把一堂课上的死气沉沉的经历的人来说,更知道它的可贵,但是,学生是由衷的笑还是嬉笑?这值得商榷。要让学生笑而不语,心悦诚服,还是不很容易。

四、最后,从教学效果上看,作文指导课真的很尴尬,因为你不可能通过一节指导课让学生有明显的提高,最后,老师的总结让人更是无可奈何。老师最后只能说,“要写出人物特点,必须写明记叙文的六要素,还要运用好语言、动作、心理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外貌描写”。

这简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局:“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作文指导课不会令人很满意。可是,让你讲一节满意的,你也不会。”所以,我有时候想:是不是我们的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不利于作文的教学?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很大一部分善于作文的学生是不善于说的,虽然都是表达,但写和说之间是有差距的,这也会造成班级授课的尴尬。

要不就那样指导:如果你想写好人物特点,我就给你时间去读一读鲁迅、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如果想写的深刻你就去读一读老子、康德、尼采、罗素、梁漱溟、胡适、周国平?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年龄关系不大,有的人可能到老都糊涂,有的人可能很小就懂得养精神,可以适当读一点和自己有缘分的书。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3)
  • 聂术江
    周继伟: 课还没见到,在哪?
    回复 @周继伟:http://shequ.eyunji.com/project/domain-module/topic/action/view/topic-id/3570/project-id/10000001/domain-id/504/module-id/4221/
    2017-01-20 22:45 回复
  • 聂术江
    周继伟: 课还没见到,在哪?
    回复 @周继伟:在中学那个坊里
    2017-01-20 22:42 回复
  • 周继伟
    课还没见到,在哪?
    2017-01-20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