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娜的日志

方丽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再读孔子

方丽娜
更新于: 2016年10月24日 15:53

       学习本课程,让我有机会全方位地了解孔子。从前读《论语》,都只是片言只语地理解孔子的观点,这个课程的优势在于,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孔子的为人、人生观,这样对于理解《论语》,作用深刻!

      《世说新语•伤哲》载王戎之言:“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孔子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有血有肉、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的普通人。作为“情之所钟”的寻常人物,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充满着“凡夫俗子”式的情感自然流露。真可谓“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饰”。 你看他多么自负,多么不安于位,热衷于表现自己,于是有时不免会说些大话,夸下海口:“如有用我者,三年其为东周矣”,甚至连三年都不必要,一年就足够了:“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他凭什么有这样的底气,有这样的自信?理由很简单,他自认为是“天纵之圣”,是古代文化的唯一承继者,理所当然担当着“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且具备着这方面的杰出才能:“文王既死,文不在兹乎!”可惜的是,当时的统治者个个有眼无珠,没有发现他这位人才,害得他东奔西走,四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每念及此,孔子的心里就无法平衡,郁闷得很,无怪乎他要时不时地发牢骚、讲怪话:我难道是只挂在墙壁上的葫芦,中看不中吃吗?越想越不是滋味,气恼懊丧之下,他甚至萌生出远走高飞、到荒凉偏僻地方另开局面的奇怪念头:“子欲居九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种天真率性的言行,实在不像是一位“圣人”应该有的风度,只能给人留下大言不惭、想当官几近“猴急”的印象。然而,这恰恰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富有人情味的一面,真诚爽直,口无遮拦,绝没有后世那些假道学口是心非、巧言令色的气息。   
        孔子自己说过“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这些话,有说得对的,也有不尽合乎事实的。作为一个常人,孔子“耳顺”是事实,但“不惑”似乎一直不曾做到。他像普通人一样,总喜欢有人顺从自己,听自己的话,耳朵根听得进表扬,难以接受批评,即使这种批评是正确的,他也很难听进。我们看看他对自己学生的态度就知道,“忠言逆耳”对孔子而言同样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孔子所喜欢、欣赏的学生,是颜渊、曾参、闵之骞。这些人其实并无突出的才能,也未见他们在弘扬儒家学说方面作过多大的贡献(曾参的情况稍好一些),他们之所以为孔子所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善于揣摩老师的心思,总是拣老师乐意听的话朝孔子的耳朵里灌。用孔子自己的话说,便是“于吾言无所不悦”。正因为他们甘于当老师的应声虫,孔子才打心眼里喜欢他们。相反,像子贡、冉求、子路这类学生,他们比较有自己的个性,一举一动不那么中规合矩,有时甚至敢于对老师的做法大胆进行质疑,这使孔子心里自然不爽,动辄要斥责、“修理”一番:“野哉,由也!”“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攻之可也!”一点也没有“尊长”的气量。   
       一部《论语》中,孔子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兴之所至开口骂人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樊迟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如何种菜,结果让孔子大动肝火,臭骂一顿:“小人哉,樊须也!”孔子授课或许不够精彩,宰予提不起精神听讲,大白天在课堂上昏昏沉沉打瞌睡“昼寝”,孔子不反省自己授课方面的问题,反而大光其火,声色俱厉斥责宰予是“朽木”,是“粪土之墙”:“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人格个性的写照,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是孔子言行的特色。然而,孔子的伟大,却在于他不因为感情的冲动而迷失。他的理智始终是清醒的,所以他尽管对冉求、子路、子贡等弟子有所不满,但依然为他们创造条件去做官,去做事,依然肯定他们各自的能力与特长,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他们的遭遇所揪心,对子路惨死的悼念,就体现了这种至情。不乏理智而又富于感情,有人性的弱点而又不干扰理想的追求,正是孔子的平凡之处,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黎婉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远远明白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教育也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在家庭教育中,我希望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不断地把自己培养成最完美的妈妈。在学校教育中,我希望给学生一生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不断地把自己培养成最优秀的老师。但我深知,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2016-11-28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