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王铁胜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有人说,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教师抒写的就是教育的诗篇,教师走进的是心灵的世界。大而言之,教师可以让心灵充满幻想和美好而变得诗意盎然,也可以让本是诗篇的心灵变得困惑不堪而诗意全无。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弹奏的是诗意的乐章。既可以引领学生在失败中充满希望,也可以让点燃的希望悄然熄灭;既可以让学生面对的是茫茫的黑夜,也可以让学生的黑暗中追寻光明;既可以让学生在艰难中体悟幸福,也可以让学生在幸福中品尝苦果。可以拓展学生的心灵疆域,也可以钳制驰骋的心灵。有人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我读到了朱永新先生的新著《新教育之梦》坦率地讲,对作者所憧憬的"新教育之梦"何时才能变为现实,我不敢轻言乐观;但全书洋溢的那种理想主义的澎湃激情,实在是感染了我,让我眼前有了些许阳光般的暖色。 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的引言中明确的指出:“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为了播撒理想,为了珍藏理想,朱永新老师倡导,拟在教师论坛征集教师工作的一百个话题:宏观理念、微观实践,利弊得失、酸甜苦辣,真知灼见、心得体悟,心灵飞翔、梦想剧场等等。只要是有关教育的话题,均可入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想到一个说一个,阐述一个话题算一个话题。有益教育的事就说,有害于教育的就评。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朱永新先生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朱永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他对自己理想的表述,有人甚至觉得,作为一个教授、博导,应该关在书斋里"做学问",写出更加"博大精深"的“学术经典”;还有人认为,朱永新对中国教育批判不够而抱有太多的幻想。其实,以朱永新的学术功底,他完全可以写出更“学术”的因而只能束之高阁的著作――他以前也写过这样的著作;但我认为,朱永新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挣脱了经院式研究的藩篱,而让教育理论回归现实,亲近民间。他立志做一个教育改革的呼唤者和组织者,他以通俗的语言阐述着教育的真谛,以唤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志同道合者--我认为,有人会说,“新教育”是大话和空话,其实不然。理念的东西,说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而且是很实在的。新教育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好象只是理想化的,但他是一种可以化为现实的蓝图,不从改变观念入手的行为是没有前景的。新教育之新 ,首先是观念之新,无论是蔡元培先生,还是陶行知先生、杨贤江先生,莫不如此。新教育概念的提出,就是在总结分析当今教育时弊的基础上的具有前瞻性的构想。与观念之新相对应的,如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机制等等方面的新观念,共同构成新教育的蓝图。应该说,新教育的内涵在于遵循教育的固有规律,否定歪曲教育真正意义的做法,还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其外延是很广泛的,可实践的领域是很广的。
据我观察,目前新教育实验的领域还很窄很窄,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管理体制,等等方面,都可以设立课题,以“新教育”为统帅,全面展开实验研究。依我看,目前应该尽快搞一个新教育实验的总体规划,是整个实验尽早就有一个宏观把握。 因此,朱老师的“新教育”思想,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是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还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发现我们教育中的不足,寻找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改革教育、创新教育,这样教育的发展才能获得源头活水。因为社会的进化和发展就是人类不断重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那么,从“新教育”的内涵来讲,大家就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方式、教育评价,等等(教育的诸要素)。有人会说,这些提的都是大话和空话,能不能具体一点呢?那么,朱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当然还有其他著作)中的思想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操作的很好范本!!!当然,每个人也可以在朱老师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延伸,如果你按照这些思想去做了,肯定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这就可以看作是“新教育”的实验成果,相信实验的成果会很丰硕!!教育是科学,它不仅仅依赖于现成的固有的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探究、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因此,没有一种教育可以亘古不变,没有完美的教育。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回首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历程,我们发现中国的教育似乎在一个圆形跑道上接力,每当教育变革出现之后,就会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检验其效果,从而使教育又跑回到原来的起点。几千年不变的教育方法、几百年不变的考试模式、几十年不变的教材内容,让我们习惯了继承。现在,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关于教育的讨论日趋激烈,教育改革从思想观念到教材教法,再到课程设置,逐步深入,“新的教育”呼之欲出,而在旧的未破,新的未立之时,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应该主动地认识和反思、积极地创造背景环境和氛围,促进“新的教育”的产生。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第五,我心中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第六,我心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第七,我心中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第八,我心中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以上每一个方面,都是我们现在许多学校正在或即将进行的教育改革。朱先生的教育理想之梦,不是闭门造车的凭空幻想,而是对近年来一些教育者及学校成功的教改成果的总结提炼,并希望这些成功的教改扩大为更为普遍的现实。因此,他的教育理想不是虚幻的“想”,而是完全可以变成甚至已经变成行动的“做”。 他的每一个“教育理想”无一不是针对现实教育的弊端而提出;他的《新教育之梦》正引导着更多的人投入教育建设――而建设是更深刻、更彻底的批判!
- 所有评论(0)