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点灯(1268)——只要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非常欣赏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非常欣赏孙权以自身为例,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做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文章中,孙权对吕蒙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更为令人信服的是吕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像鲁肃说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此流传下千古传颂的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欣赏晋平公和师旷的一番对话。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是啊,老年人读书像点上蜡烛走路,最起码不会摸瞎胡啊!
因此,我要说,只要想学习、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开始读教育教学之类的书,是在2010年7月加入1+1教育博客之后。这时的我,已经45岁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感受到读书的益处和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慢慢的让我体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从事自己职业的快乐,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精神层面上带给我的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当然,不断的读书,写作,一方面是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厚和提升,另一方面也有文章被肯定,被采纳的喜悦与满足。其中《教育枝条上应开出人性的花来——读柴静的<看见>》发表在2013年10月《山东教育》上,《要有一颗温润的心——读<教师阅读地图>》发表在2014年《中国西部•教学研究》上,《真正幸福的教育是自己品出来的——读<教师阅读地图>》《宁静安详,静等花开——读谢云老师的<跟禅师学做教师>》分别发表在《江西教育》2015年第3期和第5期上,《读书、行走、践行》发表在《中华校园》2015年11月刊上,《让行走拓宽自己的世界》发表在《教师博览》2016年7月刊上。
大家相信吗?读书还有美容的作用,会让人面向更美好。在2010年之前,学生曾经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叫“歪瓜裂枣”——满脸皱纹、白发覆顶、未老先衰。这几年,通过读书,让我的面相更好了一点。大家请猜一下我的年龄。实际上,我已经五十有二了。我们“经典读书群”的严中慧老师说我是一位“明朗的读书人”,我很欣赏,也很珍惜这个称号。
女士多读书,会变得更漂亮,更温柔,更高雅;男士多读书,会变得更温文尔雅,更彬彬有礼,更富有气质。一个好争强好胜,戾气很重的人多读书,就会平息下一颗好斗之心;一个功名利禄之心很强的人多读一些书,就会使一颗好强之心平静下来。多读书会使浮躁的心变得沉静、变得安然,多读书会使本来看不开的许多事情变得豁然开朗;多读书会使走不通的路变得柳暗花明,多读书还能使人变得更长寿。
2015年七月,在去四川绵阳参加全国第一届“教育行走”的火车上(我们坐的是慢车,20多小时才到重庆),馨荷老师说我是火车上唯一的读书人,我很自豪,也感到有些无奈——相对来说,中国人读书的人太少了,作为教师,读书的人也太少了。
2015年11月初,我和卜庆振老师去安徽合肥参加十多个学校校长组织的“阅四方读书联盟”活动时我就概叹——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都带领着老师们读书,老师们都带领着学生读书,这个学校一定会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个学校才像是一个真正的学校,这个学校也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2017年2月23日星期四
- 所有评论(2)
-
陈健关注了2017-02-25 19:23 回复
-
王小侠娓娓诉说,亲切平和! 钦佩,向您学习!2017-02-23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