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我又进步了一点点

陈晓东
分类: 教学回眸
更新于: 2017年4月23日 00:06

我又进步了一点点

                            ——“一字立骨”讲《故乡》有感

 

陈晓东

 

这次受到名师大讲堂的邀请,和特级老师王君、丁卫军等名师一起上课,压力真的挺大的。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已经打通了语文课堂与生活,达到了一种与文教学的“化境”,而丁卫军老师的“简约语文”也自成一格。自己作为王君老师的徒弟,可绝不能丢了师傅的脸;当自己从唐山来到北京,自己同时也代表着唐山,我也不能为唐山的教育抹黑;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么多老师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过来,我争取让老师们通过听我的课能有所得。

 

说我虚荣也罢,当时这就是我真实的心理。

 

为了备好这一堂课,自己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常常是凌晨三四点钟起来,苦苦地思索。我这人真的挺笨的,我知道也只有勤才能补拙。就在昨天,我不到九点就睡下了,可是心中还是念念不忘第二天我第一节就要上课,我强迫着自己睡到了夜里十二点。然后起床,用冷水洗了脸,又开始对我的要讲的《故乡》反复琢磨,一遍又一遍,不知东方之既白。

 

就在马驹桥小学大礼堂,在众目睽睽之下,我讲完了鲁迅的小说《故乡》,一堂课虽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是这个整个过程让我感慨良多。

 

有些事情,你只有经历过才能有切身的体验。有些课你在普通的场合、正式的场合、庄重的场合讲出来就是不一样,场合越庄重,课对你本身的冲击力也就会越大,你越不容易把持自己,释放自己,但是你的收获也就越大。

 

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听课老师通过微信互动给予了很多溢美之词,让我心生感恩,更多了一分前行的力量个勇气。静下心来,反观自己,相较以前,自己的这堂课确实有了一些新的突破,但是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在我简略分析如下——

 

优点:

 

一、              这节课上自己挺直了腰板,人更显得精神,透露出一种自信;否则,缩着脖子,驼着背,让人看起来特别的小气,特别的猥琐。

 

二、              我的声音有意识地在控制,比以前进步了一些,声音低了一些,这样的声音会让人的耳朵会更舒服。比如老师对那几段少年闰土的朗诵听课老师们反应比较出色。

 

三、              一字立骨法的运用,真正地实现了长文短教,选点突破。这一点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我运用一个“横”字贯穿全文,由开始的“横——萧索之景”,到“横——心灵之墙”再到“横——脚下之路”。一个“横”字既撑起了文章的骨架,又撑起了文章的神韵。整个课堂流程设计新颖,简洁,聚焦,单刀直入,眉清目秀。

 

四、              有些环节教师的设计到位,引导较为深入,比较精彩,比如通过联系少年闰土的表现,通过对比法体会中年闰土话语中省略号的作用;比如引导学生体会闰土与迅哥两个人的生活和精神痛苦不痛苦。

 

五、              激情洋溢。语言相比以前,简洁了很多。

 

不足:

 

一、              有的时候音量还比较大,过于激情澎湃,再注意进一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激情洋溢可以,但是注意不要泛滥,不要始终都高昂着语调,这样听者是会很累的。

 

二、              还存在很多碎问碎答情况,要有设计的意识,要把每一个小环节设计成一个小小的微课程。

 

三、              课堂设计需要进一步地向深层次迈进,不能仅仅停留在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不能停留在再现文本,更重要的是学会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写,只有学会追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写”,我的教学才能走向更深更高的层次。

 

四、              关注学生不够,眼里没有学生,有好几次,学生答完了,老师就离开,扔下学生不管,学生只能悻悻地坐下,这对学生的自尊心该是多么大的伤害!学生多么渴望我们对他们有一声表扬,哪怕是一声评价。

 

五、              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单薄,缺少厚重,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自己缺少对细小环节设计的意识,也缺少进一步设计的能力。

 

改进:

 

改进原则:进一步细化,把每一个大环节下面的小环节都进行有意识地设计,是每一个小环节都微课化。

 

1.       在讲“横——心灵之墙”一部分,针对“他脸上露出快乐而又悲哀的神情”,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我准备采用“位置调换对比”法,问学生为什么不能写成“他的脸上露出快乐而又悲哀的神情”?一调换位置,思考就自然产生了。

 

2.针对“他动着嘴唇半天没说话”。可以采用补充空白法,他动着嘴唇想说什么?他为什么没说?是什么让他说不出口。

 

问题细化而不碎片化,每一个环节都有了设计的意识,课也就精致了。我争取把这节课再进一步地打磨,使之成为我的一个精品课例,师傅王君老师说得好,如果自己能够打磨出十堂这样的精品课例,我的教学一定可以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会努力的,要不然我对不起那么多指点我、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也对不起我已经禁不起浪费的中年时光。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陈晓东
    贺珍: 做一个反思型老师不容易啊,继续加油!!!
    回复 @贺珍:一起加油!
    2017-04-26 21:48 回复
  • 贺珍
    做一个反思型老师不容易啊,继续加油!!!
    2017-04-23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