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整合就没有深度
学习课程后,深感没有整合就没有深度。
1.素养之光普照下的目标对接
课程目标体现着国家对于课程育人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行动纲领。但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有总的目标,但是陈述过多,总目标只是分解细化到阶段目标,而我们在落实目标时是通过一个个课时来完成,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对接——“高位”的提炼和“下位”的分解细化。“高位”的提炼,我们依据课标,立足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将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提炼梳理为“八好”素养,即“好习惯、好思想、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好口才、好能力”。每一个“好”都有具体的内涵指向。
语文课程目标中的:那么如何做好“下位”的对接?把核心素养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因此,每一个“好”都依据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情进行了二级细分,最后,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价值取向,又把阶段目标细化到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目标,跟课时教学做好了对接,使每一课的教学有了指向。
2.三级课程整合下的内容建构
课程目标是具体内容整合的方向,在内容的整合上,我们依据整合后的目标,本着以语文课程为中心,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等策略对三级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重构内容,还原知识的整体面貌。分三个层面:
学科内的整合。一是将一个单元的所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使每个单元的学习形成一个序列化;二是同一册教材内容的调整,也可以是不同册教材的内容的跨越。
学科间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包括学科教材与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课程资源或元素的整合。如,《传统文化》、主题阅读丛书完全整合到语文学科。
学科外的整合。围绕主题,本着贴近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现实的原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源及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整合的方法:一调顺序,让体系更系统;二调重点,让内容更集中;三调例子,让训练更有效。
- 所有评论(1)
-
蒋开明同意2016-05-27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