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温经典,积累文学素养
《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腐朽的封建制度下科举制对天下儒生的摧残与毒害的社会小说,作者吴敬梓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剖析科举制度,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这部书反映出我国小说正从古典型向近代型发展,展露了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被誉为是社会小说的鼻祖。
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天下文人欲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必须深究八股文与程朱理学,闭口不谈政治,只钻研于作规范文章。满清之初,文字狱大兴,要获取地位提升的儒家子弟,只能钻进八股文章的象牙塔里,求取功名富贵,致使思想界万马齐喑。而儒林之士的科举之路亦是让人“含泪而笑”。
本书开篇就提到“功名富贵”四个字,在封建时代“功名富贵”是儒林文士围绕着旋转的轴心,而这四个字也正是本书的第一着眼点,作者借此深入,一此轴展开了一代文人生活的风俗画卷。
小说先是以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迂儒,他们都出身清寒,本来是纯朴善良的,但却深受腐朽的统治思想和朝廷功令的腐蚀毒害,成为令人痛心的可笑人物。如:周进到六十多岁还是个老童生,其他的秀才,举人奚落,侮辱,欺凌他,他强将苦水往肚里咽,不敢亵渎在神圣的科举制度中等级比自己高的人物。一辈子的苦楚,憋屈无处发泄,以致当他见到贡院的号板时不禁万念俱发,用头猛撞,嚎啕痛哭,满地打滚。
作者把犀利的笔锋一直伸进他们最深的精神褶缝里去,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揭示八股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腐朽的糟粕,它正在制造着愚昧和迂腐。
还有以娄三娄四公子为代表的无聊名士,举办各种各样的集会,他们装腔弄势,呼朋引类,用高雅的外表包裹猥琐,用无聊的忙碌点缀空虚。这些人貌似风雅,其实都是一些闲得发腻的纨绔子弟,搔首弄姿的斗方名士,骗吃骗喝的帮闲杂混。如:娄三娄四被张铁臂用一颗猪头骗走了五百两银子,结交的“隐士”权勿用竟是个奸拐僧尼的地棍!
这些人自诩是地方名士,饱读诗书,其实都是些庸俗无能之辈。作者通过对他们言谈举止的精确刻画,让讽刺意味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不露声色以把讽刺对象的可笑,可鄙揭露得入木三分。
还有最可憎的是一批无耻的官绅。如:南昌太守王意,抱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箴言,疯狂掳掠钱财,搜刮百姓;贡生严致中强圈邻人的猪,坑骗乡里,讹诈船家,谋夺弟产,勾结官府,横行乡里,是每个毛孔都充满奸诈,作恶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劣绅典型。
这些官绅是封建统治的墙脚和支柱,是儒林中最腐朽反动的一部分,他们的行径令人发指,他们的内心是黑暗的,残忍的,腐蚀的。他们自认为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任意欺压贫苦百姓,穷凶极恶,与盗匪无异。
前三种都是儒林中的否定式人物,而作者在本书中亦写到一些肯定性的人物,他们能否给儒林带来新的生机呢?
一种是贤人,如:庄绍光,迟衡等,他们“胸无城府”,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而是追求合理的道德操守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理想,他们努力经营泰伯祠的礼乐事业,企图以传统的礼乐来改善世道人心。但事实证明传统的思想文化无补于社会现实的满目疮痍,最后他们也是“风流云散”,泰伯祠也颓堕不堪。
另一种是奇人,他们对某些封建权威和礼俗提出大胆的挑战,要求冲破某些封建束缚,离经叛道。如:市井四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然而,即使是奇人,他们也还找不到社会更新,儒林解放的历史前途,而只能像魏晋名士那样,以纵逸肆情的人生态度,以违世抗俗的傲岸性格,在令人窒息的封建暗夜里左冲右突。
还有一种是下层人,他们只好返璞归真,到野老中鉴赏古风。如:王冕,牛老儿和卜老爹等,他们在田园尽享淳朴淡远的生活意趣。但这些毕竟是意趣古老的田园牧歌,听不到强烈的时代音符。
因此,《儒林外史》揭露了封建制度下文化受到摧残,文人心灵受到扭曲,社会黑暗腐朽,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事实。作者借用小说体裁,借写儒生为切入点,层层深入,逐渐扩展,将整个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本值得赏析的文学佳作!!
- 所有评论(1)
-
黎婉华相信很多人通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认识了家庭教育名人尹建莉。无疑,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书中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细心又有智慧的教育。当我打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看完目录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98个案例,全面涵盖家校矛盾、隔代关系、行为习惯、多子女关系等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教育疑惑基本全部能找到答案进行参考。我和家人会经常讨论育儿方法,希望孩子在我们爱的包围下健康、快乐成长,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所持观点不同而红脸。恰好,书中很多问题给了我们许多建议。2016-11-24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