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读后感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读后感
(一)课的结构层次。
一、举目——“象”的观照(检查预习)
1、教师描述,学生想象:
早晨,太阳圆圆大大;中午,太阳圆圆小小。
2、让学生选文中形容太阳样子的词,学生选了“车盖”“盘盂”,
3、教师描述,学生想象:
早上,太阳照在身上,什么感觉?
中午,身体热,越来越热,受不了了(递进)
4、学生选词形容这种感觉,并解决“探汤”
二、探日——理的寻思
1、连线
车盖—盘盂
沧沧凉凉—探汤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连?(教师范读)
学生:车盖和盘盂是反义词
学生:车盖和盘盂是从样子说的,沧沧凉凉和探汤是从感觉说的。
(指名读、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2、画括号,提问:为什么?
“车盖”和“沧沧凉凉”括在一起,“盘盂”和“探汤”括在一起。
①学生默读思考。(一组是早上的,一组是中午的)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再来读。
②用“远近”取代“车盖、盘盂”。
③用“凉热”取代“沧沧凉凉探汤”。
三、辩日—“趣”的体验
1、 提出“辩斗”,同桌分角色朗读之后,请一组进行辩斗。
2、 师生“辩斗”,并解词“辩斗”
3、 学生互斗,教师不断引导炒热气氛
4、 教师终止“煽风点火”,学生随即停止“辩斗”,引出孔子。
四、决日—“知”的分享
1、 孔子是谁
2、 孔子怎样决
3、 学生对两小儿之辩进行裁决解释,完成知识的分享。
五、悟日—“智”的启迪
1、 读最后一段
2、 练笔,如果你是孔子……(孔子曰……)
3、 “智”衍化到智慧,与开头相照应。
(二)阅读感悟
且读、且思、且感悟
之一
实际上,本课走的也是整体感知、步步深入的路子,只不过王崧舟老师“整体感知”得快了些,“步步深入”得深了些,便有了非同一般的美与魅惑。
如果粗暴地拆解开来看,这就是一节由意象到意境,最后升华到意蕴的课。
第一环节自然是“意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帮助学生迅速理清了两小儿辩斗的论题和各自观点,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他们各自的论据,即“车盖-盘盂”和“沧沧凉凉-探汤”,立足文本、提炼文本,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双方的立场,同时在此过程中理解了“探汤”。
第二环节是“理”的寻思,这里的理应该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两小儿自我观点和论据之间的推理,这一点很容易想到,不然要怎么理解人物呢?另一点我觉得很难得,那就是两小儿的漏洞所在,正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两小儿才会各执一词,辩斗不休。之所以说这一点难得,是因为放在这一环节恰恰好——于谜底的揭穿,这是很自然而高明的铺垫,于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是很自然而扎实的引导;于目前大肆流行甚至已经造成一定恶劣后果的“网络阅读”为代表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这是扎实而有力的反击——当然,考虑到这节课诞生的时间,王崧舟老师未必想了这么多,站在当下往前回顾他的这节课,却让我实实在在想到大师的力量——言归正传,这一环节还包括了用“远近”和“凉热”来取代从文中挑选出来的“车盖-盘盂”和“沧沧凉凉-探汤”,这可以算作是一种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转化衔接了吧!,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注解这四个字,甚至都不必教师再进行下一步——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倾向于把这一小环节看成是一种感性的还原——比较隐晦简洁的还原感性。
第三环节“辩斗”使课堂正式进入意境的范畴,文章里两小儿辩斗,课堂上学生也角色附体辩斗无休。按照时间的掐算,此时的学生应该比较疲惫了,注意力也开始分散,就在此时来一场热血沸腾的活动,简直是妙哉!王崧舟老师在这里的感性还原更为高妙,不是“代入”了,而是直接让学生下场“厮杀”,活生生地演绎了什么叫做“辩斗”,理解了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我相信,如果这里插入一个环节,给学生一张纸一支笔,他们一定能用一篇小文的方式来描写这个词,而不仅仅是解释它枯燥的含义。
在第四环节“决日”中,知识分享得水到渠成,课堂上王崧舟老师恳切求教,学生诚挚分享,氛围轻松极了!
最后一个环节“智的启迪”是我最喜欢的。我自己上课时,往往会因为前面拖沓造成后面蛇尾,王崧舟老师的这个环节处理得相当细腻,在我看来这是本课真正的高潮之所在——是的,前面由意向走向意境的的、三两个环节是全课的重头戏,是气氛上的高潮,但这里是思想上的高潮,是全文乃至全课所要达到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传道”。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孔子的应对却没有写。那么怎样的反应才符合孔子一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形象呢?王崧舟老师没有替孔子、替古往今来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刻意强调时代的局限性,而是以孔子曰的练笔形式,无形中刻画了时代的进步和为人师者,乃至为人者面对未知时应该抱有的态度,展现了当代大教育家的博大胸怀。王崧舟老师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我对文本也有了新的想法——或许,“辩斗”是本文的题眼,这个“知(智)”字才是本文的文眼,更应该是以这篇文章为载体的课堂的“课眼”!
我教这一课前曾经纠结于“知”字的读音,网上众说纷纭,教参的寥寥数语也难以说服我不去胡思乱想,今天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录,我忍不住想,古人之所以将它读成“智”音,应该不是直译于“孰为汝多知乎”,而是如王崧舟老师一般有了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拓展吧!与这样思想的、情怀的高尚相比,拆字以“心中升起智慧的太阳”做结语与课的开头相照应的精致都像是小道了。
之二
之所以特别注意到读,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平时确实把我不好教学中该何时读、以什么形式读、用多长时间读;二是一直在追随着慧莹妹妹的课标解读,在我读这篇课堂实录的时候她刚刚好解读到课标中关于“读”的部分;第三呢,就是几乎我读过的所有语文名家都在强调语文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前两天读到的《教学工作漫谈》里,魏书生老师又特别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读的重要性,然后,这个题目就很自然地在脑海中浮现了。
于是我特别关注了一下,在这一节课中,王崧舟老师将读大量运用在了意向的构建和意境的营造两个环节上,也就是教学设计的第二和第三两个环节,累计出现了教师范读、学生默读、齐读、指名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分角色朗读、以“辩斗”为形式的表演读等至少七种形式,涵盖了九个小环节之多,其中还不包括分节的,同一种形式叫起多组学生的,这样丰富多彩地读,这样反反复复地读,学生怎么会不入情入境呢?
之三:关于思
在实录的空白处,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很奇怪,一般我们读一篇文章,总要读很多次才能生成鲜活的、生动的、形象的,不断地xia画面感,有时候我也会走反复地读,反复地讲,反复地分析,反复地想象,反复地融合的讲课路子,只为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形象较为准确的“哈姆雷特”,但王崧舟老师这节课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了:他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象”,再引导学生慢慢地、深入地思考并理解其中的“理”,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就走过了文中人思考的“路”,然而又随时能抽离出来,穿梭于文本与课堂之间、虚境与实境之间,穿梭于文中人物与读者自我之间,从而悟得属于自己的“道”。
如王崧舟老师这样,大约就是真正的借文本提升课堂,再借文本和课堂,提升学生了吧?
- 所有评论(1)
-
冯翠红真的学进去了!点赞!2018-01-24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