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
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从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直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老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李镇西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身为一个小学新老师,特别是身为一个班主任,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我经常会充当问题学生的“灭火器”,搞得自己很累、很烦,甚至有时会出现“星期一恐惧症”,一听到上课打铃,头皮就直发麻,腿也迈不开步子。我知道这不应该是一个年轻新老师应有的心态,但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抱怨这些学生怎么除了给我惹麻烦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李老师却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所以不如就学李老师这样想: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洁的教室、节日时温馨的短信、课外活动矫健的身姿、艺术节上精彩的演出;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学点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益处就好,而不是仅仅注重他们的考试成绩;尽量和他们成为朋友,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让学生阳奉阴违、避而远之。这样每天生活在一个令人有所希望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道理都知道,只是做来不易。爱一个学生或部分学生不难,但要以一颗心把爱平等分给全班学生却总做不到。爱给所有的学生,面对后进生我却怎么也爱不起来。行为思想上的后进者。以为耐心教育他会改变,一而再再而三的懒惰,磨掉我的耐心。看到他们是恨铁不成钢,说不上“爱”,只是还没放弃。这与对其他学生的“爱”总有差别,但你能说就没爱了吗?只是打了折扣的爱,我还能是个好老师吗?爱心需要诚挚的关切、出于真心的帮助。当然学生也是这样。诚挚的关切对于学生来说,那就是要有爱。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爱学生还得宽容,允许学生错,我是个求全求美的人,以前我认为我交待的事,讲过的知识,学生都得记住,不许出错,可学生总是三番五次的错,这个没写作业了,那个上课听讲不认真……有时令我火冒三丈,后来,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本身就是育人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给他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顽性调皮可爱单纯的小孩。正如钱志亮教授讲得:今生与你相遇,一切都是缘分。你我有缘,能够生活在同一空间,你我有缘,有幸生活在同一时间,你我有缘,使你能作为我的学生。既然一切皆缘分,为何我们不好好珍惜呢有爱还要对学生宽容。一根链条,最薄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竹片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
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