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探源“一字立骨”法

陈晓东
分类: 教学回眸
更新于: 2017年5月17日 03:47

  探源“一字立骨”法
 
“一字立骨”本是在文学创作中构思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关键字(词)撑起整篇文章的骨架。这个字(词)不仅能够贯穿整个行文,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它是高度浓缩的主题线索,而且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是题旨的引起、凝聚和升华。
 
运用此技,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凝练集中,主旨显豁,干净利落,收到一语中的石破天惊的阅读效应,产生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艺术魅力。
 
最早提出一字立骨思想的是晋朝文学家陆机。
 
在他的《文赋》中写道——
 
“或文理繁复,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词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有时词藻繁多义理丰富,欲达之意却不清楚。文章主题只有一个,意思说尽不再赘述。关键地方简要几句,突出中心这是警语。尽管讲得井井有条,借助警句才更有力。文章果能妙笔多而败笔少,就可以满足,不再改易。
 
在这里,陆机提出了写文章要有一两句精辟的话作为纲要,所以我们一般认为陆机此语是“一字立骨”法的发端。
 
 
真正将“一字立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阐释的是明代的金圣叹。
 
他在所编的《才子必读古文》一书中,在对历史上三百多篇优秀散文点评,同时对“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多次反复出现的字词,能够突出文章旨意,可以增添文章气韵。所谓“一字之复,功莫大焉。”
 
如金圣叹揭示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用“鸣”字立骨,“鸣”字在全文竟然出现了三十八次之多,一个“鸣”字不仅贯穿了全文,更撑起了文章的骨架,撑起了文章的神韵。
 
真正明确提出“一字立骨”这四个字的是清代人李扶九。
 
在他编辑的古代论写作著作《古代笔法百篇》中,他选编了各代名家文百篇,集20卷。每卷归一种笔法,每种篇章数不等。分别为对偶、就题字生情、一字立骨、波澜纵横、曲折翻驳、起笔不平、小中见大、无中生有、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扩达、感慨、雄伟、奇异、华丽、正大、论文等。
 
卷三为“一字立骨”,分别选了运用 “一字立骨”法进行文章架构的几篇古文。分别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苏轼的《留侯论》《三槐堂记》《超然台记》,方孝孺的《深虑论》和袁宏道的《徐文长传》。
 
第一篇为《陋室铭》,李扶九批注道:“以山水引陋室,不突。“德”为一篇之骨。”
 
参考文献:
1.人人文库《一技一文一评,立骨尽得文章光彩》(作者不详)
 
2.江西教育学院葛力力《一字立骨与《荷塘月色》的幽》(《职教论坛》2015年12月中)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