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史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古代黄河流域的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 闻有红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她不断滋育着中华文明,也因河水泛滥,决溢频繁而祸及生民。
战国以前,黄河流域是典型的畜牧区。当时,乌氏(今甘肃平凉县)有一人靠经营畜牧业成为巨富,他拥有的马牛羊多得难以计数,甚至用山谷来计算(即有多少山谷的马牛羊)。这反映了黄河流域水草丰美、牛羊遍野的景象。
为了巩固统一,开拓疆土,秦始皇推行“移民实边”政策,西汉继之。据史书记载,秦朝一次就向黄河流域移民总数达30多万人;西汉前期三次移民共140多万人。这些内地居民,原本以务农为生,迁到这里仍靠农垦维持生计。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第一次开垦农田的高潮,大片地树木和草场被斫烧,绿野消逝,黄土裸露,水土流失。这里的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
开垦农田的高潮随西汉的覆亡、东汉的建立而缓解,黄土地又披绿装。终东汉一代,黄河流域的风物景象都与西汉迥然不同,一首脍炙人口的鲜卑族民歌《敕勒歌》,是当时黄土高原的生动写照:“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北魏时期起,随着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农耕区由关中向北扩展,铁犁又一次无情地划开了绿洲。到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由以牧为主农牧兼营的种植区,发展到以农为主农牧兼营的种植区了。这一转化的过程自然而又缓慢。是北宋的军屯,使黄河流域的垦殖量大增,出现了第二次开垦农田的高潮。北宋外患严重,北与契丹(辽)对峙,西有西夏的威胁。黄河中上游是宋夏征战的疆场,北宋将大量的军队布防在这里。据统计,北宋在此驻军总数达40多万人。这支庞大军队所需的巨额军粮,靠运输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政府令军队屯田以自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金元两朝,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开始萎缩,牧区面积扩大。特别是元代初年,黄土高原许多地区被列为元安西王封地,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小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进入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垦殖活动不仅恢复到北宋时期的水平,而且有更大发展。在明朝,除民间自发性开垦和有组织的军屯之外,还出现了商屯。所谓商屯,是利用政府所控制的盐业专买权,诱使盐商出资垦荒,把收获的粮食缴给当地驻军,然后按纳粮多少,到官府去领取相应份额的“盐引”,凭“盐引”到盐产地取盐、贩卖。古代盐贩获利极丰,盐商们对商屯趋之若骛。明代的垦殖成果,全被清代继承下来。清中后期黄土高原的人口大批涌出关外,开垦蒙古王公的草场牧地。据此可以判断,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已无地可垦了。面对沟壑纵横、黄沙肆虐的黄土高原,面对裹着大量泥沙的母亲河,古人发出了“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慨叹!
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农业文明的扩展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对于黄河领域来说,过度的垦殖,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却是难以弥补的千古憾事。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